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撰集百缘经》译于三国时期,保留了魏晋时期汉语复音化的痕迹。它的词汇系统继承先秦两汉而来,又涌现出一大批新词,有较高的语言学价值,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论文对《撰集百缘经》中出现的部分疑难词语进行考释,以期能对中古汉语史研究及大型汉语辞书的编纂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词缀,汉语中的名词后缀也比较少。近代汉语中用于方位名词后的"边"被很多学者称之为类似词缀的语法成分,但是对于"边"的演变,却很少有人涉及。从近代汉语的发展来看,"边"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语法化的过程:在名词实义的基础上"边"的意义发生了引申,又由于唐宋时期词缀大量产生,"边"最终实现了语法化。文章指出,"边"本身的词义变化、语境的因素和汉语双音节化趋势的加强是影响"边"语法化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外语教学实际,从英汉语的可比性及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入手,说明了英汉语的共同性和殊异性。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句式、篇章结构模式对照,论述了外语学习中英汉语对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汉语外来词的音译形式选择具有多样性,但就具体某个词而言.却是有规可循的。文章就汉语音译外来词形式选择的儿项原则进行了讨论:认知原则、节约原则、传统习惯、语言和谐、汉语的自我淘汰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摩北京语言大学某汉语教师初级汉语综合课的录像,从记忆认知理论出发,对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进行分析。分析教学环节中教师如何加强学生记忆,促进所学内容进入长时记忆阶段,便于学生日后提取信息。通过分析,也为课堂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现代传播学、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对新媒体语境下汉语变异的动因进行了考察,认为在看似纷繁复杂的后面,汉语的变异实际上是有章可循的,既有外部环境对变异的需求,又有语言本身为变异提供的实现条件。可以说,网络语言的产生既是迎合时代的需要,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词汇角度的白话史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徐时仪教授撰写的《汉语白话史(第二版)》从词汇角度重点考释了汉译佛典、敦煌吐蕃文献、禅儒语录等十余种白话文献,对先秦至当代各时期白话的范围、特点、产生的原因、变化及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文白转变规律进行了草创性的探索,这些对于梳理词义演变脉络,还原汉语白话发展史,预测现代汉语词汇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全球化和汉语语言文化的国际化,为我们采用异化策略英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架起了一座桥梁。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采用异化策略来英译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由、优点及广泛性,论述了包括音译、直译、直译加注、转换补偿在内的四种具体翻译方法。笔者认为,采用异化策略英译的汉语文化负载词俨然成为中国英语的词汇,彰显汉文化个性,实现译文同原文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9.
从构式视角对汉语中的流行语"很man"进行解析。分析这一语式中的词汇和构式互动的原因、互动的过程,以及这一语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以期更全面具体认识汉语中"副名"构式中词汇和构式互动的原因和互动的过程,更具体地认识汉语中"副名"构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法国人蓝宏施的中文流利到在电话里你完全以为他就是个中国人。瘦高的大个子、和蔼可亲的笑脸,典型的高卢人模样,但说起话来常常引经据典,"道可道、非常道"、"学而时习之"等国学名句随口而出。他是学数学和建筑学出身,从事的是航空业,却精通多种语言,除了法语和英语外,还拥有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学位,而他的汉语学历最高——汉语硕士学位。蓝宏施的法文名叫Olivier  相似文献   

11.
论文基于田野调查,获取了湖南靖州苗语、侗语的汉语借词十二地支的读音,将之与汉语中古音、黔东苗语、车江侗语、靖州酸话的十二地支的读音作了对比。结论是十二地支在侗语、苗语各方言的读音有较强的一致性,靖州苗语、侗语的十二地支汉借词读音是故老相传的读音。  相似文献   

12.
新词语通常被看作是语言变化发展的晴雨表,也被看作是反映社会变化发展的一面镜子。因此,新词语常常会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然而新词语有其各自的生命力,《现代汉语词典》就是检验其生命力的一个很好的标准。论文在参考诸多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归纳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收录的新词语进行分析,从中整理出典型的义标语素。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义标语素的界定、义标语素的分类、典型义标语素的分析以及从义标语素看《现代汉语词典》的收词原则等几个部分,对往后新词语的收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在上古汉语中多用作指示代词,可以用在主、谓语之间,作用是重复指代主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指代作用逐渐虚化,最终只起到连接主、谓语这一功能,用来表示确认或确定,至此,"是"字由指示代词最后发展演变为今天的判断词。论文通过对文献中"是"字用法的考察,对判断词"是"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科学地分析。  相似文献   

14.
ESP教材是ESP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是ESP教学的核心要素。我国的ESP教材建设虽然已取得较大进步,但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原版引进教材可以为此注入新的活力。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学术文库"是ESP教材出版界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ESP教材的建设不但要加强国外原版教材的引进,也要注重我国ESP研究成果向世界舞台的推介,从而加强ESP领域内的学术互动。  相似文献   

15.
《墨子》中"本"的用法,显示出"本"字在春秋时期出现了"从根本上,完全"这个副词词义。这个义项在《汉语大词典》中并没有出现,收录这个义项对于完善《汉语大词典》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西象州县石龙镇外来人口众多,汉语方言复杂,客家话是一大方言。论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结合石龙镇客家话的语音系统,列出其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7.
彬彬 《今日民航》2009,(8):68-68
一位航空公司的总裁亲自为即将引进的飞机做广告,这在中国还是首次。但是川航的蓝新国又一次打破常规,狠狠地抢了一回眼球,因为这一次他们引进的是空客公司第一架在中国组装完成的A320大型飞机。  相似文献   

18.
刘九阳 《今日民航》2016,(4):106-113
正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局长车进军表示:"从简单设备的引进,大型设备的引进,人员的培训到技术的合作,中法航空50年空管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合作的加深,合作的广泛,合作的成功。"2016年是中国与法国之间开通航线50周年,也是中法航空合作50周年。在民航技术合作板块,中法两国在民航空管领域的合作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英语国家的历史和英语民族的"开放性"使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它最广泛地向其他语言借用了大量的词汇,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包罗万象。而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封建意识、儒家思想及汉语本身的特点影响了汉语吸收外来词的积极性。因此,英汉吸收外来词在数量、途径、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20.
广西象州县石龙镇外来人口众多,汉语方言复杂,客家话是一大方言。文章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总结出石龙镇客家话的语音系统,对语音特点做了一些分析,制作了单字音声韵调配合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