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LV合同     
洛克韦尔国际公司十分自信今秋能取得美国国防部/NASA的一项研究合同,以保证1993年不载人大推力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ELV)首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对运载火箭下面级动力装置的液体燃料改用烃类燃料产生了极大兴趣.美国NASA兰利研究中心对采用各种液体燃料(H_2 O_2或烃类 O_2)的单级或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第一级的特性作了理论分析.一次性使用动力装置的运载火箭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法国欧洲空间局为保持他们在发射竞争中的地位,于1987年11月决定研制阿里安5运载火箭.该运载火箭的中心级两侧各有一台固体助推器,每台由直径为3m的3段组成,前段长3m,中心段和后段长各为11m,每台助推器的推进剂质量为230t. 由于此类助推器对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需采用专用衬层来保证推进剂与绝热层之间的良好  相似文献   

4.
国外固体捆绑运载火箭技术与方案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外固体捆绑运载火箭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固体捆绑技术的优势及其对火箭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国外阿里安-5,H-2A系列运载火箭,以及德尔它-4、宇宙神-5系列运载火箭等现役典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给出了固体助推器捆绑结构布局、气动特性匹配、固体助推器矢量控制系统配置及推力特性要求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对于实现低成本、高可靠、自由进出空间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我国进入空间能力,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助推器回收是运载火箭进行重复使用的核心技术。以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为背景,从运载火箭助推器伞降回收、垂直返回和带翼飞回3种回收方式着手,充分调研了美国、俄罗斯、欧洲在运载火箭助推器回收技术领域开展的几个典型项目的方案特点和研制情况,以及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比较其技术难点和应用前景,提出我国发展助推器回收技术的相关建议,为我国发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提供研究发展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于1990年11月26日用一枚新型德尔它-Ⅱ运载火箭为美国空军成功地发射了一颗海星(Navstar)卫星.这是德尔它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1次发射,是称为德尔它-Ⅱ7925的新型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服务. 德尔它-Ⅱ7925型运载火箭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新型固体火箭助推器,并且加大了第一级主发动机的喷管、新型固体火箭助推器采用石墨环氧发动机(GEMS),该发动机  相似文献   

7.
国际     
《航天员》2012,(3):8-15
NASA为新一代运载火箭寻求预研方案 据NASA网站3月20日报道,NASA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日前发布了《NASA研究公告》(NRA),为美国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航天发射系统(SLS)寻求先进的研发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航天固体助推器,由于使用过氯酸铵作氧化剂,一般燃气中最多含有20%的 HCl。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酸雨和臭氧层破坏,酸雨可以从地区和全球两个范围考虑.在地区范围内,NASA 对肯尼迪航天飞机中心的湖泊和植被的酸化研究表明,尽管现在航天飞机固体助推器使用可产生 HCl 的推进剂,但对环境的影响是敬乎其敬的.  相似文献   

