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GE公司F110发动机的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110系列发动机是GE公司利用低风险的型号衍生技术研制推重比为10及其以上的发动机的典范,经历20余年的研制实践,历经F110—GE—100、F110—GE—129IPE、F110—GE—129EFE等型号,走出了一条起点高、风险小、成本低、周期短的型号衍生研制道路。  相似文献   

2.
F110和F404发动机的衍生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E公司通过以先进发动机核心机为基础,不断吸取各种预先研究计划和部件改进计划中获得的成熟技术以及直接移植使用中的发动机技术,研制出性能高、可靠性好、寿命长、使用维护成本低、研制风险小的F110和F404系列发动机,满足了战斗机对动力装置不断提高的要求,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罗伊斯遄达系列发动机中的每一型号发动机都具有同样的核心机与风扇设计.由于它的核心机比其它公司的发动机大,使遄达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航空发动机领域,国外从四代机研制开始,普遍采用提前开展技术验证机研究的发展思路,使型号发动机中应用的新技术能得到充分的前期技术验证。美国典型的四代机发动机F119,在预研阶段,以充分的核心机技术验证为基础;进入型号阶段后,核心机上采用同期开展的各项技术验证计划中经验证的成熟技术;设计定型后,以核心机为验证平台,派生发展途径从系列化已逐渐跨越到多用途层面。国外四代机发动机的核心机的技术发展战略,对我国发动机的研制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F110基本型(F110-GE-100)发动机是在F101发动机的核心机和F404发动机的风扇与喷管的基础上发展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于1986年10月配装F-16C/D战斗机投入使用。之后,在F110-GE-100发动机的基础上,GE公司又发展了推力为12900dAN、推重比为7.28的F110-GE-129发动机,并于1991年配装F-16C/D和F-15A/C战斗机投入使用。20世纪90年代初,GE公司又规划了1个分3阶段实现的F110发动机性能提高计划,旨在使F110发动机的推力增大到17800daN。第1步工作的目标:使发动机的推力增大15%~20%,达到15600daN;或者在发动机推力保持目前水平的前提下,使发…  相似文献   

6.
加速任务试车(AMT)是目前国外研究军用航空发动机耐久性的标准试验,是发动机寿命管理的重要方法。本文以美国F404-GE-402发动机、F110-GE-100发动机为例,介绍了AMT技术在发动机设计验证、部件改进、寿命管理、维修计划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对有效提高我国发动机型号研制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和实现发动机的高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袁成 《国际航空》2014,(6):66-68
透博梅卡和加拿大普惠公司研制直升机发动机的途径归纳起来有3种:首先是通过使用最新的技术对在役发动机系列进行深度挖潜,进而推出新的衍生型号以配装即将服役的直升机;其次是研制性能显著提升的全新发动机系列,以配装未来几年内服役的直升机;最后是进行型号预研,为未来的直升机发动机研制打好基础,以便占领2020年之后的直升机发动机市场。  相似文献   

8.
135 -PW - 10 0发动机是美国PW公司为F -35A飞机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发动机。它由F119发动机衍生而来 ,核心机基本保持不变 ,风扇和低压涡轮重新设计、加力燃烧室进行了改进 ,喷管由二元俯仰矢量喷管改为轴对称非矢量喷管。F135 -PW -10 0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见附表附表 F135 -PW - 10 0发动机的性能参数推重比 10 .5涵道比 0 .2加力推力 180kN总压比 91.8军用推力 133kN空气流量 91kg/s质量 170 0kg涡轮进口温度 1810KF135-PW-100发动机@梁春华…  相似文献   

9.
<正>核心机系列发展,是指在保持一台成熟的核心机基本几何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匹配不同的风扇、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等低压部件及相关系统,以较低的风险研制出不同用途、覆盖一定推力(功率)范围的一系列发动机。核心机系列发展是发动机系列化发展的最主要途径,能较好解决发动机与飞机研制进度协调的问题,减少发动机研制和翻修  相似文献   

