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园与梦想     
《西南航空》2013,(8):I0002-I0002
在接到本期“美丽中国”专稿《探访尼玛——追逐荒原上的精灵》这组文图的时候。我刚刚看完光明网评论员何苏六的文章《我们离藏羚羊越来越近了》。  相似文献   

2.
赵力 《西南航空》2009,138(8):78-83
每年夏天各种蝉们就在我们身边的树梢上开始了它们的演唱会。绿树上看不见蝉的身影但枝叶中蝉声鼎沸,从清晨到黄昏一刻不停。即使大雨暂时制止了它们的演奏.只要天刚放晴,它们立即更加疯狂地喧嚣起来。闷热的夏季.不知是蝉把夏天吵闹得更加炎热.还是炎热让蝉越发聒噪。  相似文献   

3.
贺桐 《西南航空》2012,(7):88-95
广场,人气最聚集的地方,它们常常是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历史与文化最直观的汇聚地与缩影,而且,它们也是一个城市别具特色的“客厅”。在这里,让我们走进欧洲,一睹那些无与伦比的欧洲的豪华客厅。  相似文献   

4.
原本,它们只是浑沌沌的山体,却在第一锤敲下去时注定了辉煌;原本,它们只是冷冰冰的石头,却在人们第一次膜拜时有了记忆。虽然,时光的变迁让它们蒙尘于历史,一座座石窟饱经风雨,写满沧桑,但是,哪怕我们透过“残破”惊鸿一瞥,也能窥见那古老身躯后一束束渗透岁月的文明华光!  相似文献   

5.
荒原逐羚     
电影《可可西里》已在全国热播,该片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荒原世界,那些血淋淋的藏羚羊尸体让人联想到奥斯维辛焚尸炉弥天的恶臭,而那群凭信念苦撑的斗士则让人们重新拾回了对同类的信心。而几乎同时,在距可可西里不远的青海湖畔,藏羚羊的近亲——中华对角羚正遭遇到更严重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6.
中华对角羚     
《西南航空》2005,(2):32-32
中华对角羚又名普氏原羚.与藏羚羊.藏原羚.鹅喉羚同为原羚属.系中国的特有物种.俗称“黄羊”“滩黄羊”.藏语称之为“咕”.  相似文献   

7.
埋入式光纤应变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埋入式光纤应变传感器是近年来随着智能复合材料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将传感器和致动器埋置于复合材料中,就形成了智能复合材料,而光纤传感器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的特点,当把它们直接埋置于复合材料中时,它们也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它们的这些特点晨常适合于制作埋入式传感器,并且能大大提高智能复合材料在航天等方面应用的潜力,本文仅对智能复合材料中的光纤应变传感器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埋入式光纤应变传  相似文献   

8.
很羡慕赵晓初的镜头,可以阅览无数靓装,可以“摄“猎人间美色,将它们定格成一个个绝美的时尚,也为他赢得了“成都最棒的时尚摄影师“的名声.……  相似文献   

9.
《西南航空》2004,(5):58-61
泥巴、石头.青铜、生铁,这些物质的名字,叫起来.就别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这是因为这些朴素的物质.从远古人类的创造中.直是我们人类理想和美的承载体,人类在它们身上发现并且创造了种歌咏的话语方式——雕塑。世界上恐十白再也没有比雕塑更让人怀旧的东西了,艺术家把多少难以言表的爱、追求、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塑造、雕刻成许多伟大永恒的艺术品。它们没有如意的运动.它们静止的姿态却张扬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赵力 《西南航空》2010,146(4):78-85
夏天,在平原农家的池塘边,在山间的溪流旁,我们都可以见到蜻蜓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轻捷掠过空中的身影宛如飞行的宝石。无论是刘禹锡“蜻蜓飞上玉梢头”的情调,还是杜甫“点水蜻蜒款款飞”的意境,我们的文化里都把它们作为一种可爱的小昆虫。它们款款的倩影,  相似文献   

