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一、引言在具有数据压缩功能的遥测系统中,某一采样时刻的数据是否需要传输是随机的,这就有可能导致传输帧的不等长性,给接收端的同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与原有的接收设备兼容,通常将经过压缩处理后的数据在形式上排列等长的传输帧,来解决帧同步问题。这种等长的压缩帧所包含的实际内容却千差万别,必须使用计算机进行分路、解压后,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工程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航空航天系统的研制工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微处理机计算速度和容量的迅速提高,使得航空航天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数据的存储和检索等各个领域都广泛采用了计算机,实现了自动化。电子技术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新型材料,如复合材料、陶瓷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发展也极快。此外,结构、结构力学、热物理学及气动热力学的分析和试验技术的发展也很迅速。工程技术新成果已经应用于飞机、航天  相似文献   

3.
针对弹载红外遥测数据下传带宽受限,图像接收端内容受损的问题,基于对称加密系统与差值直方图平移算法提出了加密域可逆信息隐藏算法与红外遥测图像相结合的方案,一方面可以将弹载遥测数据嵌入到红外遥测图像中,另一方面可以对红外遥测图像进行图像加密,保证传输过程中图像内容的安全性。在图像接收端,通过与图像发送端相同的加密密钥与嵌入方案进行图像的无损恢复与嵌入信息的可逆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位深度为16,尺寸为128×128的红外遥测图像,利用图像冗余空间可嵌入15000比特左右的二进制数据,且保证了遥测图像与遥测数据的可逆恢复。  相似文献   

4.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鲁棒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鲁棒检测技术.检测问题中设计最优决策规则通常需要知道观测量的统计特性,在实际系统中对观测量的统计特性一般只知道一部分或完全不了解,此时可采用寻找最不利分布设计系统的决策规则.从数据融合的观点来看,鲁棒分布检测在信息的传输、系统的容错等方面优于鲁棒集中检测.最后研究了当N个传感器工作频率不同时的数据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5.
FC-AE-1553网络传输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航天航空网络传输性能,提出一种通用的FC-AE-1553网络传输效率计算方法并研制高性能FC-AE-1553节点卡.首先,对FC-AE-1553网络的消息传输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分析信息类型,给出传输帧的格式建议,通过分析FC-AE-1553协议中各类消息传输的时间参数,结合FC标准中对通信时间的要求,提出FC-AE-1553网络交换中各种消息类型的通信时间计算公式.然后, 针对无差错传输和有差错传输两种情况,给出了网络传输效率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分析数据帧净荷长度、节点处理时间、交换中序列数量、传输误码率、丢包率等参数对FC-AE-1553网络传输效率的影响,给出了网络优化设计的建议.依托某航天工程任务,研制了基于XC5VFX100T和MPC8536E的FC-AE-1553节点卡.实验结果表明:丢包对传输效率的影响可忽略;数据帧净荷为2 048 B,数据帧数量为16时,传输效率可达到77.2%.   相似文献   

6.
WAM—FM遥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正交分割理论,现在流行的频率分割制(FDM)和时间分割制(TDM)都属于正交分割的范畴。满足正交条件的信号不仅仅只有频分和时分两种形式。1923年美国数学家沃尔什(WALSH)提出的沃尔什函数就是一种正交完备的函数系。本文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以沃尔什函数为基础的序率分割制(SDM),并以实验证明了新方案可行。文中详细地介绍了这种SDM系统的设计思想、方框图、工作原理以及具体实施中的技术问题。实验室研制成的样机是沃尔什调幅—调频制的,称为WAM—FM遥测系统。为了阐明新系统的优越性及其潜力,把它与现行的频分遥测系统作了简单的比较。说明新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ATN中的数据压缩算法分析及进一步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电信网移动通信中的数据压缩问题,详细分析了无连接网络层协议(CLNP,Connectionless Network Layer Protocol)报头压缩过程和压缩性能,得出传输效率、报头压缩效率与报文长度的关系.在缺省域间路由方式下,结合ESIS(End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协议,提出了CLNP报头数据的压缩完善方案,并分析了算法的压缩性能、给出了压缩效率和数据包长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效率,提高了无线信道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地面伴飞系统由遥测遥控数据接口和高精度的数字仿真模型组成.在伴飞系统工作过程中,通过数据接口实时接受在轨航天器遥测遥控数据,并注入航天器数字模型进行同步仿真,进而实现在轨航天器的地面孪生系统.对航天器地面伴飞系统中遥测遥控数据接口的设计与实现问题展开研究.对地面伴飞中涉及的遥测遥控数据标准化封装、数字模型与遥测遥控数据双向映射技术进行了介绍.给出了遥测遥控数据接口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对其中的数据对接模块、数据驱动与状态同步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所设计接口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遥测遥控数据接口工作正常,为地面伴飞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当遥感的数据率超过数据传输系统的传输能力时,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数据压缩。变换编码是数据压缩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在H空间中引入微分算子,并用变分法证明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下的最佳线性变换是K-L变换。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有效载荷分系统的试验矩阵,以及地面综合测试系统的技术要求。面向2个探测器、5种场景的测试任务需求,设计由接口适配、业务处理、数据管理组成的3层统一架构,实现了不同场景下测试系统的功能和外部接口适配;根据星上科学数据处理与传输机制,设计地面科学数据处理流程,满足了13类载荷科学数据判读需求;针对单星1 900维工程遥测、400条数据注入指令的高维特性,设计基于规则的数据判读软件,实现了载荷遥测数据及数据注入指令的自动化判读。任务执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不同试验模式下有效载荷测试任务的需求,有效保障了载荷测试任务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拖靶在飞行过程中的测控需要,对靶载指令接收机的功能和指标进行了设计,通过完善软件策略和编写多串口中断程序,降低了误指令率和提高了系统容错能力,同时保证了GPS原始测量数据和遥测数据的有效传输,对原有拖靶电台实现了遥测功能拓展,研制出基于数字信号体制的靶载指令接收机,使其性能得到重大改进。  相似文献   

