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PSO算法的舰载机舰面布放调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维超  韩维  史玮韦 《航空学报》2012,33(11):2048-2056
基于智能粒子群(PSO)算法对戴高乐航母舰载机舰面布放调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舰载机舰面布放调度的必备条件,包括设置舰面战位;测量计算舰载机由各个停机战位分别到2个准备战位的近似移动距离;分析了舰载机正常的出动流程;设计了不同数量舰载机的出动时间计算公式等。其次,将舰载机舰面布放调度问题转换为带有约束条件的多目标函数求最小解问题,并给出了数学模型。再次,分析PSO算法本身的特点、优点,给出其用于解决舰载机舰面布放调度问题的可行性,并具体分析了解决思路。最后,通过编制程序对该解决方法予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SO算法的舰载机舰面布放调度问题解决方法是可行的,与实际要求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考虑人机匹配模式的舰载机甲板机务勤务保障调度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析超  韩维  张勇  宋璟毓  赵振宇 《航空学报》2018,39(12):222314-222314
舰载机甲板机务勤务保障是全周期起降保障作业的关键环节,为提升机群保障能力并减轻传统人工制定保障计划的负担,研究了多类人机匹配模式下舰载机甲板机务勤务保障调度算法。首先,系统分析机务保障所采用的单机机组模式、大机组模式和一体化联合保障模式等人机匹配模式,基于保障流程约束、资源转移和保障范围等各类资源约束,面向实际保障需求,以机务勤务作业完工时间、保障人员累积转移时间和闲忙比方差和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适用多类人机匹配模式的舰载机甲板机务勤务保障调度模型;其次,将机务勤务保障调度问题抽象为典型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基于考虑资源转移的串行调度机制,设计了双种群遗传算法,对调度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最后,保障场景案例实验表明,调度模型和算法可实现不同人机匹配模式下的机务勤务保障优化,显著提升各项保障目标。在同等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保障模式具有更高的保障效率和较好的人员负载均衡性,且该优势随着转移入场飞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人员累计转移时间最长;单机机组保障模式的优缺点与一体化联合保障模式相反,大机组保障模式则介于两类模式之间。  相似文献   

3.
冯强  曾声奎  康锐 《航空学报》2009,30(11):2119-2125
基于多主体系统(MAS)技术研究了充分考虑舰载机故障与维修影响的实时动态调度模型。通过系统分析舰载机的基本作业流程,建立了3层混合控制的柔性模型架构。充分考虑故障等系统扰动的影响,提出基于合同网协议(CNP)的两级交互协同机制提高主体(Agent)间的协商效率,并尽可能消除重调度的影响。给出Agent个体的抽象原则以及开放性式内部结构。深入探讨了基于MAS的舰载机动态调度的基本算法。最后,选取舰载机的典型任务,在特定舰载机可靠性维修性水平下对调度过程进行仿真验证,获取了与实际调度过程趋势相符的舰载机出动能力曲线,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MAS的舰载机动态调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多主体系统(MAS)技术研究了充分考虑舰载机故障与维修影响的实时动态调度模型.通过系统分析舰载机的基本作业流程,建立了3层混合控制的柔性模型架构.充分考虑故障等系统扰动的影响,提出基于合同网协议(CNP)的两级交互协同机制提高主体(Agent)问的协商效率,并尽可能消除重调度的影响.给出Agent个体的抽象原则以及开放性式内部结构.深入探讨了基于MAS的舰载机动态调度的基本算法.最后,选取舰载机的典型任务,在特定舰载机可靠性维修性水平下对调度过程进行仿真验证,获取了与实际调度过程趋势相符的舰载机出动能力曲线,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载机全自动自主着陆/着舰对飞机定位精确要求高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卫星导航和雷达联合进行信息融合精确定位算法。文章采用载波相位差分定位、野值剔除和序贯异类数据融合技术,有效提高了对飞机的定位引导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刘东  吴家仁  周一舟  刘振祥  李瑜  王铭泽 《航空学报》2021,42(8):525802-525802
