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小型航天飞机姿态控制系统中可以采用的一些技术的设想和各飞行段姿态控制系统的方案。系统工作的高可靠度、运载器横向弹性模态与控制系统的耦合、姿态运动之间的交连等等问题,需要妥善解决,文中提出了对策。还讨论了航天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可以应用的飞行器主动控制技术(即CCV随控布局技术)及卸载技术,使控制系统发挥充分作用和潜力,以改善航天飞机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
航天飞机在空间完成飞行任务,返回地面之前必须经历再入飞行的过程,这是航天飞机整个飞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从航天飞机在再入飞行阶段的飞行环境对航天飞机制导、控制系统的影响来分析对航天飞机制导、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自主交会控制是当代面向21世纪的一项重要航天高技术。本文试图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交会控制发展的技术途径、方案及其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航天飞机的导航、制导和控制是保证其可靠性的重要方面.导航、制导和控制系统必须采用冗余技术,具有较强的冗余管理功能.航天飞机的飞行通常分为上升、轨道运行和再入返回三大段.详细叙述航天飞机发射前的初始校准和对准,上升段、轨道飞行段和再入返回段的导航、制导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航天高技术总体发展目标和途径出发,分析了开发我国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技术要求。文中探讨了如何进行交会对接控制的可行性论证,概要描述了交会对接的基本飞行过程和控制系统,最后着重介绍了交会对接的制导、导航和控制的基本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数据链技术在战术武器中的应用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战术武器上应用数据链的重要意义和战术数据链的技术特点.通过对数据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的研究,对应用数据链的控制系统方案展开论述,并对视距内箭栽数据链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应用时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展开论证、探索和研究,以实现数据链设备在战术武器中的应用,并在新的方案设计中将箭载数据链设备列为控制系统系列装备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春侠 《航天控制》2006,24(6):77-80
介绍了一种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FRAM)的数据存储原理、特性及其在相关行业的应用。针对电磁脉冲武器对导弹控制系统的严重威胁,重点阐述控制系统抗核电磁脉冲(HEMP)的主要途径。提出在导弹控制系统中使用FRAM的应用设想,并分析指出FRAM在导弹控制系统中使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航天飞机各个飞行阶段的具体条件概述了航天飞机制导-导航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分析了各飞行阶段可能采用的制导-导航控制装置及其分系统,并说明冗余系统数据选取办法。同时,还论述了各种可用的制导-导航控制技术,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概述了有关航天飞机制导-导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
捷联惯导陀螺仪冗余配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鸿飞  袁立群  任尚云 《上海航天》2003,20(1):35-38,44
为有效提高捷联惯导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了捷联惯导陀螺仪冗余配置的原则和结构方案对比,选择及相应的可靠性评估与系统优化,通过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等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工程上捷联惯导陀螺仪冗余配置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系统最优化设计,选择最优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电子导航着陆控制系统的仿真设计原理与实现过程,解决了航空机务培训过程中缺乏电子导航着陆控制系统实装的难题,对增强航空机务维护人员的维护能力、提高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重复使用运载器因面临恶劣电磁环境而对控制系统提出的可重用、高可靠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桥接控制器的四余度1773A光纤总线双网络冗余控制系统方案。该方案在实时性、数据处理、缓解信息拥塞、电磁兼容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控制系统实现了集控制、传感、通信、网络、故障诊断与容错处理于一体的功能。通过对计算机、综合控制器、伺服机构等关键部组件及系统级总线进行冗余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高超声速跳跃飞行武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5,22(4):27-30,44
介绍了高超声速跳跃飞行武器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阐明了弹道一升力式和跳跃式再入大气层返回轨道两种沿大气层跳跃飞行轨道技术的原理、实现途径,以及高超声速跳跃飞行武器的基本特性。此外还分析了美国Demo方案中高超声速航天飞机的主要用途、性能参数及主要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航天飞机检测发射监控系统的任务特点和范畴;提出了地面勤务系统四个中心的配置与检测发射监控系统在其中的地位和关系;提出了航天飞机技术阵地和发射阵地的测试发射体制,机-地结合检测方案的设想;强调了设计、研制、验证与检测发射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和加强总体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航天飞机上升与轨道过渡飞行阶段的制导-导航控制装置及其分系统,并介绍了冗余系统数据选取办法。描述了四框架惯性平台框架配置与运载火箭姿态角的关系、工具误差模型与其修正方框图。最后,介绍了航天飞机制导-导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15.
半实物仿真已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根据所列举的国外先进技术,得出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仿真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发射控制系统导弹准备时间,何处时间显示的发展过程,阐述了用软件实现发射控制系统时间显示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H-I运载火箭概况、主要技术性能以及控制系统的配置和功能在文中作了介绍。详细介绍了惯性测量装置、陀螺仪、加速度表、数据接口单元等。最后介绍了系统工作和飞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运载火箭六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阐述了六自由度数学仿真的一般原理,重点讨论了其工程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以某型号为背景进行了制导精度和控制系统稳定性六自由度仿真试验,验证了仿真方案与技术途径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侯雄 《航天控制》2000,18(1):67-72
研究了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的技术策略和实现途径,提出了基于仿真分析的分层次的故障模型结构和分级的故障诊断系统结构,以及适用于火箭控制系统的综合字典的逻辑结构和字典动态管理方法,专家辅助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常见多故障和软故障的诊断.研究结果在实际系统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信息》2009,(3):52-55
航天员生涯:1974年7月~1980年受雇于约翰逊航天中心,担任乘员站设计科的一名工程师,从事航天飞机轨道器显示控制装置和人机工程方面的工作。1978年参加航天飞机轨道器平视显示器(HUD)的研制和控制系统及主发动机装置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