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一、疲劳试验机及钢索组件的功能 某型直升机是引进技术制造的小型直升飞机,该机的主浆毂(星形件)疲劳试验机是关键试验设备。该试验机由机械、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等组成,机械部分包括承力架、加扭装置、四个中心挥舞加载作动筒,钢索组件等。钢索组件是用来连接离心力加载作动筒与主浆毂的,在试验时,钢索组件始终承受较大的载荷,是易损件,需要一定数量的备件。钢索组件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杨志昌 《飞机工程》2006,(2):64-66,71
介绍了小鹰-500飞机主起落架静力试验实施过程中假机轮的设计,试验件的安装及加载特点。起落架静力试验的所有载荷都作用在机轮或轮轴上,而真实的机轮不能直接加载,必须设计一个假机轮,既要模拟真机轮在飞机上的安装状态,又要便于加载,还要有“刹车装置”。假机轮的加载孔设计成一个能绕轴心摆动的弧形槽孔,以便在试验过程中自动找正加载中心将主起落架在飞机上的三个分布在三维空间的连接点布置在一个由钢框组成的基准面下部以便试件的安装定位。将试件所受的压载用受拉作动筒来实施,避免了有可能出现的系统失稳。延长了加载作动筒根部支点到加载点的距离,从而减小了加载过程中因变形而产生的载荷误差。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某大型无人机主结构的疲劳寿命是否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探寻主结构的疲劳薄弱部位,为结构设计改进及制造工艺改进提供试验依据,进行全尺寸主结构耐久性试验。针对该型号无人机先进布局设计及结构设计所带来的试验机约束、载荷优化、载荷谱编制、精确加载等试验加载方面的难点,进行相关试验加载技术的对比与分析以及新技术的系列验证,由此提出大型无人机主结构耐久性试验的多功能支持夹具设计、无人机机体结构载荷优化、综合载荷与扣重的载荷谱协调编制、新型拉压垫弹性体应用、作动筒专用扣重装置设计等新的技术。经过该试验机半倍疲劳寿命的阶段性试验验证,可以表明各项技术合理可行,稳定可靠,确保了试验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液压作动筒是我所试验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加载设备。简体内孔的长径比(K=L/d)多在10以上。加工后要求孔径达四级精度,孔的不圆度和锥度允差为孔径尺寸公差之半,表面光洁度为▽9。因此,作动筒内孔成型属于难度大的精密深孔加工,是整个作动筒加工成败的关键。此外,由于在试验中采用了“多点自动协调”加载技术,这需要减少阻尼,避免系统振动,提高系统精度,液压作动筒的摩擦力F需小于1%。这就要求筒体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小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某飞机作动筒耐久循环试验电液伺服和加载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控制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实时完成载荷谱的分解计算、控制信号校正、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负载模拟器与加载试验技术的研究现状。为解决高频振动与加载力耦合的问题,满足航空作动器高频振动环境下的加载试验要求,将电路滤波器原理引入液压伺服系统设计,提出了利用电液反比例溢流阀压力控制特性的低通滤波加载装置消除高频振动对加载精度的影响,并通过结构设计消除了加载引起的倾覆力矩和径向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满足航空作动器进行振动环境下加载试验的方法,为我国航空作动器产品寿命与可靠性试验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导弹弹射装置作动简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描述了导弹弹射机构作动筒的工作过程,建立了描述作动筒动特性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求解仿真模型,得到气缸动特性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可视化仿真结果,最后分析了惯性负载、行程、有效面积对作动筒动特性的影响,为正确设计新的导弹弹射装置作动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MD-90升降舵液压系统采用由液压能源的左、右液压系统同时供压的方式(MD82仅用左系统供压),即每只升降舵上的舵面作动筒由左、右两套液压系统同时供压,供压压力为3000psi.此压力经过升降舵液压系统中相应左、右系统的压力调节器减压为15000psi,经过马达作动切断阀.液压应急切断阀,然后一路到达人工转换作动筒,一路经操纵阀、旁通阀到达舵面作动筒移动舵面.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点对点加载形式造成的不同步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一对多的加载方式:在多个飞机作动筒间选取合理的加载点,通过刚性轴将气动铰链力矩均匀施加在飞机作动筒上,并给出了其理论依据和扭转刚度的转换公式。该加载系统已经应用于飞机飞控铁鸟试验台舵面,结果表明,可以保证多个加载点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航空轴承试验器力载荷装置的加载精度,基于已有试验平台,分析了原加载装置精度偏低的原因,并通过仿真方法予以验证,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通过在加载杆中串连传感器,将力信号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控制闭环,实现对力载荷的直接控制,消除了加载膜片边沿效应的影响;增加预紧弹簧使油压调节阀有效避开非线性工作区域,保证了加载装置的作动速度。经试验验证,改进后的加载装置具有较高的加载精度,且安装、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零-零”抛盖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模拟作动系统进气及作动筒和舱盖运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实现了“零-零”抛盖过程作动筒上下腔压力变化的准确模拟,解决了以往研究中抛盖动力需要大量试验数据的问题。