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歼击机在地面起动时,长期以来是使用以SY-810电瓶电源车为主体的化学电源。化学电源效率低、损耗大,还要配备庞大的附属设施,如酸性充电站等,从而又带来了硫酸蒸气对人体的损害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在长期飞行实践中,我们还发现,SY-810电瓶电源车用于歼击机起动时,还存在其他技术上的缺点,如其容量不容易测定,经常发生起动失败等故障,而且要频繁充电,供电电压波动很大,往往为了保证能起动飞机而不得不提高空载电压值……等等。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直接使用三相交流电作为歼击机的地面起动电源,试制成一种新型的起动电源——歼击机SCR起动电源。  相似文献   

2.
异步电动机以其优良的性能及无需维护的特点,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起动时要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Ie的4—7倍),同时由于起动电应力较大,使负载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国家标准规定,当电机频繁起动时,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90%;不频繁起动时,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80%;与照明或其他对电压波动敏感的负荷合用变压器时,电机起动时不能低于额定电压的85%。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增大配电容量;二是采用限制电机起动电流的起动设备。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PWM斩控式机场助航灯恒流调光源设计方案。应用PWM控制的AC/AC降压变换器,对负载电压进行调节,从而获得高质量和稳定的正弦负载电流。1kVA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所设计的恒流调光源在输入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时均可以实现稳定的正弦负载电流,能够满足民用机场行业标准中对助航灯恒流调光电源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异步电机起动/发电系统起动向发电的转换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异步电机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结合构成的起动/发电系统作航空电源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对异步电机起动/发电系统中起动向发电的转换进行了研究,提出充分利用系统中变换器可快速控制定子磁链转速的特点,改变电磁转矩的方向,实现起动到发电的转换。详细介绍了转换过程控制方案,该方案可实现起动到发电的平滑转换,且在进入发电状态后直流母线电压由起动电源电压自动增长到所需的发电电压,最终稳定发电。最后给出了仿真与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生产一种具有各种功能的稳定电源,决定采用装有大功率可控硅的电控系统。这些功能包括以下项目:恒流控制、遥控、大电流起弧、电流缓升、电流衰减、氩弧点焊、脉冲电流焊接等等,它同样地意味着进行反馈控制和监控电压和电流,于是,电流及用于各种功能的参考电压信号均能被稳定。平滑可控硅整流器的输出焊接电流以限制纹波电压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电流范围从7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某型航空发动机在地面试验时起动发电机输出轴断裂的故障现象,建立了发动机、起动发电机及其电气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建模仿真分析了两个车台多次断轴的故障原因,明确指出1号车台起动电源特性恶化是断轴的主要原因;2号车台起动电源电压反馈选择不合理,使其电源特性与起动发电机、线路阻抗不匹配是断轴的主要原因。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分别制定解决方案并付诸试验验证,原有故障得到排除,表明所建模型正确、仿真结果可信、排故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7.
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系统要求在热机与冷机情况不同负载转矩未知且突变明显时都能够可靠起动,且要求起动时间尽可能短。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开环I/f控制方法存在转速调节时间长、电流利用率低、给定电流与负载转矩不匹配时易发生失步现象等问题,因此并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系统。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功率检测的改进闭环I/f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瞬时有功功率的扰动量对给定电流矢量的角速度进行补偿,增加系统阻尼转矩分量,加快转速收敛;通过检测瞬时无功功率调节电流矢量幅值,使电机工作在最大转矩/电流比状态,适应负载转矩的突变。同时建立了基于小信号的线性化模型,对传统开环I/f与改进闭环I/f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及鲁棒性进行了分析,选取了合适的阻尼补偿系数。最后通过仿真及试验验证了改进闭环I/f起动控制方法可以减小升速阶段转速波动约±60 r/min,减小转速达到稳定的收敛时间约0.3 s,提高电流利用率约20%,且能够适应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系统中未知且突变的负载转矩,及时对给定电流进行调整,不再会出现失步现象,实现可靠起动,可以有效地应用在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恒转矩区起动能力差、在恒功率区电流轨迹不易跟踪等问题,提出基于电压反馈复合电流前馈的定子电流弱磁最优控制策略。通过判断电流前馈环节达到稳定时所需的电流与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算法所得电流大小,使定子电流在恒转矩区通过电流前馈作用快速跟踪MTPA曲线,加快起动;在恒功率区采用电压反馈复合电流前馈的策略,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同时最大化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为了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搭建PMSM仿真模型,构建以dSPACE1007为核心的试验平台,对其进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了该策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中频电源相比,模块化中频静变电源具有选用灵活、可靠性高、冗余性好、便于系统维护等优点。中频静变电源整流器在控制母线电压稳定的同时还要实现单位功率因数控制。为此,具体分析了双电流环控制策略,给出了双电流环控制器中电压电流正负序分离原理和双dq锁相环的具体实现方法,即延时信号抵消(DSC)和双闭环准比例谐振(PR)。针对逆变器输出电压基波无差跟踪困难、谐波含量高等问题,采用双闭环多重准PR控制策略,实现中频电压的稳定输出。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双电流环控制器能同时实现母线电压稳定和单位功率因数控制,采用双闭环多重准PR控制策略的中频逆变器能够输出稳定的中频交流电压。  相似文献   

