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通过建立风吹动地表沙粒运动的模型并根据大气湍流边界层风速廓线规律,计算了火星上沙尘暴的起动风速和沙尘暴发生时空中悬浮沙尘粒径的大小,并对沙粒从地面跳起进入气流的方式进行了验证.发现当大气为中性层结时,火星沙尘暴的起动需要离地面2m高处的风速达到28.7m·s-1.在起动临界风速下,地表沙粒需要滚动一个粒径的距离才能跳起,沙尘暴发生后,火星大气中悬浮沙尘的粒径小于30μm.   相似文献   

2.
质能等价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最重要的推论,那就是著名方程E=MC2,式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这就是说,一切物质都潜藏着质量乘以光速平方的能量一个静止的物体,它的所有能量都包含在它的静止质量中,物体一旦运动.就会产生动能,由于能量和质量等价,物体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应该加到它的质量上去,也就是说,运动的物体质量会增加。  相似文献   

3.
茫茫黑夜中,一闪而过。流星,又常称为火流星,真可谓“来无影,去无踪”。原来,在浩瀚的太阳系中,有无数的尘埃和固体碎块,纷纷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转动,它们被称做流星体。大多数流星体都很小。当它们偶然地闯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速度达到每秒十几千米甚至七八十千米,和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温度升高到几千甚至上万摄氏度,于是燃烧发光,这时我们就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一颗流星。小的流星体在地面上空好几千米的地方就燃烧完了,而一些大的流星体却可以把一大片天空照得通亮,这叫大流星。最后没有烧尽的流星体落到地面上,成为陨…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美国天文学家意外发现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神秘天体。它正以光速运动着,所到之处贪婪地“吞食”着恒星和行星,甚至部分星系。天文学家的最新观测结果表明.目前这个“宇宙怪物”距地球只有几万光年远,并正朝我们的太阳系方向运动。预计再过几年时间,它便会莅临我们地球,大有吞没整个太阳系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全电流双流体模型分析了地面磁扰动信号在近地层大气中的传播.结果表明磁扰动信号的传播模式受中性粒子elax-elax离子碰撞频率、磁扰动频率、磁粘滞系数以及大气离化系数等参数的影响.中性粒子碰撞效应导致近地层大气中不存在阿尔芬波传播通道.当磁扰动频率远小于0.001Hz时,磁扰动传播存在趋肤效应,且在近地大气中从高往下逐渐增强;当磁扰动频率远大于0.001Hz时,磁扰动以类似于真空电磁波的模式在近地大气中传播.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条存在于1~2千米的高空,宽度达几百千米,绵延数千千米的水汽输送带,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天河"(即大气河,Atmospheric Rivers)。卫星云图能够清晰地显现它的分布。这些高悬空中的天河能将大量水汽从热带输送到向中高纬地区,载水量远远超过地面任何江河。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 2000年 12月 18日 17时左右,我和几位同学在观看了学校的篮球比赛返回教室的途中,一位同学无意地抬头望了一下天空,随即大声地叫了起来:“快看天空,那是什么东西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一个发着橘红色光且有点刺眼的不明飞行物体,该物体正从正西方向西南方向无声地移动。当时有许多同学都看到了这个奇怪的物体,仰角大约是 50度左右。该物体长长的,好像是拖着尾巴似的,大约有 30厘米长。后来,长度慢慢变短,最后变成了一个扁扁的盘状物体。再后来,该物体被前方的山挡住了,于是,大家也就慢慢…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两台大气波动监测仪近三年的观测数据,对这一时段内所观测到的重力波和次声波周期尺度扰动的形态特征、谱结构特征及其在时间分布上的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几例雷暴、地震等事件中观测到的大气扰动,并揭示了这些事件期间观测到的与地面大气扰动周期尺度相类似的电离层扰动. 结果表明,北京大学研制的大气波动监测仪可有效记录到地面的微弱大气扰动,观测数据可用于进行岩石圈-大气层-电离层之间的耦合研究.   相似文献   

9.
UFO的疑惑     
人类在其自身的不断进化、发展过程中,同时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在微观世界领域里,当理论被一个又一个的实践证实的时候,我们却对常常出现在天空或海洋里的一种带着绚丽多彩的光芒、能在空中急飞急停又无声无息地高速运动的物体一筹莫展,那么,不明飞行物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困扰着地球人。不少科学家和UFO爱好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追踪和探索,可是不明飞行物的面纱却始终没有被真正地揭开。大量的推测、目击报告、设想、幻想,甚至模仿都有没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因为不明飞行物的出现是转瞬即失的,没有可…  相似文献   

10.
球状UFO     
杨雷 《飞碟探索》2005,(1):45-45
2004年1月22日,我和几个朋友在连云港灌南步行街拍照。大约在凌晨2时10分左右,一位朋友说:“快看,天上那是什么?”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白色的球状物体在缓慢而匀速地自北向南飞行,其轨迹和地面是平行的。后来,我又在不远处发现一个比之更小、呈金黄色的球状物体。  相似文献   