12.
有效载荷数据管理系统新技术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在未来航天器上进行科学实验和空间探测的有效载荷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综合传输和数据管理需求 ,研制了中国第一个有效载荷数据管理系统 ;该系统在设计上采用了具有 90年代国际水平的多项先进技术 ,如采用先进的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标准进行数据传输、以 15 5 3 B总线构成系统通信网络、大容量固态存储技术、高速多路复接器和数据管理系统软件。介绍了有效载荷数据管理系统及其技术特点 ,系统主要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以及由主要关键技术构成的缩微系统的在轨试验情况和结果。  相似文献   

13.
NR系列氢激射器频标是NASA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提供资金和指导由应用物理实验室设计的,用于外壳的(Crustal)动态研究。为了提高氢激射器在延长几个星期后在现场实验的置信度,在NASA—NR型氢激射器内裝上了微处理机监控系统。这个系统提供了对腔体谐振频率的控制,对钟输出的同步和数据的传输。这一传输可把激射器关键的性能特性数据归档加到甚长基线干涉仪数据处理用的数据库中去。监测和遥控指令的特性为预防、维护和控制提供诊断信息,以调整激射器的工作参数。监测信息可以在本地观察,也可以通过电话或调制解调器在远处观察。微处理机提供的灵活性使激射器频率标准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时频仪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冗余主从节点架构,设计了一种器载遥测参数采集系统,承担信息汇总功能的中心节点采用双机热备份,在出现故障时经自主判别和切换,可实现控制权快速切换,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重构性。采编单元的供电与信号采集模块采用一体化设计,降低了配套电缆网设计难度和重量。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满足航天飞行器遥测参数隔离采集、传输和故障隔离的要求,实现遥测参数的高可靠、高精度采集和传输,对于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A/D,D/A和数据采集装置是连接广泛物理参数的模拟量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电子计算机(当然包括微处理机或单板机)的桥梁。由于数字系统具有成本低,精度高的特点所以它的用途很广泛,而且推广也很迅速。目前国外不仅在炼钢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等方面大量应用,而且在遥测系统、脉冲编码通讯、视频信号处理系统、数据记录系统以及在各种典型的实验室中的大量仪器中均得到应用。据1980年美国有关专家报导,最近几年美国小  相似文献   

16.
脉码调制遥测系统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是遥测参数经过远距离传输后“不走样”,也就是说,地面接收解调所得到的参数与实际值相比误差小。遥测参数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传输过程中杂散电波的干扰。目前,人造卫星的遥测系统广泛采用一种脉冲编码调制的技术,简称脉码调制。这是一种能从根本上增强遥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遥测精度的先进的调制方法。如前所述,传感器的输出是一个与被测参数大小成比例的电压信号。因为它是用电压幅度来“模拟”被测参数的大小的,所以叫做模拟信号。前面所讲的调制指的是用这  相似文献   

17.
CCSDS无损数据压缩算法的实现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损数据压缩是航天应用和遥感系统的重要业务之一。对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推荐的数据无损压缩标准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其推荐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编码方法,然后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了该算法并对代码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DSP实现的CCSDS标准的无损数据压缩算法的数据处理速率可达11Mbit/s,可用于那些不需要很高数据吞吐率的星上数据处理任务。最后讨论了CCSDS无损数据压缩标准是如何融入CCSDS体制的星载数据系统中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起搏器系统公司利用卫星遥测遥控技术,更通俗地说是用航宇局向卫星发送编码信息或者接收来自卫星的数据的技术,研制了双向通信心脏起搏器。有了它,医生可以不用外科手术即可给已植入病人体内的起搏器重新编制程序。1979年投放市场的这种新型心脏起搏器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植入病人体内的起搏器,另一个则是供医生用的装有程序器和数据打印机的检测仪。病人只需把一个通信头放在胸外,医生通过此通信头传回的无线电遥测信号就能建立同植入  相似文献   

19.
传统卫星设计以功能实现为主,可测试性较低,卫星综合测试基本依赖遥测遥控,测试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卫星批量化研制需求。参考民用汽车快速电检技术,从卫星可测试性与自测试设计出发,设计了基于总线调度的卫星快检系统,提高了卫星快速检修与快速发射能力,满足未来卫星低成本高效率研制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最新CCSDS图像压缩算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推出了一项新的图像数据压缩算法标准,制定算法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有效载荷设备的数据压缩以及如何分段压缩能使地面更好地接收图像数据和解压缩.算法的应用能够减少静态图像的数据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传输带宽,减少数据存储,而且在给定码率情况下能缩短传输时间,这对空间数据压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CCSDS最新推出的图像压缩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算法硬件实现的可行性,并将算法软件实现的结果与其他图像压缩算法的实现结果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在低码率下压缩性能与JPEG 2000,SPIHT相当,甚至更好,完全符合星载图像压缩在低码率下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