10.
可控硅电源,由于它体积小、无噪音、效率高、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作为电镀电源目前正在国内外推广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可控硅电源镀铬尚存在一些问题:如铬镀层质量不稳定、外观发灰甚至发暗,而且可控硅管过载能力小,不能承受短时间的大电流冲击,给实际生产应用带来许多不便,影响了可控硅电  相似文献   

11.
RWC-8405型电阻焊接控制器,是专门用于交流点焊机焊接程序和焊接电流的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了集成电路,因而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技术先进,工作可靠.它是电流闭环控制系统.当焊接电源电压或二次负载阻抗发生变化时,其焊接电流仍保持恒定.该控制器有四个焊接程序(加压、焊接、保持、放开)和两组电流设定开关.它们分别用数字拨码开关进行预置.加压、焊接程序和电流设定都有两套独立系统,可通过外部起动开关控制,以实现两种条件的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每半个周期检测一次焊接电源的有效值,并通过比较电路与设定值相比较.用其差值来改变可控硅的控制角,使电流达到恒定,控制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某型坦克起动电机参数测量系统的组成及设计,使用表明,系统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能准确测量和显示起动电机的输入电压,输出电流,输出扭矩及转速4个参数,较好地满足了某型坦克起动电机维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起动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影响因素众多。起动性能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是要获得满足要求的起动时间,即加速性好;二是要保证发动机不超温、不失速、不喘振。前者需要尽可能提高起动供油量,提高涡轮前温度,但不得超过限制值,以获取较高的剩余功率;后者需要尽可能降低起动供油规律,避免涡轮后温度太高或压气机工作不稳定。为此,要求起动供油规律不能太高或太低,应限制供油规律的上下边界。  相似文献   

14.
节能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放电电流闭环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采用开关稳流电路和PWM电流闭环控制技术,达到脉冲电源输出放电电流在放电加工各个阶段动态调节的性能要求,实现稳定高效地电火花放电加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点火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采用理论计算和地面试验的方法,设计了一款可应用于立方体纳卫星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放电能量为2.6J的电源处理单元,其放电点火电路是基于LC振荡电路,且对放电点火电路的性能、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和整个电源处理单元的稳定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C振荡放电点火电路中,开关器件的电流应力较小,提高了整个电路的可靠性;该放电点火电路在输入电压800V时,点火电流的峰值可达到100A~150A,这种大电流放电有助于清除火花塞表面的积碳。  相似文献   

16.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电源处理单元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提高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点火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采用理论计算和地面试验的方法,设计了一款可应用于立方体纳卫星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放电能量为2.6J的电源处理单元,其放电点火电路是基于LC振荡电路,且对放电点火电路的性能、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和整个电源处理单元的稳定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C振荡放电点火电路中,开关器件的电流应力较小,提高了整个电路的可靠性;该放电点火电路在输入电压800V时,点火电流的峰值可达到100A~150A,这种大电流放电有助于清除火花塞表面的积碳。  相似文献   

17.
王卓 《机场建设》2005,(3):45-47
一、概述 在现代机场中,为大型飞机提供地面电源的电源车被广泛使用,采用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箱对电源车的柴油发电机组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电源车供电的可靠性,保证输出电压、电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UJ33a是测量精度为0.05级的携带式直流电位差计。广泛应用于实验室、车间及现场测量直流电压,亦可经换算后测量直流电阻、电流、功率及温度等。还可作标准电压输出,对电子自动电位差计、毫伏计等以电压作为测量对象的工业仪表进行校验。由于该仪器精度高、便于携带、用途广而颇受欢迎。UJ33a的工作电源为三节1号电池并联为一组,再两组串联为3V,根据设计要求,工作电源的电压允许范围为2.8~3.2V,若电池电压超过这个范围,工作电流就不能调至标准值3mA,这相当于单节电池用到1.4V以下就不能用了。故电池的使用效率较低。另外,由于电池容量有…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电源在微电网中渗透率越来越高,其间歇性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电力弹簧(ES)作为一种新型电压控制装置,能有效抑制关键负载(CL)两端的电压波动。为了减小负载变化对ES调压能力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非关键负载(NCL)变动的电力弹簧自适应控制策略。介绍了ES的拓扑结构及限制运行条件的理论基础;根据αβ坐标系变化的方法检测母线电压暂降,确定是否将ES投入系统;参考电压计算模块计算出需要提供的补偿电压后,与实际值的误差输入到PI控制器中,经人工鱼群算法(AFSA)动态调整PI控制参数,在保证CL电压稳定基础上缓解NCL变化对ES调压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在保证CL电压稳定基础上有效缓解不同工况下负载变化造成的电压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对纯离子模式下电喷雾推力器的深入理解,分析了电喷雾推力器单发射点受力、供液及离子蒸发行为,建立了发射电流理论模型,明确了电压、供液装置流阻等参数对发射电流的影响规律。所得结果与现有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基于所得模型,进而对单发射点顶端用于发射离子的凸起结构进行了瑞利稳定性分析,得到了单发射点稳定发射的电流上限,并分析了流阻对电流上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射电流为外加电压的二次函数,与供液装置的流阻成反比关系;纯离子模式存在一个稳定发射电流上限,超过此上限,凸起结构便会破碎;流阻越大,发射电流上限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