11.
汪泗  梁达 《西南航空》2007,(9):36-42
有人把峡谷称为“地球的伤疤”,“伤疤”让我们感受到峡谷形成之初所经历的天崩地陷,那水流如血液硬生生从裂开的山峰中奔溢而出,不断深切形成了峡谷。那是怎样的一种气壮山河!而更形象地说,峡谷应该是地球不曾愈合的“伤疤”,向世界展示着它们的“肌理”,也在天地间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奇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西南航空》2005,(7):90-94
横断山脉,是动物的避难所、博物馆和物种分化中心,栖息着中国大约50%的鸟类和哺乳动物。这里有着漂亮非凡的野鸡们,拍摄鸟类多年的阿栋,又将他的镜头对准了西南山地的野鸡们,为我们展现出动物世界“服装精英们”一个又一个的轻灵彩影。  相似文献   

13.
川湖美     
江静 《西南航空》2005,(1):26-27
四川的湖泊,大多或深藏群山峻岭之中,或静躺在海参拔极高人迹罕至之地,它们独特奇异的美丽鲜为人知,除了翻山越岭的地质学家和一些探险家的幸欣赏到这些绮风光外,其他人看到它们的图片也是近几年的事,所以我们更不指望古代众多的文化墨客为这些湖泊留下千古泳唱,像“洞庭湖”一样尽人皆知.……  相似文献   

14.
当中国人民回顾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的时候,总会发出这样纯朴的心声:“毛泽东带领我们站起来了,邓小平带领我们富起来了。”的确,中华民族从独立解放到强国富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得以实现。在70多年的集体奋斗中,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以他们的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作出了最杰出的贡献。当然,每一位领袖人物都不可能离开历史提供的特定舞台,只能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施展才能,创造业绩,推动社会前进。毛泽东与邓小平所处环境、承但使命有所不同,前者是开创和奠基,…  相似文献   

15.
文雯  李晓 《西南航空》2008,122(3):46-49
北海人说:“北海其实没有春天。”这里的树木和草坪几乎没有返青一说,它们四季中枯黄和青绿的转换,难以觉察。当别处还在为春天到来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北海已经直接从冬天进入到夏天。当初春时节来到这里,花儿们用姹紫嫣红来迎接我们,大海则用夏日的浪花快乐着我们。  相似文献   

16.
说起来牦牛,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关于西藏、关于青藏高原的电影、电视、小说中,牦牛有着极高的出镜率,它们成群结队,悠闲的漫步在蓝天雪山下、圣湖白云边。但是,他们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还是西藏牦牛的强壮与坚韧!  相似文献   

17.
荒原逐羚     
葛玉修 《西南航空》2006,(5):146-150
电影《可可西里》已在全国热播,该片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荒原世界,那些血淋淋的藏羚羊尸体让人联想到奥斯维辛焚尸炉弥天的恶臭,而那群凭信念苦撑的斗士则让人们重新拾回了对同类的信心。而几乎同时,在距可可西里不远的青海湖畔,藏羚羊的近亲——中华对角羚正遭遇到更严重的生存危机。人屠、狼祸和生态恶化正让这些美丽的高原精灵迅速走向灭绝。与可可西里一样,一群有识之士也在为这些动物的生存不遗余力,只是这次他们手中拎着的不是冰冷的AK47,而是泛着体温的相机。  相似文献   

18.
一韬 《西南航空》2004,(12):35-36
你看到地球的伤痕了吗?白色污染臭氧层的空洞正迅速扩大,还有生存以外的杀戳--如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如森林中几近消失的獐子,还有美丽的白天鹅.还有因为经济建设而四处的拆除,其中不乏宝贵的古建筑群.那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可爱的动物会不会在将来永远地离我们而去呢?由联合国认定的世界遗产能够全身而立吗?  相似文献   

19.
文远  樊明亮 《西南航空》2008,122(3):50-55
不用黑白胶片或PS调整色彩,用眼睛的镜头摄下的鼓浪屿也是略带怀旧色调的。三月,走进鼓浪屿。逶迤深巷中,任花落满襟;洁白的海滩上,印上脚印串串;习习夜风里,看漫天星斗下波涛翻涌……仿若回到了一百年前的某个春日。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工作是“三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责任性很强的基础性工作。组织上将学生交给了我们,我们就有责任把这些学生带好。如果由于我们工作不细致或不得当而带不好,不要说对不起党的教育事业,就是学生家长,我们也没法交待。这项工作究竟如何去做,采用正确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曾担任过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在这方面有切身体会:如果在大一期间工作得当,以后的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纵观大学生四年的成长历程,事实确实如此。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和担任班主任的老师01一起来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