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变频损耗是表征混频器(变频器)传输特性的主要测量参数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频偏模块的混频器变频损耗测量方法。经分析和测量结果表明,测量端面失配项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提出了失配项修正模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修正;采用功率校准的方法提高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电平测量准确度,减小了测量装置及测量过程复杂度,减小了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失配误差或修正失配误差,本文介绍了用“功率方程法”对网络传输效率、失配因子以及波导开关效率比进行测量的方法,着重介绍了测量原理及误差分析,对小耗损测量中的注意事项、测试技巧和采取的措施作了说明。文内还对12公分弯波导的测量作了说明,其测量精确度比经典的衰减测量法提高一个数量级,随机误差优于1×10~(-4)。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测量信号源反射系数的新方法—采用大失配功率座和不同长度空气线连用,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整个同轴传输线频段10 MHz~26.5 GHz扫频测量,与传统的滑动短路器加测量线的方法比较,这种方法十分方便、快捷。由于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出信号源反射系数,克服了功率和空气线损耗测量不准带来的问题,因此测量小量值的信号源反射系数也较准确。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一种由带硅肖特基二极管检波器的WR-10波导构成的单六端口反射计的设计考虑,给出了测量结果,讨论了不同类型功率检波器的交替使用方法以及六端口接头的设计准则,比较了两种校准程序的优点。在94GHz的测量结果表明,q点和额定反射系数为0.1 的滑动失配的估计值和实验值之间达到了良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用衰减器扩展小功率计量程来测量中、大功率,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是衰减器法。首先由衰减检定装置定出衰减量,再在功率传递时用具体的计算公式求出被校中、大功率计吸收的净功率或有效效率。此方法在衰减器插入传递系统时引起的失配误差较大,而且此失配误差与衰减器本身的参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处理无耗正切关系网络测量数据的统计回归数学模型。在计算机辅助分析下,用此模型处理大、中、小反射情况下的测量数据。结果表明,此数学模型是正确的。这个模型为测量线法正切关系网络的测量技术提供了精密快速的处理方法,还对已有的小反射情况下的正切关系网络近似式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并与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数学模型包含了近似法的适用范围,可以适用于任意反射情况下无耗正切关系网络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用同轴测量线测量阻抗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优质的同轴测量线剩余,驻波比可达1.01(在10GHz下),测量精度可达1%。但测量线有许多明显的缺点:只能窄带调谐,测量小驻波精度低,系统需调配,加工困难及操作麻烦等。六十年代出现了反射计,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测量线的缺点,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高方向性宽频带定向耦合器难于实现。此外,需对系统调配、测小驻波困难、加工困难等缺点依然存在。七十年代后期,美国Willtron公司打破常规,把低频电桥成功地应用于微波测量,而制成了一种反射电桥。这种电桥实现了高方向性、宽频带扫频测量,其频率范围可复盖100KHz至18GHz,测量小反射能力及测量精度都有了较大提高。本文拟介绍这一技术的原理,并提出若干改进测量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测量射频混频器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反射测量,能给出准确的输入匹配、输出匹配以及变频损耗的幅度、相位和群时延响应,并适用于互易且镜频响应可以被滤除的混频器。首先,对该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单端口矢量误差模型。然后,对该模型的S参数矩阵进行了推导,给出了混频器特性参数计算公式。最后,用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光通信网路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光纤时域反射计(OTDR)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其校准方法;在OTDR的诸多技术参数中只有位置/距离、损耗和中心波长具有计量溯源校准性质,目前对OTDR位置/距离、损耗/衰减的校准方法主要采用标准光纤法,中心波长的校准采用光谱仪直接测量。由于标准光纤法对OTDR的校准状况和实际应用状况相同,因此易于进行量值的传递和比对。文中详细阐述了标准光纤法校准OTDR的技术原理、测量标准设计和组成,给出了测量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该测量标准自建立以来,已为国内多家单位近千台的OTDR提供了校准服务,标准的建立已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同轴线-集中电容负载谐振腔, 采用传输测量使用的3dB 三频法决定有载Ql, 计及谐振频率下的插入损耗后获得无载Qu, 对同一腔体, 也用单端口反射测量技术的xdB 三频法, 并通过测量回程损耗在谐振点和xdB 点的输入反射系数振幅来获得无载Qu. 