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文通知     
<正>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航天智能控制集中体现了航天控制专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和控制工程的应用需求,对于提升航天控制系统在感知与理解、规划与决策、学习与适应、运动与控制、沟通与协作等方面的智能化能力、解决相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为了交流航天智能控制技术新成果,促进智能控制理论方法在航天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增强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航天控制》期刊拟定2019年第6期为《航天智能控制》专刊。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征文通知     
《航天控制》2019,37(1)
<正>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航天智能控制集中体现了航天控制专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和控制工程的应用需求,对于提升航天控制系统在感知与理解、规划与决策、学习与适应、运动与控制、沟通与协作等方面的智能化能力、解决相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载火箭智能控制是智慧火箭研制的核心技术之一。结合智能技术在航天控制上的应用研究与工程实践,对运载火箭智能控制的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运载火箭的智能测试与发射、典型动力故障诊断与重构、环境与模型自适应控制,以及“软件”定义运载火箭等关键技术;对我国运载火箭智能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通过对航天智能控制技术持续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为我国智慧火箭的研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关于“航天智能控制系统”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控制系统正在走向智能化。本文以指标提升、持续学习为核心,提出了航天智能控制系统的概念,分析了智能技术赋能对航天装备技术指标显著提升和从无到有的作用,进而梳理了航天智能控制系统的能力特征,构建了航天智能控制技术体系,并讨论了航天智能控制的系统架构。最后,从个体智能、群体与人机混合智能的视角提出了航天智能控制系统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9月18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控制与制导专业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控制、制导技术专业组主办,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宇航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联合承办的先进导航制导与控  相似文献   

6.
征文通知     
正智能控制技术是自动控制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控制已在模式识别、决策支持、过程控制、故障诊断、预测建模等许多科学与工程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它的应用已经或将给工业制造体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变化。为了交流智能控制技术新成果,促进这一学科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增强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宇航智能控制技术实验室、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和《航天控制》编辑部拟定于2017年下半年联合举办"智能自主控制技术"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钟蜀君 《中国航天》1992,(8):35-37,40
首先概述智能控制的发展概况和现状,然后简述智能控制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最后谈及智能控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0月23日,由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和宇航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八届"航控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体系条件下的控制与信息技术",来自上级机关及用户、中国宇航学会、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的1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包为民院士担任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航天应用需求及SoC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讨论SoC技术在航天应用的可行性,针对航天用SoC对设计、验证及抗辐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结合目前国内航天用SoC的发展现状,提出整机与电路相结合、设计与应用相结合、立足未来跨越式发展及兼顾目前行业需求相结合的航天应用SoC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习主席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作为航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发射场是航天器进入外层空间的前提和基础,承担着航天器测试发射和首区测量控制等重要任务。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航天发射场。航天强国都在根据世情国情制定包括航天发射场在内的航天发展战略。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外航天发射场发展的重要趋势,清醒认识与航天强国之间的现实差距,合理规划我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加工精度高、制品性能优良的特点,旋压技术被广泛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金属壳体制造领域。通过分析旋压技术的复杂性及其"经验型"旋压工艺特点,指出了我国的旋压技术现状与固体火箭发动机高精度、高可靠、高效率生产需求之间的差距。针对我国航天装备发展需求,提出了航天产品旋压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设想,为航天领域的旋压技术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2月9日,第四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创见,融合融通,筑梦空间,智联全球"为主题,围绕新形势下航天国际化发展模式、技术和应用创新、资本协同和跨界融合、需求与应用对接等热点问题,从多层面、多维度展开研讨互动,探讨航天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商业航天新业态。近年来,随着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中国航天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导航、重型运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领域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三大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之一的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在攻克八项关键航天飞控技术并使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上,还针对载人航天任务的特殊需求,突破并掌握了一系列载人航天飞控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航天系统的全天候发射任务需求,加强航天系统对于雷电环境的适应性,对航天系统雷电防护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雷电环境对于航天系统产生的破坏效应,追踪了世界航天史上典型的雷击案例,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航天系统雷电防护标准规范。针对运载火箭雷电效应数值仿真技术、雷电防护设计技术和试验验证技术,雷电气象监测预警技术,地面雷电防护技术和接地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追踪。在此基础上,从我国航天工程雷电防护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未来我国航天系统雷电防护技术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回顾航天晶体元器件的发展历史,分析当前晶体元器件国内外技术现状,结合航天需求的变化形势,研究航天晶体元器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航天晶体元器件发展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外降低运载火箭成本途径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发展高可靠、低成本、快速响应的航天运输技术是各航天大国追求的目标。面对航天发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已成为航天业提升竞争力赢得市场的重要因素。国内外航天活动的快速发展,对低成本发射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为代表的私营航天企业低成本技术日臻成熟,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实验性太空飞机-1(XS-1)为代表的未来低成本重复使用运载器项目的启动,对我国航天发射市场未来发展构  相似文献   

17.
从电子侦察、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三方面介绍了航天电子对抗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航天电子对抗的意义和需求,探讨了航天电子对抗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面对未来航天装备研制生产模式变革和先进生产能力构建的重大需求,航天企业界已将航天制造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创新作为其关键战略发展路径。"航天发展,动力先行",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航天动力技术的发展前沿,其先进制造技术的探索应用已成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展示和交流这些研究动态与工程成果,本刊特组织"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系列专题,不定期出版。  相似文献   

19.
《宇航学报》2008,29(5)
航天学院是西北工业大学“三航”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宇航工程系,是我国最早发展宇航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系科之一。为了适应航天事业和航天技术的发展,1988年12月在宇航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了航天工程学院。2003年7月,更名为航天学院,下设航天设计工程系、航天控制工程系、航天推进技术系等3个专业系和飞行控制与仿真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防转型对航天武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型的目标和能力都要依靠航天武器系统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信息优势获取、作战力量增强、全球快速移动和快速交战与制胜,都需要依靠导弹和军用航天器技术的发展。因而,先进的航天武器系统是国防转型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转型的需求又将促进航天武器系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