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笠 《西南航空》2006,103(8):100-101
川人生活——太极城里的悠游之乐四川大邑县的鹤鸣山乃道教的发源地.而四川都江堰市的青城山则是道教的发祥地.近水楼台先得月.蜀中大地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道教的乐土。这里不仅有道教圣地青城山.青羊宫……也浸润在浓郁的道文化中。道教是一种崇尚自然.追求心灵愉悦的宗教.其核心就是用最简单的东西.给人们带来最真实的快乐。千百年来.追求逍遥快活.任性自在的道家文化已融入当地人的血液.  相似文献   

2.
刘红 《西南航空》2006,103(8):62-63
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又叫道场音乐.简称“道乐”.道乐虽然是在宗教场合中运用的音乐.但由于道教生长于本土.因此.道乐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音乐.对于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中国人来说.道乐其实并不生疏.只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地了解它.认识它.一旦我们接触道乐.反而会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几千年以来.它一直伴随着道教、道教文化的兴盛而兴盛,伴随着道教、道  相似文献   

3.
余茂智 《西南航空》2010,(10):30-32,34,36,38,40,42,44,46
“南武当,北少林.峨眉弘佛法,探本上青城。”正宗的中国武术.必定是以中国本土文化为主体支撑的产物.而最能代表中国本土文化的当然是道教,所以,自东汉以来的二千年间,作为中国道教发源地的青城山,不仅道观林立,源远流长地传承着华夏传统的礼乐文明;同时.在那些空翠四合的山麓、幽谷,千百年来也是剑光拳影,名侠辈出。  相似文献   

4.
彭彤 《西南航空》2006,103(8):96-99
阳平观位于今彭州市新兴镇光辉村.地处该镇阳平山上.这个因山而名的道观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曾占据显赫的地位,居道教二十四治之首.被誉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据史籍载,东汉顺帝年间.张陵博通五经.潜心研“道”.闻巴蜀地区巫风盛行.民风纯朴易于教化.便入川布道。初居阳平山.并以为据点创“五斗米道”。其教一经建立便迅速发展,“民夷倍向”,“翁然奉之以为师.弟子至万户”.  相似文献   

5.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10,(10):8-8
9月16号,第三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在青城山隆重开幕。此届道教文化节以自然、生命、和谐发展为主题.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主办方也特别强调了这次盛会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活动的成功也充分展示道教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成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吴洪涛樊明亮  肖子奇 《西南航空》2006,105(10):50-52,54,56,58
第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于2006年8月24日-29日在成都隆重举行.文化节以“自然.生命.和谐,发展”为主题.主会场设在成都青羊宫道观.分会场设在都江堰青城山、大邑鹤鸣山、新津老君山、彭州阳平观。致力于构建道教文化展示平台.打造道教文化展示体系的第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在文化节期间推出了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16日——9月19日,第三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在都江堰青城山隆重举办.这是“5.12地震”以来成都举办的首届道教文化节。本次道教文化节以“自然·生命·和谐·发展”为主题.以道教文化关爱生命内涵为主线,感怀生命,感恩世界.全面呈现成都.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就在道教。这不仅表现在它对中华传统文化——道家思想、儒家伦理纲常、墨家思想、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谶纬之学、古代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黄老思想的吸纳,而且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中国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政治、道德伦理、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卿希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研究所博导)  相似文献   

9.
《西南航空》2006,103(8):68-69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德”为最高追求.以延年益寿、飞身成仙为目的.与儒教、佛教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三教格局。纵观道教的发展.其教义信仰.修持方术,制度仪式.都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点.道教曾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音乐、艺术、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道德规范以及统治方略、军事思想、民俗生活等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的根  相似文献   

10.
李合春 《西南航空》2006,103(8):50-52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根抵全在道教”。作为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在其长期以来所构造的体系中.不乏对和谐思想的阐述.这些智慧的语言在当代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无疑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道教强调人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的浑然一体.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生命和健康.反映道、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故老子在《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乃  相似文献   