9.
NASA 已通知国会,该局将建议航天飞机的4家用户(印尼、西联公司、印度和美国卫星公司)改用麦道公司的德尔它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来发射卫星。这些德尔它火箭是 NASA 买来作为备件用的一批部分组装飞行器。这4家用户需支付完成这些运载火箭装配工作所需的一切费用,这样 NASA 改用德尔它发射卫星所需的费用就不多了。印尼的“统一B-3”卫星可能是用德尔它发射的第一颗航天飞机卫星,因为国务院向NASA 施加压力,要它把印尼卫星安排在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天器与运载火箭的特点,从标准化的角度探讨航天器与运载火箭验证的地位、目的与作用、要求、过程和方法,分析NASA、ECSS和MIL以及国内有关航天器与运载火箭验证的标准,提出我国航天器与运载火箭验证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简讯     
获得的理论性能极限大大地提高一步.日本目前侧重于使用这种发动机来推进单级入轨航天飞机和常规的垂直发射运载火箭.LACE基本上是一种氢/氧火箭发动机,它在飞行过程中使用液态空气作为氧化剂.据认为这些发动机可以提高运载火箭的比冲,因为它们省去了常规火箭助推器所必须携带的庞大液氧贮箱.贮箱重量的减少意味着可以放宽发动机的重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次性运载火箭的重新使用,将成为发展低成本空间运输系统的关键一步。先前的研究以及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助推器的经验表明,运载火箭构件的回收和再用在经济上是有利的。由于认识到这个事实,NASA/MSFC与先锋航空航天公司签订了称作高级运载火箭先进回收系统(ARS)的第一阶段研究合同。本文论述了研究期间所完成的工作和由此而得到的结论。 先锋公司首先研究了这样一种方法,用它可以在预定点完整回收各种运载火箭硬件,供整修后再用。然后集中精力研究一个回收系统以用于近期很可能用得上的项目,即推进和电子设备舱(P/AM)的回收。 这次研究在如下方面是成功的: ·满意地达到了所有的研究目标; ·按照规定的时间,呈报了所有资料文本; ·对第二阶段试验所用的P/AM回收系统进行了设计,该系统具有成本低,重量轻、性能好,具有定点着陆潜力和使用灵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据《航空周刊》1978年2月9日报导; 目前,未参加航天飞机助推器接头重新设计的各个公司和新接头方案评审小组以及美国国会都担心锡奥科尔的新接头设计会限制助推器的重复使用性,从而进一步限制航天飞机的飞行。而NASA不同意这种估计。各个公司正在提出备选的block—2航天飞机助推器方案,以改进全安性和提高重复使用性。参议院科学技术与空间小组委员会指示NASA在锡奥村尔公司的助推器设计工作中,至少应吸收另外4家公司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广 《中国航天》2009,(7):41-42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6月18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使用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月球侦察轨道器”(LRO)和“月坑观测与探测卫星”(LCROSS).用于对月面进行测绘,并寻找水冰。这是NASA自1998年发射“勘月者”探测器以来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是NASA为重新把人员送到地球轨道以外的地方而派出的首批机器人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年来,人马座计划开辟了采用液氢液氧高能火箭的新途径,该火箭与宇宙神助推器组合后,能将有效载荷送入绕地轨道、同步轨道,以及飞往月球和行星的轨道。大力神ⅢE 运载火箭系航天飞机出现之前美国航宇局研制的“一次性使用”的新型运载火箭。它由人马座的改进级、空军研制的大力神Ⅲ助推级和一种直径为4.27米的新式整流罩组成。大力神ⅢE 运载火箭全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里根政府发展美国商业性航天发射业务的政策;NASA将退出商业发射业务,这类业务将由私营部门接管,NASA的航天飞机则完全用于发射有关国家安全、对外政策和科学应用方面的卫星,从而将打破政府在航天运输方面的垄断局面。预计在80年代末之前,美国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将有可能拥有世界50%的商业发射市场。本文还介绍了美国几家公司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的商业发射订座情况。  相似文献   

17.
H-2火箭固体助推器推力向量控制系统的研制H-2是日本新研制的一种使用液体氢氧推进系统的两级运载火箭,捆绑了两台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器。助推器在火箭的上升飞行阶段用于提供大部分推力,并产生火箭操纵所需的控制力。它主要由四个发动机壳段和一些结构组件(后裙、...  相似文献   

18.
重型运载火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总体构型方案,包括箭体直径、发动机选型及技术继承性问题.通过对国外重型运载火箭发展脉络进行分析,研究其发展特点,总结了发展趋势,即重型运载火箭由传统的串联构型向捆绑助推器构型发展;重型运载火箭采用大直径箭体和大推力发动机;充分发挥液体、固体发动机的优势,实现最佳动力组合,并充分利用成熟技术.最后,提出我国重型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欧空局(ESA)资助的半重复使用的低温运载火箭方案的初步论证已告结束。这项研究工作历时四年、耗资100万美元,旨在评价供欧洲将来使用的各种运载火箭。该项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个垂直叠置的运载火箭和一个在中心体两侧各捆绑一个液体助推器的运载火箭的详细设计。其目的是要确定几种可由欧洲将来合作研制的运载火箭作为阿里安1~4系列火箭的后继运载系统。然而,由于法国已提议把阿里安5P 作为欧洲合作研制的下一枚运载火箭,因而,欧空局的研究结果就显得不太重要了。阿里安5P 是作为与西德和意大利合作研制的“哥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6月3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制的助推器大型翼伞回收系统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助推器与火箭芯级分离后,国内最大的翼伞(300m~2)控制4t级助推器朝预定着陆点机动飞行,降落在安全区域内,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的迅猛发展,运载火箭进入高密度发射期,运载火箭分离体落区安全控制问题愈发受到关注。翼伞精确回收是利用翼伞优良的滑翔能力和可操纵性,通过自主归航控制实现载荷的精确定点回收,还可通过"雀降"操纵实现安全无损着陆,是一种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