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色列飞机(IAI)公司最近获得以色列空军的一份无人飞行载具(UAV)合约,将购买一批“苍鹰”(Heron)UAV的改良型Machatz 1,这份合约连同维护工作在内的总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首套系统将在最近运交以色列空军。  相似文献   

2.
无人飞行载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不仅具有多样性与低成本的优点,而且也无须冒损失飞行员的风险,近五年来通过在全球战事与纷争中的表现,已经使它成为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首选武器装备。同时也由于可以执行3D任务(无聊“Dull”,肮脏“Dirty”,危险“Danger”)以及设计与制造技术门槛低,又不用通过繁琐的航空验证程序,使它也成为许多国家积极发展的航空产业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3.
自从第一次大战起无人飞行载具(UAV)即与有人飞机并肩作战.用于攻击敌方军舰、导弹发射场及其它高威胁目标.这些UAV也可以算是巡航导弹的始祖.但是由于性能不甚成熟.大都是以失败收场。尽管如此.在诸如数字技术、微机电、隐身、材料、通信、导航、控制等的科技进步下.已大幅改善UAV的发展环境、甚至演化出无人战机(UCAV)、成为实战和有效的作战武器载具.不仅如此.美国也正在善加利用网络科技.使得无人战机可与有人系统.包括飞机、军舰、卫星、车辆等协同合作.构成网络作战之一环。本文将论述无人战机的演进历程.以及经过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事的运作考验后.无人战机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如同载人飞机先从事侦察.再安装武器担任战斗任务,UAV除作为网络中的sensor.也朝向武装化的路线迈进。UAV使人员远离战场.可深入龙谭虎穴.担负那些最危险的任务,“掠夺者”UAV挂载“海尔法”导弹.初步展现了这种能力。是无人战机UCAV的先声.预见其无穷潜力.各国争强投入速度更快、航程更远、武器有效载荷更多、更隐蔽、更高智能UCAV的研发,F-22与F-35可能是人类最后的载人战机.美国已经许下宏愿.在2010年以UCAV构成美国空军深入打击武力的30%。  相似文献   

5.
基于信息素启发狼群算法的UAV集群火力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UAV)集群作战是未来智能化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为充分发挥UAV集群整体作战优势,得到最优武器-目标分配(WTA)方案,使得UAV集群在火力分配中既能够满足任务要求,又能够较少作战单元消耗,建立了包含任务完成、有效杀伤、攻击消耗约束的UAV集群火力分配数学模型,采用带有游走、召唤算子的改进狼群算法(WPA)对模型进行求解。为提高算法全局寻优效率,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引入蚁群优化(ACO)算法中信息素启发规则,对游走行为及狼群更新机制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基于信息素启发狼群算法(PHWPA)的UAV集群进攻的火力分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有效的,相比较于其他算法,PHWPA具有更高效的寻优能力,能够为UAV集群作战火力规划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武苑 《国际太空》1999,(11):18-23
尽管可以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早已问世,成为目前最先进的载人航天运输器;虽然在轨道上长期运行的载人空间站技术日趋成熟,向大规模开发太空资源方向发展,但所有这一切都无法掩盖最早的载人航天器——宇宙飞船的夺目光芒,至今也不能完全取代这一载人航天“鼻祖”的重要位置,它现在仍活跃在天地往返的第一线。1 大同小异种类多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升空,成为世界航天第1人,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此举不仅使加加林名扬四海,载人宇宙飞船也因此蜚声全球,使人类拥有第一种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无人机(UAV)已经成为新型作战力量。为解决军航UAV与民航航班之间的飞行冲突,确保飞行安全,对经典EVENT模型进行改进,提出适用于UAV的碰撞风险模型。着重研究了导航方式、人为因素、高空风对于UAV飞行的影响,并构建了相应的位置偏差模型。首先,利用蒙特卡罗法求解军航UAV与民航航班之间侧向间隔丢失的频率;其次,利用MATLAB进行算例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得出了侧向碰撞概率随参数变化的关系;最后,通过计算不同安全间隔下的碰撞风险,对空域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最大化目标位置估计精度,针对两架无人机(UAV)仅有角度测量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协同随机运动目标standoff跟踪控制方法.以目标位置估计均方根误差(RSME)作为性能指标,建立其与UAV观测几何构型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确定了最优跟踪时UAV最优观测几何构型.采用扩展信息滤波实现目标状态的融合估计;考虑平台性能、碰撞规避、安全距离等约束条件,采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实现UAV协同分布式在线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确保最优观测构型和跟踪精度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算法实时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HMDP的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径规划是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自主飞行的重要保障.初步建立了基于MDP(Markov Decision Processes)的全局路径规划模型,把UAV的路径规划看作是给定环境模型和奖惩原则的情况下,寻求最优策略的问题;为解决算法时空开销大、UAV航向改变频繁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状态聚类方法的HMDP(Hierarchical Markov Decision Processes)模型,并将其拓展到三维规划中.仿真实验证明:这种简单的规划模型可以有效解决UAV的三维全局路径规划问题,为其在实际飞行中的局部规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吉瑞 《太空探索》2001,(6):21-23
美国防部举行的一系列特殊军种模拟演练表明,坚固的军事航天基础设施对于预防、控制和赢得未来冲突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以2010~2017年为背景的国家级模拟演练已证明了诸如快速反应航天飞机、轨道雷达网及从太空攻击限时性地面目标的武器系统等先进系统的价值。以前的模拟演练也有航天器,并取得了某些有价值的成果,但真正有“航天战味道”的模拟演练当首推2000年美空军举行的“全球接触V”(GE-  相似文献   

