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太阳探索史画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太空探索》2005,(5):42-43
从这一期起,拟分8次,用艺术和科学的图片,配以简明的文字,再现从史前时代直到今天太空时代的人类认识和探索太阳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04,(4):36-37
科学和艺术是一对孪生姊妹,她们互为影响、互为融合、互为促进。构成了人类文明殿堂的基石,科学美术则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陈丹 《太空探索》2005,(4):43-45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一直是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物,直到1926年以86岁高龄去世。印象派的名称,就是当时批评家对他的《印象·日出》一画的嘲笑而来。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受;在运用色彩方面有所突破。这里介绍两幅与太阳有关的莫奈名画。《印象·日出》(Impression,Sunrise,1870,收藏于法国马摩坦美术馆) 拂晓时分,一轮红橙色的太阳渐渐升起了,划破了浓浓的晨雾。两三艘小船,慢慢地淡…  相似文献   

4.
太阳物理学是研究太阳上发生的物理过程及其对行星际空间环境影响的学科。太阳是人类唯一可以进行细致探测的恒星,也是天然的多尺度过程并存的等离子体实验室,同时,太阳活动直接影响日地空间环境和人类地球家园的宜居性,剧烈的太阳活动如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还会影响人类的航天航空、通信导航、电网等高技术活动与设施。因此对太阳物理的研究不仅是理解浩瀚宇宙的基石,也是理解日地联系和行星宜居性的基础,同时还是国家在航天和空间安全领域的战略需求。21世纪以来,随着卫星探测技术发展,太阳物理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太阳物理学在空间探测中的发展态势,凝练中国太阳物理学未来空间探测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太阳物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历时20余年的立项和研制进程后,2020年2月10日由欧空局(ESA)主导、美国参加的太阳轨道探测器任务在美国发射升空,这是人类首个对太阳极区成像的空间太阳物理任务。太阳轨道探测器将用约3年时间在水星轨道以内的大椭圆日心轨道开展近距离太阳观测,用7年(包括3年延寿期)时间在黄道面外开展太阳极区高分辨率成像及探测。该任务有望进一步揭示太阳磁场,太阳活动爆发,太阳风起源、加速及其行星际传播和对地球空间天气的驱动等重要前沿问题的本质,加深对太阳活动周以及日地联系的理解。该任务启示中国空间科学要重视太阳深空观测任务的前瞻布局与立项实施。   相似文献   

6.
围绕国际一流科学目标,发展顶级探测设备是中国太阳物理位列国际先进行列的立足点。70多年的空间太阳探测历程中,极紫外波段探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极紫外观测设备也几乎成为了太阳探测卫星的必备载荷之一。中国在极紫外探测,尤其是光谱探测方面的基础非常薄弱,导致相关科学研究几乎全部依赖国外数据,从而严重制约了中国太阳物理学科的发展。本文根据太阳极紫外探测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国外光谱探测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归纳了三类主要探测方式,即全日面积分光谱探测、低速光谱成像探测、快速光谱成像探测的当前水平,包括其技术方案及取得的部分科学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太阳极紫外光谱探测“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并对每一步的科学目标、指标需求和候选探测方案提出建议。同时,展望了在太阳极紫外成像探测方面开展创新性尝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面向认知太阳风暴和保障航天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中国近年来提出太阳与内日球立体探测卫星计划,拟适时部署环黄道面的拉格朗日点L3-L4-L5定点卫星星座和脱离黄道面的太阳极轨对偶卫星。通过该卫星计划的初步科学论证分析,建议将其科学目标凝练为太阳磁场、太阳风暴、太阳风,将其应用目标定位于日地空间天气预报,建议配置成像类、粒子类、波场类的综合科学载荷。此外,利用日地空间的三维磁流体数值模拟和计算机图形学的艺术可视化,形象地表达环黄道面卫星“对日凝视”和太阳极轨卫星“鸟瞰全景”的探测概念。中国太阳与内日球立体探测卫星计划将揭示太阳磁场的起源规律及其爆发机理、日地耦合系统的空间天气变化机理,并能够为日地空间天气三维数值建模提供观测数据驱动的初边值条件,必将极大推动空间天气的立体监测、前沿研究、精准预报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李宁 《飞碟探索》2009,(11):62-63
文明的定义是什么?单从字面的解释就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如果前面再加上定语,比如说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古罗马文明等等我们就可以理解文明是指在一个时间阶段,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类文化经济总称。可是如果我们把文明解释中的人类给替换成生命的话。我们会得出另一种文明的解释,就是被动记忆文明和主动记忆文明。  相似文献   

9.
吴同椿自幼喜爱艺术亦热爱科学,既崇拜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更敬慕科学技术的伟大成果。常试着用画笔去描绘出神入化、变化神奇的科学世界。自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科学美术创作。多年来热心于科普美术事业,曾经组织和支持过《宇宙召唤》等太空美术展览,这也激发了他进行星云美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灵魂。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潜藏着奇妙的艺术因素。科学家若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并能动用自身的“艺术细胞”,充分调动形象、想像、直觉等思维方式,并有意识地利用艺术美感、幻想、和谐等特有的灵智,其科研成果将会具有更多的创造性。科学也需想象力爱因斯坦一直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是相互补充的,两者均以丰富的想像为心理背景,共同追求和谐之美。倘若没有诗人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又怎能以惊人的洞察力阐明深奥的相对论原理呢?实际上他自己就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与两,诗能对再因为知识是…  相似文献   

