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陆、海基统一S频段测控网是我国为适应载人航天任务特殊要求而建立的航天测控骨干网,基于遍布三大洋的远洋航天测量船队实现的海基测控大大提高了对飞船的测控覆盖率.本文仿真系统是根据海基航天测控演练、联调的需要而提出的,明确了仿真系统的构建原则、组成和功能.给出了海基测控目标轨迹仿真的方法和模型,对目标动态模拟设备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具体描述.该仿真系统已应用于新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测控任务准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卫星应用》2012,(4):82
7月25日23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3星,卫星顺利进入太空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成功后,天链一号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天链一号03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经一段时间在轨验证和系统联调后,该星将与2008年发射的01星、2011年发射的02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建成比较完备的中继卫星系统。该系统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测控覆盖率,为我国神舟飞船以及未来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张文雁  王晓晨  潘晨  紫晓 《航天》2013,(11):23-23
当下,实现“中国梦”的号角已经吹响,实现航天强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推动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中国航天的重要使命。嫦娥二号此行突破并验证了卫星对小天体探测的轨道设计与飞行控制技术,实现中国航天飞行从40万千米到700万千米以远的跨越,并开创了一次发射开展月球、L2点、d、行星等多目标、多任务探测的先河,标志着我国拥有了飞入行星际的探测器;突破了1000万千米远的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突破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塔蒂斯小行星轨道设计;对为嫦娥三号任务新建成的喀什35米和佳木斯66米两个深空站,以及上海65米甚长线射电干涉测量站进行空间测试和标校试验,实战检验了我国深空测控、天文观测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志坚 《宇航学报》2004,25(3):247-250
在原有卫星测控网的基础上规划设计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国内外的地面测控站和遍布三大洋的四艘远洋测量船保证了地面与飞船的测量控制和通信,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它不仅能满足载人航天任务的高可靠、高精度、高覆盖、高速率的需要,还能同时为30颗以上卫星提供测控通信支持,这标志着我国自主发展的航天测控通信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航天测控系统对促进航天事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为适应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测控技术总体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测控网的整体功能还必须得到增强和拓宽。应尽快提高航天器测轨定位精度,测控通信覆盖率和多星运行管理能力;建成完善的天地一体化航天测控体系,并在天地应用数据传输和空间信息综合处理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航天测控系统的任务和目前技术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未来发展趋势与策略归纳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6.
载人航天测控与医学监测王德汉,陈广善在载人航天中,为了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和飞行任务的实现,飞行中的航天器环境和工作状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状态和工作情况都应进行监测和控制。载人航天测控网就是为此而设置的。它对航天器的发射、轨道运行、再入和返回以及航天员...  相似文献   

7.
海事卫星系统在载人航天数据中继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志坚  翟政安 《宇航学报》2003,24(3):268-272
对海事卫星系统用于载人航天器数据中继的基本方法及可能性进行了讨论。从海事卫星系统的构成、链路能量和天线跟踪等方面论证了使用海事卫星系统中继载人航天数据的可能性。论述了工程实施中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措施。提出了采用导频接收机来实施多普勒频移补偿的解决方案。最后认为使用海事卫星中继载人航天数据是可行的,可有效提高载人航天器的测控通信覆盖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天测控协同仿真缺乏统一的交互视图无法实现互操作的问题,本文提出航天测控协同仿真实时动态互操作协议,规定了信息交互的语义描述方法和控制逻辑,从顶层规范了不同类型、不同模态的分布式仿真模型间的互操作行为,实现了测控仿真系统的快速集成和高效协同。  相似文献   

