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质量风险管理原则与方法,通过对高密度态势下航天测量船特装系统试验任务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依据评估的结果制定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或消除存在的质量风险,确保海上试验任务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2.
简讯     
我航天测量船返航 圆满完成神舟号试验飞船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三号测量船日前顺利抵达江南码头。我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首次远征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成功,标志着我低轨航天器海上测控技术实现了新突破。此前,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四号测量船已先后返航。在这次海上...  相似文献   

3.
航天测量船测控通信系统设备研制改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完成航天测控通信试验任务的能力强弱。本文主要结合船载测控通信设备研制改造的特点、现状,探讨进行测控通信设备研制改造过程中质量监督的原则、依据、人员组成、制度以及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文宇 《中国航天》2000,(7):11-13
远望号远洋测量船是中国航天测控网海上机动测量船,在过去的20年间,测量船34次远征大洋,累计远洋航行近6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22圈;36次执行国家重大科研试验和国内外卫星发射的海上任务,测控成功率达到10 0%,创造了世界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远望号测量船作为航天测控网的一部分,可跟踪测量航天器及火箭的飞行轨迹,接收遥测信息,发送遥控指令。今后还可与宇航员进行通信,并可营救返回溅落在海上的宇航员等。航天测控向海延 世界上第一枚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时,其射程仅为几百公里,陆地上一部雷达就可完成对它的全程…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建立一套完整的由远望号测量船仿真测试软件和先进的测试工具组成的海上测控软件测试系统。 完成远望号测量船中心机系统实时应用软件研制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部件测试、配置项测试、系统测试及确认测试,还对 其它海上试验任务的应用软件进行全面和全过程测试,该测试系统性能稳定、功能全面。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航天测量船试验文书现状的基础上,从标准化要求出发,提出航天测量船试验文书两级两类四综合标准化模式及其基本框架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远望号远洋测量船是中国航天测控网海上机动测量船,在过去的20年间,测量船34次远征大洋,累计远洋航行近6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22圈;36次执行国家重大科研试验和国内外卫星发射的海上任务,测控成功率达到100%,创造了世界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远望号测量船作为航天测控网的一部分,可跟踪测量航天器及火箭的飞行轨迹,接收遥测信息,发送遥控指令。今后还可与宇航员进行通信,并可营救返回溅落在海上的宇航  相似文献   

8.
陆、海基统一S频段测控网是我国为适应载人航天任务特殊要求而建立的航天测控骨干网,基于遍布三大洋的远洋航天测量船队实现的海基测控大大提高了对飞船的测控覆盖率.本文仿真系统是根据海基航天测控演练、联调的需要而提出的,明确了仿真系统的构建原则、组成和功能.给出了海基测控目标轨迹仿真的方法和模型,对目标动态模拟设备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具体描述.该仿真系统已应用于新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测控任务准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巩固质量工作成果确保完成全年任务航天总公司启动质量振兴计划为巩固1997年强化航天型号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果,确保1998年航天科研生产和试验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继续贯彻航天总公司《关于强化航天科研生产管理的若干意见》(简称“72条”),航天总公司决...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和方法,结合实例,对航天测量船厂修工作质量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后续航天测控任务的需要,紧跟未来航天测控技术发展步伐,实现航天器海上测控的可持续发展和航天测量船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简要回顾航天器海上测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海上航天测控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需求,指出海上航天测控技术需要重点发展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把场测控系统软件质量所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综述。首先阐述了软件质量及其度量准则,然后根据靶场试验任务需求,重点介绍了应用软件质量与质量管理过程中应抓的主要环节及质量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航天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经进入改革发展建设新的关键时期。1996年以来.航天质量管理能力以其艰难而坚实的跨越.成就了中国航天的辉煌业绩.支撑了航天科技工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新的形势、任务和目标。又赋予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新的使命和责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加速实现质量管理能力的新跨越.成为航天科技工业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时间12月8日8时5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和在轨运行的风云二号C气象卫星可根据需要,实现双星对地同步立体观测。星箭发射升空24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在太平洋执行任务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报告称  相似文献   

15.
1.标准化方针、政策与目标·宣传国家、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和航天两大集团公司的有关标准化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法规性文件,分析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学习贯彻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会提出的标准化工作的目标、思路、任务与措施的体会。·落实有关型号研制、管理的标准化与质量法规的做法。2.标准化研究与探讨·结合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形势和我国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的挑战,围绕经济建设和质量工作,探讨标准化改革的路子与任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措施。·根据航天两大集团公司2002年工作会提出的新…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型号产品质量,确保今年航天科研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总公司近日颁发了《关于强化型号质量管理,贯彻产品保证要求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全系统全面推广“两箭两星”和某型号强化质量管理的措施和做法。这是总公司在非常时期采取的又一项强化型号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 今年是航天总公司多年来型号飞行试验任务最繁重的一年。为确保今年型号飞行试验任务的全面完成,总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目前各单位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组一号文件精神、《强化航天科研生产管理的若干意见》和“总经理责任令”。年初的几次飞行试验已取  相似文献   

17.
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志坚 《宇航学报》2004,25(3):247-250
在原有卫星测控网的基础上规划设计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国内外的地面测控站和遍布三大洋的四艘远洋测量船保证了地面与飞船的测量控制和通信,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它不仅能满足载人航天任务的高可靠、高精度、高覆盖、高速率的需要,还能同时为30颗以上卫星提供测控通信支持,这标志着我国自主发展的航天测控通信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航天型号科研生产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圆满完成今后的航天型号飞机、试验任务,总公司在总结中国航天这几年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于3月8日正式出台《强化航天科研生产管理的若干意见》,以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责任制,确保航天科技工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强化航天科研生产管理的若干意见》从形势与任务、管理体制、技术政策与型号管理、研究与设计、试制与生产、地面试验与飞行任务、质量管理、技术保障与物资供应、队伍建设与奖  相似文献   

19.
深空探测是我国未来航天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X频段将作为深空探测的主用频段。根据我国深空网初步总体设计以及后期探月工程的总体要求,需在航天测量船上加装X频段统一测控系统(UXB)。对航天测量船UXB天线口径选择、窄波束天线捕获跟踪等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同时介绍一种UXB海上无塔标校的新方法——快速校相法,为后期船载UXB的工程实现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远洋航天测量船设备系统复杂、布局分散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虚拟仪器(VI)技术建立测量船网络化状态监测系统的方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阐述了虚拟仪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分布式状态监测系统所采用的模式和工作方式。最后,介绍了测量船建立的总线虚拟仪器测试系统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