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某航空涡轴发动机健康状况监视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本威  王卫华 《推进技术》2002,23(2):105-108
为了及时掌握某涡轴发动机的健康状况,设计了机载发动机参数监视仪,发动机的热力参数,滑油参数及振动参数进行了监视,编制了地面分析软件,给出了用于诊断发动机单元体故障的测量参数和部件性能评估参数,探讨了利用故障因子概念诊断单元体故障的方法,运用发动机的实际无故障数据和模拟故障数据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诊断结论可信,该系统在对役涡轴发动机的健康监视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飞机舱门密封件研制周期较短以及正向设计的发展趋势,基于Abaqus-Isight软件对飞机舱门密封件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同时校准了材料参数,提出了两种对飞机舱门密封件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比得到更优的密封件结构。通过试验得到橡胶与织物的材料参数,基于Abaqus-Isight对材料参数进行校核,通过试验得到的压缩试验曲线对材料参数进行修正,得到与成品试验拟合度更高的材料参数;基于Abaqus-Isight对飞机舱门密封件进行DOE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将产品结构参数作为变量,压缩力、接触压力、摩擦损耗能作为优化目标,可以得到局部最优结构;将DOE正交试验结果拟合得到近似模型,通过Isight的近似模型算法得到全局最优结构,综合评估采用近似模型算法能够得到更为优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鲁棒系统设计的参数平面法,然后采用该方法对某支线客机的侧向稳定系统进行了鲁棒设计,最生以几种不同的飞行状态为例,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所设计的控制律参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飞机侧向稳定系统的参数平面法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快速、精确地复现自由摇滚实验得到的机翼摇滚运动,在控制伺服电机的传统PID参数基础上增加了基准速度修正系数Kv,并将其视作PID参数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一种PID参数的快速估计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得到不同试验状态下控制伺服电机复现机翼摇滚运动的PID参数,提高了调试反馈控制量的效率。同时,发现在进行PID参数调节之前对速度时序曲线进行光滑化预处理,能为进一步进行PID调节打下坚实基础,提高电机驱动模型复现机翼摇滚运动的精度。最后,通过风洞试验对给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目标是围绕典型航空壳体类零件构建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工艺切削参数优化系统,应用SQL Server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了切削参数工艺数据库;进而建立了系统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切削参数进行优化,选用实例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给制造系统提供可靠的切削参数,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备件支援管理在现代飞机全寿命领域的重要性,备件数据管理工作的内容和作用,以及备件数据参数体系和代码化方法的确定方法和原则。文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备件管理理论和成功经验,详细研究了整个备件支援体系的流程和需求,对我国自主研制的某型涡扇支线飞机的备件参数进行了选取和分类,建立了其参数体系并进行了代码化。本文在参数体系的实际应用、改进,其他机型参数体系的特点等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大流量同轴式喷注器的雾化性能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了喷注器雾化过程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应用随机方法来描述液滴初始参数的喷雾模型,并对喷注器下游液雾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得到了喷注器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对其雾化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惯导测试转台轴系结构的特点,对轴系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运用优化设计方法对影响转台质量的几个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设计,从而得出最优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
基于MSC.PATRAN环境的参数化有限元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是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的基础。结构外形参数改变,其有限元模型将随之改变。针对这种情况阐述了基于MSC.PATRAN的有限元参数化建模方法,以三杆桁架为例描述了参数化建模的过程,最后对一机翼盒段实现参数化建模,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参数化有限元建模可以方便的得到一组外形或功能相似的模型结果和分析结果,提高了建模和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机载无线电罗盘垂直天线电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机载无线电罗盘垂直天线的实际应用出发,首先对垂直天线的电参数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说明,然后依据等效电路理论对天线的各项参数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推导,并列举了相关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垂直天线电性能是其相关电参数折衷的结果,最后对非独立垂直天线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建德  李平  韩波 《航空学报》2007,28(4):845-850
 针对具有高度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特性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机理建模和系统辨识的优点,通过严格的机理推导建立了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横纵向通道通用的参数化模型,建模过程着重考虑了主旋翼、平衡杆和机身的耦合对飞行动态特性的影响。利用基于偏相干分析法的频域辨识获得某型无人直升机的关键参数,进而确定模型。模型预测数据和飞行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所建模型很好地反映了该型无人直升机在悬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可以在该状态下以此模型进行自主飞行控制器设计。  相似文献   