在500MHz 下40 个不同的耦合状况下, 两种方法得到无载Qu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为2519±34. 这两种技术被用来调节和实现传输型谐振腔的输入、输出的等耦合和电介质测量, 本文从介质损耗测量的观点讨论了如何使用有载Ql和无载Qu.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单测头测量复杂型面坐标的自动化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这套系统主要适用于封闭型复杂型面(如叶片、叶轮、凸轮等)的测量,将为这类复杂型面的测量加工一体化奠定基础,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精密时间间隔测量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于短时间间隔测量的量化时延法可显示较高的测量分辨力。然而 ,随着测量分辨力的提高 ,则需要更多的延迟组件和附加电路 ,这样不但设备的复杂度增加 ,而且还会产生附加误差 ,测量分辨力受到限制。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即在量化测量原理的基础上 ,利用细测与粗测相结合的方法来测量精密时间间隔。这种方法与CPLD相结合 ,可以在使用较少数量的延迟组件情况下 ,获得得 4 0 0ps的测量分辨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深孔尺寸及其形状误差在线自动综合测量的基本理论,给出一种新的误差分离方法。用此方法,能够在测量过程中将被测深孔工件尺寸及形状误差与工件的回转运动误差、测头的直线运动误差分离开来。而且在进行误差分离的同时,能精确确定被测表面各点的三维坐标,建立起各项被测参数的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功由微机实时数据处理的深孔在线综合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的基本理论正确,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定时器、继电器等电器靠触点闭合来控制电器系统的电流、电压或定时时间。这时,触点闭合时的接触电阻对电器的电气性能有很大影响,因而触点接触电阻是这类电器的重要技术参数。目前,企业中仍普遍采用手工、静态、抽检法来测量这一参数。这不仅检测效率低,而且与动态使用状况不一致。我们研制了触点电阻动态检测系统,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使动态检测与使用状态一致,对保证定时器、继电器等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感应同步器的高速高精度位置测量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有的基于感应同步器的鉴幅、鉴相位置测量法,由于其原理缺陷,不适合高速高精度的测量场合.为解决高速高精度位置测量问题,给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感应同步器的位置测量方法--幅度细分法.感应同步器输出的感应信号是调幅信号且幅度很低,为采用幅度细分技术,需对其输出的感应信号无失真的放大.在阐述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结构,并对关键功能电路进行了实验及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此法从原理上克服了感应信号中动态分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克服了现有测量法不适合高速高精度测量的缺点,具有测量精度高、时间间隔固定、适合高速度运动场合下的位置测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推进剂液位检测技术研究及仪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种液位检测技术对比分析 ,提出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由储罐底部直接测量的方法 ,介绍了基于该方法的测量原理和仪器实现。此方法能够较好解决分界面明显的液位检测问题 ,但是对于一些气 -液界面模糊的介质的液位检测存在一定的问题 ,文中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测量公路强度的设备,对其工作原理及各组成部分作了详细描述。这是一种模拟行车轮载,采用动态力方法评价公路强度的先进设备,其基本原理是:由自由落体的重锤产生一作用于路面的脉冲力;测量路面感受力后产生的向下弯沉值;通过脉冲力与路面弯沉的关系,评价路面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导弹攻击目标时的侵切角测量问题,提出采用2台高速摄像机近距离凝视交会测量导弹中轴线上特征点位置,结合在试验前通过精密测量目标被攻击平面特征点方法建立的平面方程,分析计算侵切角。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摄像机测角精度优于13.4″的情况下,测量精度优于1°。该方法技术实现容易,对导弹攻击陆上目标试验时的侵切角测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加速度计的静态校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静态校准加速度计的方法 :地球重力法、负载法和离心机法。在用离心机法校准加速度计时 ,为了消除测量R的系统误差 ,可以采用径向R差值法。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和误差。  相似文献   

20.
拖缆放出长度是拖靶飞行的重要参数,测长过程一旦发生故障势必造成严重后果。针对长度计数间断现象,从长度测量装置的结构原理、空中受力和飞行过程分析了计数错误原因,提出了结构改进方法和飞行机动航路要求,以实际应用验证了解决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