11.
无人机(UAV)持久编队信息交互拓扑的优化是保证UAV编队结构稳定性和任务执行时效性的重要基础。现有的编队生成算法针对距离因素进行权重赋值和拓扑生成,由于未考虑任务分配因素,可能会引起整体任务执行时间过长甚至任务失败的问题,对UAV的能量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损耗。以任务消息传输时间和能量损耗为关键优化目标,在保证UAV编队结构稳定的前提下,提出考虑任务分配因素的信息交互拓扑生成算法,优先连接承载实时性要求较高通信任务的关键汇聚链路,对剩余链路通过引入惩罚项,在权重上进一步将任务消息传输量因素考虑在内,生成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使用OMNet++进行仿真验证,相比于只考虑距离因素的信息交互拓扑生成算法,所提算法在20架UAVs编队场景下,消息传输时间方面最高降低57.3%,最低降低28.1%,关键任务消息的到达时延降低了45.2%~51.6%,而任务执行过程单UAV的能量损耗总体减少了17.5%,平均每个节点减少损耗16.1%。  相似文献   

12.
□□2003年2月8日,美国航宇局(NASA)在其网站上发布了1份文件,以问答形式对哥伦比亚号失事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下面简要刊登主要内容。1是什么导致了灾难?我们仍然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灾难。未来的线索将是琐碎的。新墨西哥州柯特兰空军基地的星火光学测距望远镜(SOR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有向通信拓扑网络下具有通信时滞与外部干扰的无人集群系统(AUSS)时变编队H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AUSS期望编队构型信息、无人机(UAV)实时状态信息以及通信UAV之间带通信时滞的状态误差信息提出了AUSS的编队控制方法,通过变量替换将AUSS的编队控制问题转换成低维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问题,并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形式给出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与最大允许通信时滞的计算公式。其次,通过构造Lyapunov-Krasovskii(L-K)泛函,证明了存在通信时滞与外部干扰条件下AUSS能够实现时变编队。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所设计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周边军情     
以色列 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近日公开了其在“云誉”(Skylark)无人机(UAV)基础上研制的“云誉”Ⅱ。该公司官员称,“云誉”Ⅱ设计用于装备旅级和营级机动部队,特别注意了满足全球反恐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X波段波导缝隙谐振阵列天线RCS的实验研究实例,初步证明这种谐振式阵列天线的结构与模式散射大致相等,同时验证了得RCS的测试结果获得天线增益之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航空装备现场使用质量和可靠性信息管理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航空装备现场使用质量和可靠性信息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介绍其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着重讨论系统中用外场数据估计产品可靠性参数的分析、处理方法及此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侦察轨道器”(MRO)于2006年3月10日与火星交会。举足轻重这次飞行任务价值7.2亿美元,是美国航宇局二十一世纪头10年内发射的最后一个火星轨道器。其成像系统分辨率是以往其它系统的6倍。该探测器能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英达 《国际太空》1994,(10):22-25
1994年7月8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2时43分(格林尼治时间16时43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63次飞行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7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65。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携带国际微重力实验室-2(IML-2)进行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生物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实验(IML-1于1992年1月22日~30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在STS-42飞行,即美航天飞机第45次飞行中携带)。装在航天飞机货舱内的IML-2由欧空局(ESA)研制,价值10亿美…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人机(UAV)目标跟踪过程中遇到目标被障碍物遮挡时跟踪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重检测的抗遮挡目标跟踪算法。在基于时空正则化相关滤波算法的框架下通过融合多种置信度函数,设计了一种响应置信度判别方法;为了具体了解目标被遮挡情况,将响应差值变化和响应梯度变化结合在一起作为判断是否更新滤波模板参数的依据;设计了一种融合分块思想与金字塔尺度池的尺度估计方法来解决目标在图像中尺度大小变化问题。所提算法在UAV数据集上相较于其他7种算法有不错的表现,在跟踪过程中面对目标遮挡、尺度变化和快速移动问题的跟踪精度和成功率上都有明显的提升。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更好地应对UAV在目标跟踪过程中出现的目标遮挡和尺度变化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穿透式冷板的传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航空电子设备上采用的空心冷板冷却系统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求解,得到了空心冷板稳态温度分布表达工和功率-温度-流量关系式,可作为空心冷板系统的设计依据,建立了空心冷板失效的动态温度模型,得到的温度-时间响应特性可用于评估冷板系统耐热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