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采用轨道扩散模型计算火焰稳定器表面集油率的方法,并计算了在各种不同工况下的集油率,分析了影响集油率的因素。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计算稳定器表面的集油率,经试验验证,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文献[1]零迎角尖头旋成体阻力发散马赫数估算方法推广应用于钝头旋成体。为了计算钝头体压强分布,采用的数学模型是在文献[1]沿轴线分布源(汇)基础上加上头部集中源。为了计算阻力发散马赫数,本文将文献[1]计算尖头旋成体阻力发散马赫数的判断点——脊点换成最小压强点。应用本文方法对二十多个模型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作了比较,比较表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文中最后给出了方法的适用几何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3.
针对锥形钝体稳定的甲烷-空气预混湍流火焰复杂的熄火过程,采用大涡模拟(LES)与输运方程概率密度函数(TPDF)湍流燃烧模型相结合的模拟方法,研究远离熄火、近熄火及熄火点的火焰和释热率(HRR)数值变化情况,定量分析熄火判据。结果表明:冷态速度模拟结果和实验的相对均方根误差在10%以内,热态误差在20%以内;释热率是否出现在OH和CH2O重叠的区域,是判断熄火的一个重要参数;远离熄火时,释热率高的区域主要沿内侧剪切层出现;近熄火工况下,释热率在流向轴上闭合,回流区下游也出现较大的释热率;熄火点工况下,较大释热率的区域在回流区下游和上游均有出现;模拟预测的熄火情况和实验PLIF结果一致;平均释热率可作为判断熄火的定量依据,即当钝体后方0.2d处内侧剪切层平均释热率与回流区平均释热率的比值小于4时,发生熄火。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流面坐标系沿任一条特征线的物理量变化关系式对音速前缘圆—椭圆三角翼的绕流作了计算。其在流面坐标系沿任一条特征线的物理量变化关系式是根据文献[1]所推导得的公式。计算得的机翼表面压强分布与文献[3]、[4]及文献[5]、[6]作了比较;并与文献[7]、[8]的实验结果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Δζ~3=0.19635的计算结果与文献[3]、[4]、[5]、[6]的计算结果符合较好,而Δζ~3=0.087266的有向实验靠近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航空用油介质和NaCl溶液中钛合金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Ti-6Al-1.5Cr-2Zr钛合金在3#煤油和928滑油等高阻值油介质中的电化学极化特性.对于该新型钛合金电极在这2种航空油介质中自腐电位、极化电阻、腐蚀电流等电化学参数和相应的极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浸泡试验研究了该钛合金在3#煤油和928滑油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钛合金在油介质中无明显腐蚀.对钛合金电极在高阻值油介质中电化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了其在3.5%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该钛合金电极在水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为-0.18V,在极化曲线上钝化区为0.27~1.24V,致钝电位为0.23V,致钝电流密度为0.31×10-4A/cm2.   相似文献   

6.
反应速率与壁面催化是反应流中两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高超音速化学反应钝头体绕流为例对这两个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反应速率问题实质上是反应速率常数实验数据的误差及其影响,本文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散度大小以样本数据组和等效速率常数不确定性因子这两个概念建立反应速率常数分析数据库,通过对数据误差和计算结果的分析与比较总结出高超音速钝体绕流高温特性与化学反应特性计算结果依赖于反应速率数据库的某些规律。壁面催化问题是固壁对与之接触的气体化学反应的催化影响,通过引入一个新的壁面催化率参数来考虑壁面催化性质对高超音速钝体绕流计算结果的影响。由于引入和强化了上述概念,给化学反应速率与壁面催化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因而提高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仿真实验和机器学习,对影响飞机燃油系统温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燃油系统温度进行了预测。对飞机燃油系统的基本结构布局进行了描述。利用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燃油系统热动态仿真,该模型可以模拟出全飞行剖面下燃油回路各个节点的温度,通过改变不同的条件得到影响燃油系统各个节点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对燃油系统的温度进行预测。研究成果可以估计和感知燃油系统的工作温度及飞机液压、滑油等系统的工作温度,为进一步进行燃油液压系统的热边界感知和机载液压与机电系统热载荷吸收控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运用地面模拟设备对硅橡胶材料O形圈进行了原子氧暴露、紫外线辐射实验研究;利用测压法进行了O形圈在原子氧暴露及紫外线辐射前后的泄漏率比对实验,并对实验前后O形圈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实验表明:原子氧和紫外线辐射对O形圈的表面状况及泄漏率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滑油散热器的动态特性是直升机滑油冷却系统设计的基础,使用模块化集总参数法建立了直升机滑油散热器的动态仿真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建立动态传递函数,结合动态仿真模拟曲线的比较以及传递函数的分析,对热侧和冷侧入口温度阶跃变化时的热侧出口温度动态响应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动态性能的重要影响参数——芯体蓄热时间常数τw以及热侧温度随流动时间τ变化的时间常数hτ,从而可通过改变这两个重要影响参数来有效改变散热器以及系统的动态延迟时间.通过散热器动态实验测量,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有效改进散热器以及系统的动态性能,以及指导散热器与系统的优化耦合设计.  相似文献   

10.
某种材料表面的颜色具有与形状无关的稳定特性,但图象中表面的颜色由于存在高光和影调而是变化的。建立颜色反射的物理模型是正确理解图象颜色的基础。叙述了根据Klinker~[1]等提出的二色反射模型,在颜色空间直方图中,利用K-L 变换作平面拟合,分离面反射颜色分量与体反射颜色分量,计算光源和物体色度坐标的方法。讨论了实际CCD 摄象机的局限性,给出了实验结果。文中的彩色图象是指单一颜色光照(非单一波长的光照)下的单色物体在彩色CCD 摄象机中成的象。  相似文献   

