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读者心声     
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从初中以来,我就对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痴想。“神舟”号飞船的发射使我树立了我的人生目标,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每遇到关于载人航天的书籍或报刊,就爱不释手,每一样都好好的珍藏。去年,我在邮局旁的邮电书店里无意中发现贵社出版的《太空探索》,那时我被迷住了,书里的内容棒极了,尤其那些彩照,令我兴奋不已。 我想提一些建议:《太空探索》  相似文献   

2.
读者心声     
从小,我就对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比航天更具有吸引力,也没有任何一本书比《太空探索》更好看。因此每期我都仔细阅读,细心地珍藏,爱不释手。 我希望贵刊开办一个“读者俱乐部”,让《太空探索》的读者在一起探索太空。 最后,我想通过贵刊的一角向为中国航天奋斗的专家表示衷心地感激和敬意,没有他们的努力,就不会有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飞向太空对于人类来说,就像今天坐汽车那样方便,到那时我们就一起飞向宇宙吧!  相似文献   

3.
1探索太空发射新模式□□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开发将卫星送入太空的低成本发射技术,不仅大型宇航公司全力以赴,就连一些小型企业也参与其中。实际上,私营企业家已在太空探索方面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如2004年的“安萨里X奖”,创立者出资1000万美元激励商业性太空旅行,而政府没有提供任何资金支持。美国专家认为,美国能在竞争激烈的太空技术研发方面处于领跑者的地位,继续将其他强敌甩在后面,私营企业功不可没,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一些私营公司并不满足于现状。微观世界(Microcosm)公司副总裁罗伯特·康格说:“整个世界都加入到了太空争夺…  相似文献   

4.
读者心声     
我是一名《太空探索》的忠实读者,刚接触《太空探索》,就被其丰富充实的内容、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以及精美的图片所吸引。“太空”本身是一个内容很广泛的领域,整个宇宙包括地球部包含于其中。而《太空探索》能够全面地把人们普遍关注的这方面的研究理论、最新进  相似文献   

5.
读者心声     
我原本不知有这样一本很好的《太空探索》杂志,今年初去儿子家才偶然发现。当时我带着新奇的目光浏览了几篇文章后,方知《太空探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知识性的资料杂志。其选材之新颖、内容之丰富、插图之精美、印刷之清晰,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于是我同儿子便有了个约定:“杂志来后,先送给爸阅读。”近一年来,每一期《太空探索》都是逐篇、逐句、  相似文献   

6.
章云华 《飞碟探索》2008,(12):13-16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此后,随着苏联的“礼炮”号、“联盟”号和美国的“双子星”、“阿波罗”系列太空探索行动的展开,一个崭新的太空世界映入人类的视野。于是,在“是否存在月球人?”、“火星上有生命吗?”等一系列谜团端倪初露时,“太空之眼”却发现了更多的秘密。  相似文献   

7.
读后感     
我是一名中学生,看了2002年第8期《太空探索》杂志“探索俱乐部”中发表的康宇立同学写的《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存在》一文后,我有些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在“航展杯”珠澳两地青少年太空青椒的种植活动中,我种植的太空青椒获得了成功。 那是在4月的一天,我有幸得到了两盆太空青椒的小苗,就端回家放在阳台上养了起来,我想让太空青椒在我的精心培育下结出丰硕的果实。 从此,我的心就系在了太空青椒上。每天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就跑到阳台去看看我的青椒小苗。给嫩绿的小苗浇水,让它喝饱了,快点儿长大。遇到大风天,就把它搬回房里,大风过后,又搬回阳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挖些田野里的肥土带回,施在盆里。  相似文献   

9.
江燕 《国际太空》2005,(9):17-19
自从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太空探索新构想”以来,研制什么样的“载人探索飞船”(CEV,又译为“乘员探索飞行器”)及其运载器,已成为世界航天工业界内外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元旦的钟声敲响,《太空探索》翻开了新的一页。在中国宇航学会的主办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主管下,在广大读者的爱护和支持下,伴随我国航天事业的壮大发展《,太空探索》走过了25年的历程。1980年,当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航天事业在“两弹一星”成功研制的基础上,开始实施“三抓”(全程发射洲际导弹、潜艇水下发射固体导弹和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任务,世界航天科技日新月异发展之际,由国防科技工作的开创者聂荣臻元帅题写刊名的《航天》杂志问世了。在《航天》创刊以及20世纪初改名《太空探索》的25年来,本刊跟踪世界航天科技前…  相似文献   

