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航展杯”珠澳两地青少年太空青椒的种植活动中,我种植的太空青椒获得了成功。 那是在4月的一天,我有幸得到了两盆太空青椒的小苗,就端回家放在阳台上养了起来,我想让太空青椒在我的精心培育下结出丰硕的果实。 从此,我的心就系在了太空青椒上。每天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就跑到阳台去看看我的青椒小苗。给嫩绿的小苗浇水,让它喝饱了,快点儿长大。遇到大风天,就把它搬回房里,大风过后,又搬回阳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挖些田野里的肥土带回,施在盆里。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15颗返回式卫星,通过这些卫星,科学家们不仅获得了许多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照片,还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科学试验。比如搭载植物种子、动物卵和细胞组织、微生物以及矿物、工业材料等,研究它们在太空环境里产生的变化、探讨未来建设太空农场、太空工厂的可能性。 1987年8月,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教授蒋兴村为首的科研小组搭载了一些青椒的种子,经过8年的试种、优选,已经培育出了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青椒新品系,已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种植了约3000  相似文献   

3.
国斌 《太空探索》2003,(3):16-19
遨游太空今天已经算不上是什么轰动性的新闻,然而如果将时间回溯40年,任何一次太空飞行都会是“爆炸性”的,更何况是女性圆了太空梦! 捷列什科娃,苏联航天员,第一位女性“太空使者”。她曾感慨地说:“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曾有幸成为人类最早开拓宇航道路的人中的一员。尽管历尽千辛万苦,但看到那么多人踏上我们开辟的道路,真让人欣慰。” 自捷列什科娃1963年太空之旅后,进入太空的女性已经近40位。  相似文献   

4.
读者心声     
初识《太空探索》是在一张全国报刊的征订广告上,在密密麻麻的报刊名字中间,“太空探索”四个字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当天就去邮局买了一本,只为看看“太空探索”。 没想到,这一看就再也收不住了。一个色彩缤纷、精彩奇妙的太空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从狭小的课堂飞到了广阔的太空世界之中,我的眼睛亮了,心也亮了,我真  相似文献   

5.
晨初 《太空探索》2004,(8):16-17
最近多家媒体和网站都刊登了两条类似的新闻.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其一是有20吨太空蔬菜开始在北京上市了.这些太空蔬菜的个头都是属于“巨无霸”型的,8月份产量可达400吨。其二是不久前在大兴举办的西挨节,打起了“太空西瓜”的牌子。一时间“太空育种”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太空育种,太空新品又是如何培育的?这些太空种子种植出来的蔬菜.瓜果对人类有无不安全因素?这些问题也随之成为广大老百姓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读者心声     
新的一年开始了,贵刊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在此,我想谈一下我读2001年全年《太空探索》的感受。 在贵刊开设的栏目中,我最喜欢的是“中国航天”,我非常希望能多了解一些中国航天的情况,但贵刊每期中只介绍一种运载火箭,看起来实在不过瘾。“视点”栏目及时  相似文献   

7.
走进北京大兴县的航天育种基地,徜徉于椒秧瓜架之间,一种神奇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放眼看去,十几亩青椒田里,单果重量达300克的青椒,一个挨一个地挤在椒叶之下,接受着阳光的抚慰。这种青椒的祖先是、“龙椒2号”,是由中科院遗传所的蒋兴村研究员1987年在酒泉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8.
读后感     
我是一名中学生,看了2002年第8期《太空探索》杂志“探索俱乐部”中发表的康宇立同学写的《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存在》一文后,我有些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我出生在贵国大连市,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岁月,所以我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对于能有机会把我的太空美术作品介绍给中国人民,我感到非常高兴。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今年5月30日,日本太空美术大师岩崎一彰的画展又要在北京举办了。1984年4月至1988年11月,他  相似文献   

10.
空间扫描     
曲新 《国际太空》2003,(10):29-31
人类首次举办“太空婚礼”2003年8月10日,远在380km高空中的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马连琴科与地面上的俄裔美国籍姑娘叶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娃举行了结婚仪式。尽管首次“太空婚礼”按预定计划顺利完成,但首次“太空婚礼”出人意料地受到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的“冷遇”和“怠慢”。马连琴科的行为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责。许多专业人士认为,这次“太空婚礼”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航天部门正在考虑,未来的航天员在进入太空前要签订不在太空举行婚礼的合同条款。美国航宇局计划2004年初恢复航天飞机飞行8月5日,美国航宇局高级官员称,将严格按…  相似文献   