11.
迎接太阳     
《飞碟探索》2008,(10):28-29
卡纳克神庙又称阿蒙神庙,位于尼罗河东岸,是古埃及法老们献给太阳神、自然神和月亮神的祭祀庙宇。该建筑群规模宏大,全部用巨石修建。它的庙门巍峨壮观,主殿雄伟凝重,庙内尖顶石碑如林,巨石雕像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2.
文青 《国际太空》2008,(1):17-17
日本、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借助太阳-B观测卫星发现了太阳上的太阳风喷口,以及可能与日冕加热现象有关的阿尔芬波。通过卫星传回的数据形成的分析图像,研究人员发现在太阳黑子上方闪耀着亮光的强磁场活动区域和日冕中气体较稀薄的冕洞区域的一个交界处,有约100万摄氏度的等离子流沿着呈放射状的磁力线,以140km/s速度喷出。  相似文献   

13.
前一段时间一些媒体报道了1999年太阳活动将进入高峰期,如有一条消息引述国内外专家的预测称:届时可能引发通信卫星故障、电网漏电、干扰无线电广播等不可预料的结果。果真会如此吗?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的权威专家最近指出:这一预测不够科学,1999年太阳不会进入活动高峰期。太阳活动的强弱一般以黑子多寡为标志。太阳黑子是太阳炽热表面上相对温度较低、颜色较为暗淡的斑点。太阳黑子的增多,太阳上耀斑等爆发活动也随之活跃和增多。它们以每小时上百万千米的速度向外辐射和喷射高能粒子流,从而对地球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天文学…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了探索太阳空间探测活动的发展方向,在广泛调研太阳空间探测任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任务实施年代、轨道设计、探测要素、技术特点和成果影响力,选取了10个典型空间太阳探测器,对其科学目标、有效载荷、卫星平台特性和科学发现进行了分析,提炼总结了太阳空间探测的进展和发展趋势。总体而言,太阳探测器运行轨道逐步多样化,有效载荷探测要素更加丰富,探测精度、时空分辨率等显著提升,但仍存在大量问题待解决。在分析现阶段成果和待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太阳空间探测的发展展望,指出了全方位、多要素探测是破解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预报发展瓶颈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纪舟 《飞碟探索》2012,(9):26-27
爱因斯坦有句话非常有名。他说,在这个宇宙间最难以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居然是我们可以理解的。我们用来窥探世间奥妙、了解世界如何运行的小小孔隙,就被称为科学。我们观察世界,整合知识经验,归结出看似有逻辑、有意义的科学模式,然后再以这些模式去预测未来、解释过去。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空间环境服务中心的一座大楼里,深藏着一些毫不引人注意的卫星天线。进进出出的技术人员中有不少人穿着美国空军的服装,日夜不停地接收着“天气”预报。只不过,他们是从事太阳天气预报的太阳观测师,对科罗拉多州绚丽多彩的天气不感兴趣,却整天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台台计算太阳上天气变化的计算机监视器,不停地审视着从美国、欧洲、日本的政府和军方1400个研究太阳气象的数据提供单位源源不断发来的重要信息。它们探测的是来自太阳的电磁风暴。宇航员和飞机上的乘客受这些强烈电磁波的辐射,健康就会受到损害。这些电…  相似文献   

17.
图像艺术美感自动分类是近年的热门研究领域,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体现,其美感也极具研究价值。在5类美感标注的国画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了国画艺术美感自动分类研究和相关特征分析。经过特征提取和筛选,得到适用于美感分类的33个图像特征,并基于特征重要性建立了物理特征与艺术美感、美术技法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使用该特征集在多种分类器上进行艺术美感自动识别,验证了国画艺术美感自动分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国画艺术美感分类的主要相关美术元素按重要性排序为:颜色、笔触、亮度和线条。   相似文献   

18.
<正>1引言人类对于太阳的思考和探索从未停止过。迄今,人们已利用科学卫星实现了包括X射线、紫外线等在内的全波段、全时域、高时空分辨率的太阳观测,发现了太阳活动驱动的空间天气,对太阳的研究亦拓展至受太阳和太阳风影响的日球层全域。2021年10月14日,我国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CHASE)“羲和号”发射升空;2022年10月9日,  相似文献   

19.
陈丹 《太空探索》2006,(11):62-65
关于国际天文美术家协会(IAAA) 国际天文美术家协会(IAAA)于1982年在美国成立,是由一批力图为科学和艺术架起桥梁的美术家、天文学家、科学编辑、天文爱好者等组成的。以科学事实、新锐的创造力和迤逦的想象为基础,描绘出地球之外的太空景象.是他们始终追求的宗旨。该协会是一个开放性的全球性组织,  相似文献   

20.
太阳同步冻结轨道卫星在经过同一星下点时光照特性和轨道高度相同,便于载荷观测及定标.由多颗太阳同步冻结轨道卫星组成的星座,需要实现星座成员轨道倾角、轨道高度、偏心率矢量和相对轨道幅角的同时保持.提出了基于切向单脉冲的最低燃耗轨道面内保持策略,证明了该策略的稳定性和燃料最优性, 给出了太阳同步轨道地方时保持简单算法.仿真证明,基于本策略的星座成员能跟踪并捕获目标轨道.面内保持策略还可用于低轨卫星编队低燃耗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