11.
读者心声     
新的一年开始了,贵刊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在此,我想谈一下我读2001年全年《太空探索》的感受。 在贵刊开设的栏目中,我最喜欢的是“中国航天”,我非常希望能多了解一些中国航天的情况,但贵刊每期中只介绍一种运载火箭,看起来实在不过瘾。“视点”栏目及时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初冬,中国的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在太空邀游了将近一天之后,成功返回地面,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序幕。 载人航天是一项浩大而宏伟的航天工程,航天员是其中的核心。航天员不仅要安全往返于地面和空间,而且要在太空完成各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探索地球以外的大自然奥秘;而这些太空新知识的获得,又将极大地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宇宙的神秘莫测始终是人类研究的一大课题,探索宇宙的奥秘,更是我梦寐以求的向往。人世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期望有一天能“上九天揽月”,生活在那美妙的“天上人间”。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实现了人类许多的梦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和太空探测器,并在1969年7月20日首次登上了月球。我想,人类在太空中生存的愿望已为期不远了。我们如果要长期居住在太空中的其他星球(月球、火星……)和空间站上,工作和生活必须不再依赖地球,需要开发…  相似文献   

14.
吴勤 《太空探索》2008,(3):26-29
就在世界各国纷纷重新燃起新一轮太空争霸战的同时,位于朝鲜半岛的韩国也不甘人后,终于在日前宣布了自己的“天军计划”。韩国空军高层负责人日前透露该国的太空计划,“2025年之前将把激光武器部署到实战中并创建‘太空作战团’等,分三阶段培养太空战斗力。”这份报告首次公开了韩国具体的太空战斗力培养计划,具有重大意义。在日本、中国相继开展探月计划后,韩国的“穷追不舍”将点燃亚洲太空竞赛的烽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读者园地     
今天,《太空探索》杂志更名已整整一年了,在此我们要衷心感谢那些热心的新老读者,正是由于你们的关心与支持,《太空探索》杂志才能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宣传中国航天、普及航天知识、探索宇宙奥秘”是我们的办刊宗旨,“视点”带给你国际航天的最新动态;“太空新航线”告诉你航天界的奇闻轶事;“中国航天”让你了解中国航天的历史与现状;“宇航博士”教你掌握更多的航天知识;“探索时空”带你进入浩瀚的宇宙;“星空夜话”与你分享星空的美丽与神奇……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枚来自太空的青椒,名字叫做“宇航一号”。说起我的身世,还真有些特别:我是由中科院遗传所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室于1987年8月5日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搭载上天后,经地面11代种植选育而成的,地地道道是个拥有“健康体魄”的优良品种。 1999年,在名为“航展杯珠澳青少年太空青椒种植活动”中,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走进了珠海、澳门两地30多所学校,成为近万名中小学师生的宠物。在这里,我就向大家讲讲自己在珠海闯荡的一些经历吧。  相似文献   

17.
我常想,人类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创造过世界第一,但哪一项第一能比得上你——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你这“第一”的含金量实在是太高太高了,决非一项体育世界记录的创造者或什么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拥有者所能与你比拟的。虽然没有谁给你颁发过“世界第一”的金牌,但你那块无形的金牌早已悬挂在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在2012年2月初使用“猎鹰”9火箭向国际空间站发射其“龙”货运飞船,执行一次飞行验证任务,从而为启动正式的空间站货运补给飞行扫清道路。太空探索公司2006年以来已从NASA“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验证计划拿到了3.76亿美元的资助。  相似文献   

19.
4月16日,全国“少年二级宇航技师”小论文答辩会在北京16中培训中心如期举行。担任此次答辩会的评委有:航天科普专家李龙臣;太空探索杂志社田如森社长;北京161中培训中心王德清主任刘世昌老师和田纪众老师。参加答辩会的40名学生来自全市30余所小学,他们的论文选题与去年相比丰富了许多——“火星环境大改造设想”、“改造航天服”“用月球资源的钥匙打开新的航天大门”、“太空农场”、“寻找太阳系外的新家园”、“建设黑洞城市”、“我去火星的幻想”、“谁去太空扫垃圾?”、“空间技术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经过太空洗礼的人类食物新…  相似文献   

20.
李元 《太空探索》2007,(1):60-61
在太空探索的伟大事业中,太空美术是一首首赞美诗,一幅幅风光画。它显示宇宙的壮丽,它颂扬太空的辉煌。它用艺术的手法去描绘人类在太空探索征程中的技术与成就。太空美术(SPACEART)就是太空探索的美术。我国著名艺术家、科普美术家、我国太空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的老友沈左尧教授对太空美术的特色有精辟的论述:“太空美术使广漠无垠、变化万端的宇宙浓缩于尺幅之中,画面有的恢弘雄壮、绚丽夺目;有的宁静恬幽、寓意深远;有的形态诡异、摄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面对画卷,觉宇宙之无穷、时间之永恒。太空美术作品既给人以丰富的科学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