11.
对于尖拱形头部、钝形头部和尖顶椭圆形头部三个不同几何形状的细长体模型进行了大迎角流动显示。给出了随迎角增加细长体背风面空间涡系由对称发展至非对称,以及涡的破裂和涡的脱落等整个过程的水槽颜色液显示的流态照片,观察和分析了不同模型上旋涡破裂的类型及涡破裂对于外界扰动的敏感性,风洞表面油流谱给出了钝头模型头部各种流态细节。  相似文献   

12.
本生灯层流预混火焰稳定点与熄火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速度匹配法结合壁面淬熄分析甲烷本生灯层流预混火焰稳定点与熄火机理,得到了贫油与富油状态下火焰稳定点不同的移动规律,定量预测了火焰吹熄特性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火焰稳定点在本生灯出口附近的边界层中,该处的火焰传播速度与预混气来流速度相平衡;而在边界层中,以火焰稳定点为起点,存在一个可点火区域.随着来流预混气流速的增大或者当量比远离恰当比,这一可点火区域逐渐缩小,直至成为一个点,此时即为熄火的临界状态.通过比较近壁面的当地气流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并采用非耦合的方法分析壁面淬熄的影响,得到了火焰稳定点的移动规律.在径向上,火焰稳定点随来流速度增大向射流中心线方向移动;在轴向上,随流速增大,贫油工况下稳定点向下游移动,富油工况时则向上游移动.根据火焰稳定点移动规律结合可点火区域分析定量预测了吹熄特性,通过了实验验证,证明了火焰的熄火机理.  相似文献   

13.
球杆碰撞问题的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报道一种球杆低速碰撞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通过球杆碰撞实验,验证了Hertz接触理论,并表明低速碰撞问题的分析的确可以转化为常规的振动响应问题的分析.因此,利用MSC/NASTRAN及其特殊数据卡就可计算此类问题.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另外,通过这个比较基本的实验,澄清了用激光测振仪测量撞击的一些技术问题,从而为以后更复杂的结构撞击实验提供了经验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系统方法与卫星姿态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是在Четаев理论和大系统理论的基础上[1,3],提出了一种解决非线性非定常力学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大系统加权V函数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了自旋卫星(包括陀螺体卫星),挠性卫星以及空腔充液卫星的姿态稳定性问题[2]。可以看到,这个方法,对于分析约束阻尼系统,陀螺系统以及复杂的卫星系统等相当广泛的一类运动稳定性问题,是简明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填充式防护结构的显式弹道极限方程在对弹丸进行超高速撞击损伤预测时,由于填充材料、填充方式的不同,会导致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存在一定偏差。对此,采用机器学习方式将该问题转化为二分类问题,以碰撞过程中的弹丸撞击参数、防护结构参数作为分类特征,构建了基于Adaboost的填充式防护结构超高速撞击损伤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分类回归树(CART)作为弱分类器,通过对一系列弱分类器的加权组合生成强分类器,并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循环使用,实现了小样本集下的撞击损伤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Adaboost预测模型对填充式防护结构的超高速撞击损伤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总体预测率与安全预测率相比于NASA的弹道极限方程均提高了14.3%,具有更强的通用性。通过不同训练样本规模下的交叉检验,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Taylor撞击常用于测试材料的动态屈服强度。泡沫压缩密度与压缩应变的关系对泡沫子弹Taylor撞击的理论分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引入塑性泊松比,得到了泡沫压缩密度与压缩应变的准确关系,进一步建立了可压缩泡沫子弹撞击刚性靶板的理论模型。当塑性泊松比为常数时,文中建立的泡沫受压后密度比的一阶泰勒展开式可以退化到已有模型。当塑性泊松比为塑性应变和子弹相对密度的函数时,相对密度会影响泡沫子弹的冲击响应历程及最终变形,但对撞击持续时间影响较小。同时,初始速度也会影响子弹最终变形和撞击持续时间。本文的理论工作可以为分析泡沫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7.
蜂窝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研制及闷晒性能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含有透明绝热结构的太阳能蜂窝平板集热器,从理论上分析了集热器吸热板与蜂窝板间有空气隙的复合蜂窝结构的表面传热损失,并对闷晒实验作了描述和总结。实验发现:蜂窝结构大大提高了集热器吸热板的闷晒平衡温度;理论分析也指出:蜂窝结构显著降低了集热器的表面热损失系数。因此,采用透明绝热蜂窝结构是提高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层面结构的三维闭合地质区块构造算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复杂地质体几何模型的建立是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介绍目前地质体几何建模方法的同时,分析了表面建模方法与实体建模方法相互之间的融合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模型的整体建模过程,并在地质体层面三角网格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半边数据结构,给出了一种三维地质体闭合区块结构的构造算法,该算法为进一步的地质体实体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且可应用于地震正演模拟计算,射线追踪和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尖劈形介质加载喇叭模型。作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均表明加载介质确有展宽普通喇叭E 面方向图主瓣、降低副瓣的改善效果,副瓣电平能压低到25dB 以下。得到了一种结构简单而高效的喇叭馈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文献[9]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二个时刻的模型计算,给出了更完整的1983年2月3日2B级耀斑脉冲相色球半经验模型,从而进一步描述了脉冲相色球物理过程,并对耀斑动力学参量及能量过程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