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21年12月10日08时11分,巨大的轰鸣声响彻西北戈壁上空,"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托举"实践"六号05组卫星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直上苍穹,随后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长征"系列火箭迎来的第400次发射!从此,中国航天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接上期) "长征"飞天:载人航天飞行的火箭 为载人航天工...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4颗卫星("北斗"三号IGSO-1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刻,"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100"。"长征"三号A系列运载火箭由"长征"三号A、"长征"三号B、"长征"三号C三型液体运载火箭组成,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展而来。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首飞成功。"长征"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1月20日7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并同时搭载发射了"天平"一号A星、B星,"嘉定"一号卫星,"软件定义"卫星共4颗微小卫星。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D火箭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迄今为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发射了101枚"长征"系列火箭,其中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长征"三号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5颗卫星("北斗"二号GEO-8卫星)。"长征"三号C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此次发射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第200次发射。从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  相似文献   

5.
正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火箭成功托举了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将460多颗国内外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创新超越的"长征"路。2019年3月10日,"长征"系列火箭第300次发射任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圆满成功。借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2月25日0时5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C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用于开展相关技术验证。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C运载火箭属于"金牌火箭""长征"三号A系列,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2018年,长征"三号A系列运载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3月12日01时51分,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托举"试验"九号卫星刺破夜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家族又添新成员。"长征"七号A火箭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力为7t,有效填补了我国高轨运载能力空白。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2月4日23时36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托举"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直冲云霄。随后,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属于"金牌火箭"——"长征"三号A系列,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6月5日21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卫星。"风云"二号H卫星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别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风云"二号H卫星运行于高度约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主要载荷为扫描辐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可为用户提供实时可见光、红外和水汽云图,空间天气和卫星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9月19日14时42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将"珠海"一号03组5颗卫星送人预定轨道。"珠海"一号03组卫星包含1颗第二代视频微纳卫星和4颗第二代高光谱微纳卫星。"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型可以通过陆地和海上发射的运载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火箭继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6月11日11时03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托举"北京"三号卫星直冲云霄,同时搭载的还有"海丝"二号卫星、"仰望"一号卫星、"太空试验" 1号天健卫星。随后,4颗卫星全部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北京"三号卫星是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光学敏捷遥感卫星,可快速获取高质量、高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地面影像,大幅提高我国商业遥感卫星技术水平。卫星成功发射后,可为全球市场提供大量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和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9月12日11时26分,"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实施"一箭三星"发射,将"5米光学"卫星("资源"一号02D星)和"京师"一号卫星、"金牛座"纳星送人太阳同步轨道。"5米光学"卫星("资源"一号02D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属于空基规划的中等分辨率遥感业务卫星。卫星工作在太阳同步轨道上,回归周期为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6月18日14时30分,"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将"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主要用于电磁环境探测。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天启"星座14星,其是一颗微纳卫星,装载了数据采集载荷,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可实现地面网络覆盖盲区的数据采集。"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是一型常规液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75次发射。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震天动地的轰鸣中,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托举我国最重卫星,同时也是"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飞向太空,卫星随后进入预定轨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圆满完成第323次飞行,中国航天以一出"重头戏"完美收官2019年航天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7月3日10时5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托举"吉林" 一号宽幅01B卫星和4颗搭载星点火升空,随后将5颗卫星全部送入预定轨道。"吉林"一号宽幅01B卫星是光学遥感卫星,可获取幅宽不小于150km的高清影像,卫星可为国土资源、矿产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等行业提供遥感服务;搭载星分别为3颗"吉林" 一号高分03D卫星及1颗"星时代"十号卫星。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4月30日6时5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天绘"二号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一款常温液体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卫星、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多星发射能力。此次任务为了适应"一箭双星"的串联布局和卫星包络需求,箭体首次采用了3.35m直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1月28日07时52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C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高分"十二号卫星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7月9日19时59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随后将"钟子"卫星星座02组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钟子"卫星星座02组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属于新一代无毒、无污染低温液体快速发射三级火箭,可执行多种轨道发射任务,支持单星发射、多星发射和搭载发射,7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t。  相似文献   

19.
正在第12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携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长征"六号、"长征"六号A、"长征"七号、"长征"七号A、"长征"八号、"长征"九号、"长征"十一号,模型1:10)集体亮相。这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第一次在公众面前集体展出。自2015年起,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长征"七号、"长征"五号先后成功首飞,提升了我国自主、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3月24日1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