11.
《西南航空》2006,(8):108-108
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大型文艺演出以道教文化中舞蹈.武术、音乐等基本元素为基础.编创为中国第一台道教文化精品演艺剧目。时间:2006年8月24日晚地点:青羊宫道观二仙庵广场成都·道教文化国际论坛80名海内外学术界、道教界、文艺界、音乐界房地产界和中医药界等知名人士参加.讨论“道教文化与和谐成都”.“成都道教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利用”.“道教文化与成都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夏雨荷 《西南航空》2007,114(7):106-109
青城天下幽。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道教名山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青翠四合,状如城郭,故名青城”。峰峦、溪谷,宫观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余茂智  樊明亮  张晓峰 《西南航空》2013,(7):34-38,40,42
巴山蜀水,雄奇秀丽;巴蜀文化,灿烂多彩。从《山海经》到《淮南子》,从老子到庄子,道教吸收了古代中国包括星相家、医方家、谶纬家等对自然、社会与人的思维成果。巴蜀文化是其发展的重要源头。反过来说,作为道教思想的发源之地,道教文化对蜀地的影响更是深远——在这片广袤的风土大地上,至今也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仙传  相似文献   

14.
明亮  小浪  刘刚 《西南航空》2004,(4):74-75
2004年6月.中国(成都)道教化节的分会场青羊宫,在道教享有神圣地位的法印首次公开亮相.一起首次展出的还有道教的画像。这些都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土生导师李远国教授的私人收藏品。  相似文献   

15.
《西南航空》2010,149(7):88-90
本刊:第三届中国道教文化节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幕,前两届道教文化节青城山道教的内容都给人很深的印象,您能介绍一下青城山道教文化的历史渊源么?  相似文献   

16.
道化西蜀     
《西南航空》2013,(7):36-38,40,42
早在东汉时期,道教先师张陵入蜀修炼,在成都大邑鹤鸣山创立了世界几大宗教中惟一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之后又在青城山设坛传教,道化西蜀。如果说成都大邑的鹤鸣山是道教思想的发源地的话,那么青城山则为道教的光大发祥之地。两山同属邛崃山脉的支脉,仿佛一鸟之两翼,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期,二者缺一不可地肩负起道教诞生与弘扬的重担。  相似文献   

17.
我与道教     
Seth Lefkowitz 《西南航空》2006,103(8):104-106
到2006年.我已历18载学习传统中医。通过在美国和中国的学习.我已于2003年获得了中国河南大学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在中国的数次旅行中.我来到青城山并沉浸于这座被誉为道教发源地名山的壮丽与秀美之中。就在这里的道观中.我遇到我的道教师傅张明心.她无私地开始教授我一些基础知识.并引导我最终树立自己生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天台山     
《西南航空》2004,(4):34-34
道教名山天台山距广元城约15公里,海拔1500余米,顶部有一巨大平台,常在云雾缭绕中,故名天台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山上丛林密布,两万亩绿色林海郁郁葱葱.大风吹来.松涛摇曳,怡人耳目。夏日烈日当空之时,山中浓荫蔽日.清溟幽爽之气倏忽其间,洗人肺腑。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传统美学中,认为人美应是外美与内美的和谐统一,但更强调和更突显内美.道家提出"德充"为美;儒家提出"尽善尽美","充实"之美,"全粹"之美;楚骚提出"内厚质正"美等主张,都表达了对内美价值的肯定、崇尚与追求,对现代人培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仍有独具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才波 《西南航空》2006,105(10):128-129
似天宫乐音.似心灵旋律.似素雅水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未登大庙.已闻乐声,白居易这句诗大概是对“文昌(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祖庭洞经音乐”的最好形容吧!乐台灯光辉煌.梁枋彩绘装饰显现出古朴的韵致。洞经音乐是按文昌祭祀惯例的重要仪式.弹奏演出前.乐器摆放有条不紊.以表现庄重与洁净.演奏时,乐师大概20余名.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