随着舰载机批量服役,中国突破了舰载机研制关键技术,但由于舰载机机型种类多,保障工作复杂且强度大,加之舰基空间及资源有限、保障压力大,舰载机面临着舰面保障规模大等难题,为此开展了舰载机多机种综合保障技术实践。本文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舰载机研制采用的保障一体化论证方法、基于模型的可靠性/安全性分析方法、面向机舰适配维修性设计、腐蚀防护与控制、岸舰一体通用化保障系统研制等工程实践做法。结合对新作战概念、保障发展需求研究,展望了新一代舰载机保障模式,提出了一种从"保障战斗力"跨越到"释放战斗力"的新保障概念和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蒸汽弹射器中汽缸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面向舰载机编队的汽缸结构优化设计方案。首先,基于舰载机蒸汽弹射仿真平台,以舰载机的最大离舰下沉量作为目标函数,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汽缸结构优化模型,构建了一种面向舰载机编队的汽缸结构优化方法;然后,通过三组仿真实验探究了汽缸内部结构的最优参数匹配规律,并通过典型蒸汽弹射器实验数据验证了汽缸结构优化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于同类型舰载机发射情况,汽缸的最优参数可以在较宽范围内组合,对于不同类型舰载机发射情况,重型舰载机对应更长的汽缸长度。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混合的多机动目标跟踪算法:交互多模型模糊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IMM-FJPDA),该算法将交互多模型算法(IMM)和模糊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FJPDA)相结合,它克服了IMM-JPDA算法计算量大和IMM-FDA算法在强杂波环境中跟踪精度差的问题.给出了基于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多机动目标跟踪步骤.仿真结果表明IMM-FJPDA算法跟踪精度与IMM-JPDA算法相当,但计算量明显减小,提高了跟踪实时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航空母舰舰载机弹药保障作业高动态、多阶段特性,将柔性流水车间调度方法和群体智能优化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面向舰载机弹药保障作业的调度优化算法。提出将复杂的弹药保障作业调度问题抽象规约为一类考虑工件交货期的柔性流水车间调度问题,引入启发式规则,构建兼顾高效性和可靠性实战要求的弹药保障作业调度数学模型ATSCA。结合弹药保障作业问题特征,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双层整数编码的贪婪局部搜索遗传算法(GLSGA-DC),改进操作算子和局部搜索算法设计,以最小化弹药保障完成时间为目标对保障模型进行求解。多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算法,GLSGA-DC算法在Benchmark基准算例和实际弹药转运实例实验中均取得优秀的效果,在求解均值(AVG)、相对偏差(RD)等指标方面均明显占优,验证了ATSCA模型和求解算法在实际弹药保障任务中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与单机滑行相比,飞行甲板多机滑行建模仿真需要考虑运动舰载机之间的避障、计算效率等问题。建立多机滑行路径规划数学模型,包括舰载机简化模型、舰载机牵引系统运动模型以及目标函数等。设计基于A*的路径优化搜索算法,提出一种简捷办法来保证路径搜索的快速、成功,使舰载机机头对准弹射器跑道方向;启发函数既考虑舰载机以尽量短的距离到达对应弹射器,又兼顾其进入目标点方向的约束条件;碰撞检测不仅考虑单机路径规划中的约束条件,而且在节点扩展的每一步多次对备选路径进行碰撞检测。最后,用一个算例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能保证舰载机机队以合理的滑行路径安全高效地到达弹射起飞位。  相似文献   

11.