12.
Unmanned aircraft navigation for shipboard landing using infrared vis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an unmanned air vehicle with respect to a ship using three visible points of known separation. The, images of the points are obtained from an onboard infrared camera. The paper develops a numerical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Both simulation and flight test result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基于LQR的无人机增稳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小军  闫建国  袁冬莉 《飞行力学》2011,29(5):54-56,65
为解决小型无人机易受大气紊流干扰、飞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根据固定翼飞机GJBI85-86及C*规范要求,应用鲁棒性较强的LQR理论设计了无人机纵向增稳控制器,以使其飞行品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增稳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还有效改善了其动态响应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以某小型无人直升机为对象,采用分体法分析了机体各部分受力情况。根据力与力矩的平衡关系,获得了无人直升机完整的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数学模型。基于所建模型,进行了所有飞行状态下无人直升机的配平计算。根据配平结果,获得了悬停时的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在考虑风扰动前提下,采用H∞静态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对无人直升机内外回路控制器进行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配平结果与实际直升机特性基本相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H∞综合控制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对扰动下无人直升机状态的控制,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解耦性及跟踪特性。  相似文献   

15.
小型无人涵道飞行器飞行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洪  李建波  崔钊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7):1721-1728
为了研究无人涵道飞行器的配平特性与稳定性,首先进行了全尺寸涵道螺旋桨风洞吹风试验,分析了涵道螺旋桨的气动特性并建立了涵道螺旋桨的气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无人涵道飞行器的飞行动力学数学模型,对无人涵道飞行器进行了配平特性与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前飞速度与迎角对涵道螺旋桨气动特性影响很大,导致无人涵道飞行器在不同前飞速度下稳定性与操纵性变化较大.在悬停及小前飞速度下,无人涵道飞行器是一种类似倒立摆的不稳定体,而且气动阻尼较小,无人涵道飞行器的速度与姿态角发散很快,倍幅时间约为0.5s;在大前飞速度下,无人涵道飞行器的气动阻尼增加,飞行稳定性改善,但出现了纵向反操纵现象,增加了无人涵道飞行器的飞行控制难度.  相似文献   

16.
以某小型固定翼无人机作为研究平台,按前向、侧向和垂直方向3个通道设计僚机编队控制器.利用自动驾驶仪的航路飞行模态简化侧向通道编队控制器的设计,并采用在长机航向角发生较大变化时加入基于视线方位角的方法,使僚机保持编队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编队算法是可用的,并能够很好地控制无人机的编队飞行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型无人直升机无铰式旋翼技术验证和飞行试验需求,建立了能够用于实时仿真的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并基于经典PID控制算法完成了飞行控制律设计。为验证理论模型准确性和控制参数合理性,相继开展了盘旋飞行和大速度飞行的半物理仿真和飞行试验,并基于飞行试验控制效果评估完成了部分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数据分析表明:半物理仿真和飞行试验的时域响应和配平特性均吻合较好,验证了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飞行试验中无人直升机姿态和速度响应均能够较好地跟踪其设定值,所设计的飞行控制参数能够满足某型无人直升机稳态飞行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时间延迟是影响遥控驾驶无人机飞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有人驾驶飞机飞行品质标准中,存在有效时间延迟和等效时间延迟两种概念以及相应的评估指标。对比有人驾驶飞机时间延迟的概念,分析了无人机时间延迟的组成,从飞行品质的角度出发给出了无人机时间延迟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利用飞行试验的手段,在遥控操纵模式下进行了典型试飞任务的试验,并基于试飞数据和试飞员评价,初步给出了时间延迟的试飞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型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其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就小型无人机(UAV)的发展现状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小型无人机、微型飞机及一些机载设备。指出了小型无人机在空气动力、飞行力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小型无人机的研究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某型无人直升机带传动离合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型直升机无人化改装过程中带传动离合器的控制要求,探讨一种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控制系统.通过分析带传动离合器的操纵原理和控制特性,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设计需求,确定了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采用转速反馈和间歇接合的控制方法,实现离合器的自动接合,避免发动机转速降幅过大.通过采集着陆信号,采取硬件注销的方式,避免无人直升机在飞行中响应离合器分离等危险指令.采用转速反馈和磁电机间歇接地的控制方法,防止发动机在离合器未接合的情况下超速.在某型无人直升机上分别进行自动接合试验和超速保护试验,在地面模拟进行空中/地面保护试验.结果显示:自动接合试验中发动机最小转速为960r/min;超速保护试验中发动机瞬时最大转速为2016r/min,最小转速为1088r/min,超速持续时间为0.5s;空中/地面保护试验确认了地面状态指令正常执行和空中状态指令注销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满足无人直升机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