11.
乘“太空出租飞船”到太空旅游 什么是“太空出租飞船”?载人航天发展至今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太空出租飞船”。这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哪一国发明的?为什么要发展“太空出租飞船”?当一听到“太空出租飞船”这个名词时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和问题。其实所谓“太空出租飞船”是一种形象的比喻,主要是用来说明未来的载人飞船不是由国家或政府出资建造的,而是由民营企业或公司建造的。当有人因公或因私要到太空去,即可租用这种飞船。  相似文献   

12.
读者心声     
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从初中以来,我就对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痴想。“神舟”号飞船的发射使我树立了我的人生目标,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每遇到关于载人航天的书籍或报刊,就爱不释手,每一样都好好的珍藏。去年,我在邮局旁的邮电书店里无意中发现贵社出版的《太空探索》,那时我被迷住了,书里的内容棒极了,尤其那些彩照,令我兴奋不已。 我想提一些建议:《太空探索》  相似文献   

13.
读者心声     
我原本不知有这样一本很好的《太空探索》杂志,今年初去儿子家才偶然发现。当时我带着新奇的目光浏览了几篇文章后,方知《太空探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知识性的资料杂志。其选材之新颖、内容之丰富、插图之精美、印刷之清晰,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于是我同儿子便有了个约定:“杂志来后,先送给爸阅读。”近一年来,每一期《太空探索》都是逐篇、逐句、  相似文献   

14.
四平 《太空探索》2006,(7):38-39
回首人类45年的登天征程,人们不能忘记自己的亲密朋友曾经留下的足迹和付出的牺牲.它们就是一批为人安全进入太空“打前站”的太空“狗侠”,是它们首先被选作试验品踏上了生死未卜的太空之路。  相似文献   

15.
海底的"太空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丹 《太空探索》2003,(9):24-25
航天员“上天”不足为奇,航天员“下海”却不多见,而且还要在海底过“太空生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跟我一起去看看美国航宇局设置的特殊培训科目——海底航天试验。  相似文献   

16.
漫步太空     
1965年3月1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离开座舱用一根绳索系在飞船上,到太空飘飞了十多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人。1983年4月7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太空飞行期间,两名宇航员在太空自由自在地飘行了5个小时。这是人类首次不系绳索自由地在太空行走。宇航员为何能在太空行走呢?原来,宇航员从飞船或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时,除了要穿上特制的宇航服外,还要背上机动飞行器。有了它,宇航员才能在太空自由“行走”。机动飞行器…  相似文献   

17.
读者心声     
我是一名《太空探索》的忠实读者,刚接触《太空探索》,就被其丰富充实的内容、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以及精美的图片所吸引。“太空”本身是一个内容很广泛的领域,整个宇宙包括地球部包含于其中。而《太空探索》能够全面地把人们普遍关注的这方面的研究理论、最新进  相似文献   

18.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负责研制的一台天文望远镜。它以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P.哈勃命名,以纪念他在20世纪前半期对于星系天文学和宇宙结构组成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它是迄今人类送往太空的最大的望远镜,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0年4月22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地球轨道,人类从此摆脱了大气的束缚。在离开故土的日子里,哈勃望远镜像一名忠实的侦察兵,把窥测到的太空奥秘报告给地球人,从而赢得了“太空千里眼”的美誉。一、哈勃“肌体”构造哈勃太空望远镜实质上是一颗大型天…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在天上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其实不然,天上生活并不都如神仙。刚刚荣获美国“国会太空荣誉奖章”的美国女航天员香农·露西德的亲身经历便能说明这点。 香农·露西德在俄罗斯“和平”号太空站上生活了6个多月后,追不及待地打电话给休斯顿飞行任务控制中心,要中心为她播放一首60年代轰动一时的歌曲“救救我”。这首歌正代表了她当时的心情。 她是1996年3月搭乘“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原计划8月份就返回,由于助推火箭故障和两次飓风导致航天飞机发射推迟,  相似文献   

20.
2013年4月5日,美国著名的太空新闻网站Space.com发表一篇报道,标题是“十大太空武器排名”。虽然媒体上关于太空武器的报道很多,但这篇报道非同寻常:第一,它首次公开将小行星作为太空武器;第二,它在太空武器排名中将小行星武器排名第一;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它发表在一个特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