从战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建立了“一对一”空战中交战双方的运动学方程,运用瞬时跨距的方法分析了载机与目标的相对运动,研究了目标在载机坐标系中的运动特性。文中的研究结果对歼击机“一对一”空战的战术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舰载机的回收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式寻优的舰载机实时回收方法。通过对典型回收模式的计算分析,寻求最佳的回收模式,解决舰载机回收过程中通用因素带来的回收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优先级的时间域区间集算法,解决舰载机回收过程中随机因素带来的回收决策问题,即在既定的回收群体下,寻求最佳的回收序列。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式寻优的舰载机实时回收方法能够处理复杂多变的回收限制因素,得到合理可行的回收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母中程对潜防御区声呐舰配置问题,在分析航渡过程中航母受敌导弹攻击威胁的基础上,从有效应 对敌潜艇导弹攻击,保障航母安全的要求出发,对中程对潜防御区声呐舰的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程对潜 防御区声呐舰的配置原则和方法,对航母编队反潜作战的兵力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面向机舰适配的舰载飞机起降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舰适配性是舰载飞机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通常包括性能适配和保障适配两部分,是舰载飞机总体设计特有的阶段;其内涵是指舰载飞机充分、高效利用航母的特性,使用其设备和装置的固有能力。以舰载飞机的使用环境为切入点,定义了有人驾驶陆基飞机改舰载机设计所需考虑的机舰适配的诸多方面;以滑跃起飞/拦阻着舰型舰载机为实例,突出性能适配,对滑跃起飞和拦阻着舰的过程进行物理分解,探求舰机以及环境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相关性能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国外典型航母的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定量评估了甲板风对滑跃起飞和拦阻着舰的作用。同时,从保证着舰安全性的角度给出了建议的着舰方式、标准拦阻程序和安全逃逸的最短甲板长度需求。最后,给出了滑跃起飞/拦阻着舰飞机设计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5.
罗飞  张军红  王博  唐瑞琳  唐炜 《飞行力学》2021,(1):40-45,53
针对舰载机人工进场着舰精确轨迹控制中飞行员操纵负担重、着舰环境复杂的问题,提出采用非线性动态逆(NDI)先进控制方法设计基于直接升力的舰载机精确着舰轨迹控制律。首先,综合分析了"魔毯"技术的控制策略,从航迹调整和姿态保持的直接升力解耦控制角度出发,设计了两层NDI回路;然后,采用合理的控制分配方法实现直接升力的舵面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精确着舰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魔毯"式航迹操纵。  相似文献   

16.
苏彬  王大海 《飞行力学》1993,11(3):61-66
研究甲板纵向摇动对舰载飞机弹射起飞性能的影响。利用国外某型舰载飞机的数据,对弹射起飞的几个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板纵摇对飞机离舰后的最大下沉量、迎角等参数影响较大,在舰载飞机设计和使用条件方面必须考虑甲板纵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整机总体性能仿真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全寿命 周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70多年来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总体性能仿真的发展成果,梳理了各时期总体性能仿真的发展历 程。从基本方法、模型精细化、求解算法和修正方法等角度,分析了国内外以部件级模型为代表的基于物理机理的总体性能仿真 方法研究现状;探讨了以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在总体性能仿真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机 载模型、机理-数据混合模型和多维度模型基本方法和主要成果。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认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 轮机总体性能仿真应向物理机理模型更精细化、人工智能技术更深入和应用模型构建更为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跃良  陈亮  卞贵学  杨翔宁  管宇  张勇  何刚 《航空学报》2021,42(8):525786-525786
舰载战斗机是航母编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复杂恶劣的服役环境,舰载机腐蚀防护控制与日历寿命设计问题已经成为限制海军航空兵战斗力保持与提升的关键难题。腐蚀防护与控制应贯穿舰载机全寿命周期,本文以此为总体思路,首先系统梳理了舰载机在综合设计、材料与涂料选择、制造与使用过程中腐蚀防护与控制的诸多要点与细节。然后针对舰载机日历寿命设计问题,在详述环境谱、加速谱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及基本构成的基础上,基于案例阐明腐蚀仿真技术是舰载机日历寿命设计的可靠高效手段,可为相关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创新思路。最后指出腐蚀监测是舰载机腐蚀防护控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