11.
USO指的是不明游动物体。飞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UFO与USO的性质是相同的。有多例海员、渔夫等目击者都证实,USO常常悬挂在水面上,然后突然跌进水里并消失在深处。它跌落的姿态让人想起秋叶的飘落———大幅度地摇晃着下降,然后从视线中消失。另外,还有很多目击者看到USO升出水面。一系列的船长及各国海岸防卫队的报告中,也描述过不明物体坠落、消失在水下。这样的事情不仅在19世纪,甚至在20世纪也发生过,区域包括所有海洋,有时甚至是几个不明物体同时下落。1877年,两个圆形不明飞行物出现在荷兰船只“珍·恩”号上方。它们其中一个发…  相似文献   

12.
基于视觉原理的运动物体空间姿态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物体运动姿态的测量问题,以提高姿态求解方法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为目的,研究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相机高速摄影测量物体姿态的测试技术。为实现该测量,使用高速相机获取同步影像,利用特征点间的几何约束关系,通过姿态优化算法确定被测物体空间姿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靠,测量频率达到100帧/s,姿态角测量误差小于0.04°。  相似文献   

13.
大气电场强度是大气电学的重要参数.大气电场的准确测量对雷暴和地震的监测、预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2015年8月27日气球搭载大气电场仪测量近地面大气电场实验得到的电场数据,分析在特殊地形表面近地面500m高度内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平台山顶上空近地面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增加呈指数递减,大气电场的数值和变化范围均较大,尤其是近地面100m高度内,大气电场值达到1kV·m-1以上.此外,还通过经验公式得出了近火山灰石地表的大气电导率.受空气中重离子的影响,其电导率远小于全球大气电导率的平均值.实验结果丰富了在特殊地形下大气电场的测量结果,揭示了中国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火山山顶近地面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离奇神动     
离奇神动高明强神动,又叫波尔代热斯,是国际学术界对一种离奇现象的称谓。这种现象的离奇处在于,物体会莫名其妙地自己发声,自己移动,自己隐没,自己传递信息等等。它跟人体特异功能一样,是目前学术界解不透的一个谜。1983年,比利时杜尔地区的瓦洛尼镇发生了连...  相似文献   

15.
众眼看宇宙     
<正>超大质量黑洞的自旋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天体。这幅图片是一位艺术家所作,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快速旋转的黑洞,它周围的吸积盘以及中心产生的喷流。从物理常识中,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过快,便会由于离心运动而四分五裂,但是黑洞却不会。虽然目前我们对它的最大自旋速度依然一无所知,但是理论物理学家预测,一个物体掉进快速旋转黑洞的时候,物质会以  相似文献   

16.
微光相机     
〔据西德英文版《道尔尼邮报》1979年3月号报道〕微光相机是美国航宇局的空间望远镜观测极微弱宇宙物体用的科学仪器。1983年空间望远镜将用航天飞机发射到距地面500—600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在这样的高度上执行观测任务时,可以不受大气干扰。由于航天飞机载人,所以必要时能在轨道上对该装置进行维修或更换科学仪器。望远镜还能由航天飞机在空间捕获,然后送回到地面。  相似文献   

17.
幽灵表现最为允分的要算是"波尔代热斯"现象."波尔代热斯"的德文原意为"吵闹鬼",是指异常出现的声响、图像、物体移动和其他一些不寻常的神秘现象.下面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方面的几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8.
1 光力概述 光对被照射物体施加光力的概念,最早由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开普勒在1619年观测彗星时提出.1871年,麦克斯韦在理论上证实了光力现象.对于一个以光速运动着的光子,它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动量,称其为线性动量,其值为普朗克常数除以波长.光照射在物体上,因线性动量的交换而施加力的作用,最初称之为辐射压力.辐射压力很小,仅有10-6N/m2,所以人们很难察觉.  相似文献   

19.
在本文中将研究地面物体对于带有旋转方向性图形的无绶电导航标确定方位误差的影响,绘出无线电导航标在利用一个波瓣和多波瓣方向性图形时,由于存在地面物体的信号反射而产生的确定方位误差的公式,将讨论无线电导航标在脉冲工作时确定方位的误差,并且发表某些关于在带有旋转方向性图形的无线电导航中利用脉冲进行工作不能减少确定方位误差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在GSM坐标系下, 利用TC-1卫星和Cluster/C1卫星上4s分辨率的磁场和热离子探测数据, 对中心等离子体片内的地向对流型高速流进行了统计研究(-19 Re < x< -9 Re, |y| < 10 Re, |z|< 5 Re). 统计结果表明, 地向对流型高速流会在15 Re以内出现``刹车', 在11.5 Re附近时出现``缺失'. 进一步对其速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在中心等离子体片内的高速流, 其运动方向主要为地向, 晨昏和南北方向的运动明显较弱; 在对流型高速流的地向输运过程中, 其峰值速度没有明显的下降; 在近地13 Re以内, 等离子体片内的地向对流型高速流具有较强的垂直磁力线运动速度. 这意味着对流型高速流在近地15 Re以内的“刹车”不是由高速流晨昏或南北方向的偏转造成的. 高速流在11.5 Re附近时出现的``缺失'可能与在15 Re以内出现``刹车'密切相关. TC-1卫星和Cluster卫星的观测为了解中磁尾重联高速流地向输运过程及亚暴膨胀相触发提供了重要的观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