9.
我国航天运输系统60年发展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航天运输系统包括一次性运载火箭、重复使用运载器、轨道转移运载器3个领域,目前一次性运载火箭仍是我国满足进入空间需求的主体。我国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共研制了17种运载火箭、9种上面级,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和不同有效载荷的能力。对我国航天运输系统60年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与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浅谈国内外航天测控标准化的基本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国际组织测控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航天测控标准的现状和采用ISO相关标准的工作思路,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航天测控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应开展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CCSDS标准的认识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CSDS标准是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针对航天测控通信提出的一个广泛的技术先进的标准,文中简述其发展背景及其发展的历程。它建立了CCSDS版本包、空间信道编码、虚拟信道概念,采用统一数据流思想,实现了航天测控、通信数据的综合传输与交换,大大简化空地设备与任务保障系统,为航天任务的动态调控与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作者对我国及早应用CCSDS标准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能性作了说明,并认为是紧迫的。为此,提出了六项建议,希望大力开展对CCSDS标准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谭邦治 《中国航天》1999,(9):28-29,32
三、中国应在宇宙探测中有所作为  (一)宇宙探测与研究关系到全人类,也关系到中国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宇宙资源,探究人类进驻新疆域的可能性与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航天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作用,这是航天科技工业肩负的四大艰巨的使命,也是其着重搞好知识创新和整合、实现产业化的目的之所在。宇宙探测与完成航天的四大使命密切相关,也是实施和完成四大使命必经的途径。从宇宙探测的四大内容(对地球进行全球性综合探测与研究及对太阳、月球、行星和行星际环境的探测与研究,空间天文探测与研究,空间物理探测与研究以及生命与宇…  相似文献   

13.
《航天》2010,(10):6-7
9月13日-14日,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成立30周年暨第25届测控学术年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航天测控技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已经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功能多样、天地一体的航天测控体系,圆满完成所有航天发射测控任务,取得了8大突破性成就。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诸如空间安全、空间碎片、轨道和频谱资源等问题的进一步凸显,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特别是航天大国之间的合作,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在中美航天合作方面,美国的航天政策和法律制度却设置了重重障碍,严重影响了中美航天合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从商业航天应用的需求出发,围绕商业航天"低成本、低风险"的要求,结合航天任务本身"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分析了近地轨道中不同高度、倾角下的辐射环境,给出了LEO轨道空间辐射环境需求。基于商业航天应用特点和辐射可靠性要求,建立了卫星元器件抗辐射保证的技术流程,提出了近地轨道卫星元器件抗总剂量效应、抗单粒子效应和抗位移效应的辐射指标要求。结合不同工艺结构器件辐射敏感性特征,给出了空间不同辐射效应评估的关重点及内容要求。针对卫星核心部位的关键元器件,给出了辐射风险分析和相应的抗辐射保证措施。通过某卫星型号的抗辐射保证实践,验证了该保证流程和评估技术要求。最后给出了商业卫星辐射指标以及抗辐射保证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原野 《中国航天》1997,(1):27-28
几十年来,人们对载人航天的目的和意义似乎一直未停止过争论。近年来,国外又在研究如何利用人进入空间之优势解决在不久的将来人类遇到的紧迫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任务,使载人航天发展的目标更为清晰,实现目标的时间跨度逐步缩短。这些任务可以简单概括为:1.建造空间太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统一操作的近地卫星业务测控工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卫星系统在功能上可分为平台服务分系统和有效载荷分系统。相应地,卫星测控在测控对象上也可划分为工程测控和业务测控。卫星工程测控是指对平台服务分系统工作状态的长期管理和卫星轨道、姿态的长期保持,主要包括平台工作状态监视与控制、卫星轨道测量与控制、姿态控制与保持以及卫星能源管理等。卫星业务测控是指对有效载荷分系统的长期运行管理,主要是卫星业务应用时有效载荷的开关机控制、工作状态设置与监视等。卫星工程测控与业务测控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原则上,在我国卫星长期管理阶段的工程测控由航天测控系统负责,业…  相似文献   

18.
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站天基测控通信应用的概况,针对近地载人航天对测控通信系统的高要求,分析提出中继卫星系统的发展建议,以及导航卫星和低轨卫星星座系统的特点优势。调整中继卫星轨位、增加中继激光链路、采用全景波束全时监控模式,以及导航卫星和低轨卫星星座作为必要补充等途径,可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提供更好的灵活性、可用性和效费比。为载人航天天基测控通信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航天强国的元老之一——加拿大自50年代以来的航天活动和项目,及国家航天计划的情况。加拿大航天政策的重点是:利用空间活动发展加拿大的工业;鼓励实现空间商业化活动和奉行国际合作。此外,该文还介绍了加拿大政府鼓励地方政府参与航天活动和进行集中管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月球探测工程飞行控制术语标准化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薇  孙军  张强 《中国航天》2007,(3):9-10
2004年1月,嫦娥工程正式立项,我国开始了以月球探测为起点的深空探测。深空探测与以往的地球轨道任务相比,具有测控距离远且测控条件约束多、飞控过程复杂且周期长、轨道控制难度大且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带来飞行控制工作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