经过无量纲处理“零-零”抛盖试验中自由抛放阶段舱盖的运动轨迹,澄清了“零-零”抛盖过程自由抛放阶段可以忽略气动力的问题,并通过考虑和不考虑定轴转动阶段气动力两种情况下,“零-零”抛盖过程舱盖轨迹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说明了考虑定轴转动阶段气动力会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型飞机护板在飞行中自动打开的故障,对护板收放作动筒工作原理、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在开锁试验验证和故障件分解检查后,确定了作动筒自动开锁的原因是由于弹簧力过小,使得作动筒开锁压力小于瞬时回油压力所致.通过改进作动筒内部零件弹簧的安装方式,增大了开锁压力,提高了开锁压力的稳定性,排除了故障,为飞机飞行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双级延伸喷管的动特性,确定了贮气瓶内压强、放气时间与延伸喷管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通用的数学模型,为供气系统和延伸喷管各部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K8飞机液压泵断轴这一故障,从飞机系统及液压泵本身进行了分析、计算和试验,证实了这一故障是由于该型液压泵与YH-10不相容造成的,并由此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智能材料和结构在变体飞行器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变体飞行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飞行条件改变自身形状以获得最优的气动性能,大大提高飞行器的综合性能,是未来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新型智能材料和结构具有驱动、变形、承载、传感等特点,为变体飞行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本文根据不同可变形机翼结构分类,详细阐述了智能材料和结构在自适应结构、智能驱动器和变形蒙皮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变体飞行器的实现亟需解决变形/承载一体化蒙皮技术、轻质大输出力驱动器技术和自适应结构技术等关键技术,本文还对智能材料和结构未来在变体飞行器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智能材料和结构在变体飞行器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体飞行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飞行条件改变自身形状以获得最优的气动性能,大大提高飞行器的综合性能,是未来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新型智能材料和结构具有驱动、变形、承载、传感等特点,为变体飞行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本文根据不同可变形机翼结构分类,详细阐述了智能材料和结构在自适应结构、智能驱动器和变形蒙皮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变体飞行器的实现亟需解决变形/承载一体化蒙皮技术、轻质大输出力驱动器技术和自适应结构技术等关键技术,本文还对智能材料和结构未来在变体飞行器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结冰环境下结冰/除冰过程的气动参数测量实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结冰风洞实验方法,在0.3m×0.2m结冰风洞第二实验段对圆柱模型的结冰/除冰过程进行了气动参数测量实验。建立了电加热圆柱模型和适合低温高湿环境的五分量外式微量天平,获得了结冰气象环境下圆柱模型结冰/除冰过程的气动力/力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喷雾对载荷和动压的影响可以忽略,单位时间内模型受到喷雾的最大水平力、最大动压增量分别为0.6%和0.2%。基于结冰风洞低温高湿环境的测力实验技术可以捕捉结冰/除冰过程的气动力/力矩变化。结冰过程中,圆柱模型阻力系数随时间不断增大,呈现出近似线性增长趋势,而升力系数、俯仰力矩系数、偏航力矩系数、滚转力矩系数的变化可忽略不计。除冰过程中,前缘冰壳滑动改变了姿态,会造成阻力系数、偏航力矩系数、滚转力矩系数等迅速变化,其对气动性能的影响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18.
起落架是支撑整架飞机的装置,如果地面异常收起,飞机将受到损伤,对飞机及飞行员的安全十分重要.本文将基础教练机的一起起落架收放动作筒异常开锁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说明了故障发生时机及故障特征,提出了预防该类故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飞机进气道锤击波载荷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气道锤击波载荷是由航空发动机喘振超压引起的,其峰值压力可达到自由来流总压的2倍量级,为进气道结构设计的最大载荷。为了给新研飞机进气道设计提供最大载荷依据、降低结构质量,对增压比等影响发动机喘振超压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了实测和评估分析,认为锤击波压比值的上限是由稳态压力畸变引起的喘振确定的,最大锤击波载荷基本上随发动机压比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分析了锤击波载荷的特征和评估曲线,认为通过积累新研发动机地面试验数据和CFD手段可有效解决飞机设计的载荷输入,应用概率统计方法可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结构的大"S"弯进气管道结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