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1,20(6):139-139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FT1火箭成功发射。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F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5-146
2008年9月18日18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火箭总装测试厂房中神舟-7飞船与长征-2F火箭开始对接,飞船加注完后扣罩,此后船罩组合体转到总装厂房与火箭对接,对接完后,逃逸火箭系统也已装好,22时,神舟-7船箭对接全部完成。9月19日,神舟-7配备饮用水、食品等舱载物品,并做好封舱的准备工作。9月20日13时30分,  相似文献   

3.
索阿娣  李冠礁  王娟 《航天》2011,(11):16-17
在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史上,长征二号F火箭是一枚战功赫赫的明星火箭,有着“神箭”之称。 之所以赢得这样的美誉,在于它曾经7次问鼎长天,将7艘神舟飞船和6名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它的可靠性设计指标最高,达到了0.98。  相似文献   

4.
1998年3月26日凌晨,随长二丙SD火箭将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系列火箭实施了第50次发射。在长征火箭50次飞行历程中,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姿聊 《中国航天》2003,(10):46-49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用自行研制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自制人造卫星的国家。卫星的重量比前4个国家发射的首颗人造卫星重量之和还多。这表明,当时我国的运载火箭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至今,我国已经发射成功的长征系列火箭有14种,完成了飞行试验前的全部研制工作、只待飞行验证的还有2种。在这些火箭中,主要用于低地球轨道发射的有6种(长征1、2、2C、2D、2E和2F):主要用于中轨道(如太阳同步轨道)发射的有4种(长征1D、2C/SD、4A和4B):主要用于高轨道(如地球静止转移轨道)发射的有4种(长征3、3A、3B和3C)。对应这三种典型轨道的运载能力为:低地轨道0.2—8.0吨,太阳同步轨道为0.4~2.8吨,静地转移轨道为1.5~5.1吨。长征系列火箭的运载能力基本覆盖了低、中、高地球轨道不同航天器的发射需要。  相似文献   

6.
从失败到成功——不断完善的长征火箭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随着长征二号丙改火箭又一次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两颗铱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的长征火箭完成了第50次发射卫星的任务。28年来的50次发射,总成功率只达到了88%,而在同期,前苏联...  相似文献   

7.
石磊 《中国航天》2004,(2):12-12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1月8日召开的2004年型号工作会上透露,长征火箭今年计划发射9次,要把1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科技集团公司同时还提出了要在长征火箭连续33次发射成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连续成功的纪录,提出了卫星在轨运行正常、及时交付用户、满足用户要求的工作目标。中国航天2004年的9次发射计划是:长二丙火箭3次发射;长四乙火箭2次发射;长二丙SM火箭、长二丁火箭、长三甲火箭和长三乙火箭的各1次发射,将把2颗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探测2号卫星,风云2号D星,亚太6号卫星等10颗卫星放飞太空。据了解,2002年,长征火箭4次发射,2艘试验飞…  相似文献   

8.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1,(2):71+83+101+112-112
中国天宫-1和神舟-8将于2011年下半年发射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11年3月2日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当日表示,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天宫-1目标飞行器和神舟-8飞船将于2011年下半年先后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天宫-1既是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也是小型的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6,(12):48-50
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华夏第一星:东方红一号8-3中国太空长征的先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8-6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长征火箭的篮9-3砺剑之歌9-7星箭弹船屡创辉煌9-11艰难险阻难挡中国长征火箭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9-13长征火箭现役部分型号及新一代大运载简介9-17长征火箭发射记录(截至2006年9月)9-19坚持自主创新推进空间事业持续跨越发展10-3中国的卫星系列介绍10-7中国报道质量重于泰山——神舟六号发射后采访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1-32005:星箭走在创新的路上1-6航天三领域刍议——兼论空间技术优先1-8“神六”升空放大“航天经济”1…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3,(7):10-10
本刊讯2003年6月20日,上海科学仪器厂转制揭牌,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党委书记王占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张廷新、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立强及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畹敏为公司揭牌。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是对上海科学仪器厂(国营539厂、上海空间电子设备研究所)进行资源重组,将部分经营性资产注入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由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注册资本6500万元。作为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新公司将进一步拓宽原有的专业…  相似文献   

11.
天兵 《航天》2011,(12):57-59
2011年8月22日,美国波音公司宣布,2011年7月16日由德尔他-4火箭发射的第2颗GPS-2F卫星已经开始在轨服役,被命名为SVN-63,并正式转交给空军第50太空联队和第2太空运行中队。GPS卫星星座现有31颗卫星。波音公司还将建造10颗GPS-2F卫星。美国空军拟在2011年择机用宇宙神-5火箭发射第3颗GPS-2F。  相似文献   

12.
李冠礁 《航天》2012,(3):4-4
1月13日8点56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有着“金牌火箭”之称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用一个完美的托举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四颗业务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F星送入茫茫太空。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57次飞行。  相似文献   

13.
索阿娣  王娟 《中国航天》2011,(11):52-53
长征火箭发射的“高强密度”,在业内早已不是一个新词。 2011年,随着我国空间站建设大幕逐步拉开,“长二F”这个以发射载人飞船著称的“神箭”也迎来了它的高强密度时代。  相似文献   

14.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09,(10):54-59
“长二F”火箭成功实现升级;嫦娥二号最快将于明年下半年“探月”;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立项正式获批;航天科工集团在天津建成薄膜光学实验室;印尼“帕拉帕-D”通信卫星变轨成功……  相似文献   

15.
长征火箭走向国际市场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总裁张新侠在长征火箭50次飞行的历程中,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篇章。闯出国门勇拓市场1985年10月,中国政府郑重宣布长征火箭投放国际市场。但那时在外国人眼中,80年代的国际空间商业会议,中国人只能带着耳朵...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6月12日凌晨1点15分,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又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第六次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两颗铱星送入高度为630公里、倾角为86.4度的近地圆轨道。这是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的第57次发射,是长征系列火箭从199...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70年我国长征一号火箭将东方红卫星送入太空以来,到1998年4月为止,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进行了50次发射,将52颗卫星或模拟星送入太空,其中返回式卫星17颗。1990年10月4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在星箭分离32天后,其上面级发生爆炸事件,产...  相似文献   

18.
钟航 《中国航天》2005,(5):9-13
2005年4月12日,中国航天在国际市场开拓中写下了重要一笔。晚上20时整,我国的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刺破夜空,将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制造的亚太6号通信卫星送人太空。这是中国长征火箭自1999年以来首次进行国际商业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19.
中国长征火箭研制历史回顾与思考(二)曲以广三、长征火箭与国外几个主要火箭型号发射记录的对比由于火箭发射失败的概率随着其发射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发射失败主要集中在该火箭初期的发射中(有一种观点,在失败次数与其总发射次数之间存在着近似的平方根关系,即某一火...  相似文献   

20.
正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火箭成功托举了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将460多颗国内外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创新超越的"长征"路。2019年3月10日,"长征"系列火箭第300次发射任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圆满成功。借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