10.
达信集团来科明公司将于今年12月开始试验新的系列发动机的通用核心机;但是,如果来科明公司找不到合作伙伴,它的这项研制新的发动机系列与AE2100、AE3007竞争的计划在发动机取证前可能被迫终止。 来科明公司新的系列发动机编号为500系列,其核心机是由T55、ALF502及LF507发动机衍生而来,效率与性能均有所提高。来科明公司的经营计划要求:针对ATR84运输机的需要,在1996年下半年前研制出功率为5510千瓦(7500轴马力)的LP512涡桨发动机,估计ATR公司  相似文献   

11.
从F/A-18舰载战斗机的演进旨飞机平台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或者战场适应性强、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且市场和使用生命力旺盛,这是任何一款成功机型共同的特征。F/A-18舰载战斗机自1975年开始研制至今,已发展了A/B、C/D、E/F等多种型号,同时还衍生出了RF-18、EA—18G等侦察和电子战机种。它的研制、改进和发展历程、实战表现和市场业绩,足以印证它是一款成功的机型。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美国GE公司在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研究其民用航空发动机发展战略,可为中国民用发动机产品研制提供借鉴。介绍了GE公司为提高其新产品性能所做的技术预先研究计划和技术储备;采用产品路线图方法总结了GE公司民用航空发动机产品布局和发展路线。研究结果表明:GE公司重视民用发动机核心机和衍生型号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布局,为降低发动机研制风险和成本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在不同产品中采取联合研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F135推进系统是由普惠公司领导的研制小组为F-35研制的低成本、多用途推进系统.它是由该公司为F-22战斗机研制的F119发动机衍生发展而来.由于基本技术成熟,其研制过程比较顺利,然而,即使如此,通过对研制历程的回顾,依然可以看出发展现代航空发动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美国空军(USAF)认为他们已经找出自1994年7月以来引起4架F-16战斗机失事的F110-100发动机的故障原因。根据初步得到的数据,USAF的官员推论加大间隙和部件中潜在的不平衡因素是引起涡轮封严蓖齿产生裂纹的原因,在F101/F110/F118发动机中均发现过此类问题。除2架以色列和2架埃及的F-16战斗机失事以外,USAF现认为至少1台装B-1B轰炸机的F101发动机和1~2台装F-14的F110-400发动机是因封严件故障造成失事的。关于封严件的问题可以追溯到1988年,当时装B-1B的F101发动机显然是因封严件问题失事的。  相似文献   

15.
在成功衍生研制了JSF的动力装置F135发动机后 ,PW公司准备以F119发动机为基础再衍生研制未来远程攻击机和远程侦察机的发动机。另外 ,美国空军还试图以F119发动机为基础研制大型无人侦察机的发动机。  远程攻击机在执行攻击任务时要求具有高的飞行速度和长的飞行距离 ,远程侦察机要求具有非常长的续航时间、较弱的红外和雷达信号以及需要用于驱动传感器和各种情报采集设备的电力。为此 ,PW公司正在为F119未来改进型发动机开发和验证以下技术 :1)开发长航时超声速巡航技术 ,使未来飞机能够以超声速飞行几个小时 ;2 )开发用于旋转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制造技术预研应以新一代发动机的核心机和验证机为目标,并尽快提高其稳定性、可靠性,才能尽快完成型号研制任务。  相似文献   

17.
F110的最新衍生型F110—GE—129EFE的发展与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F110发动机的最新改进型F110-GE-129EEE的发展情况与设计特点。比较了该发动机在提高性能的衍生改进型F110-GE-129(IPE)基础上的技术改进。重点介绍了EFE型发动机的风扇加力燃烧室、喷管系统设计改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美国军用航空发动机F100和F110的飞行试验,总结了两型机飞行试验的经验,即科研试飞是军用航空发动机研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暴露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合适的飞行平台,整个飞行试验需要大量的试飞飞机和发动机以及各方的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19.
B—1B 的进攻用航空电子系统是由波音军用飞机公司制造的,它有六合▲P—101F 型计算机和两台用于雷达系统的1720A 军用标准结构的计算机。另在 AN/ALQ—161防御用电子系统中用了一台 AP—101F 计算机作为 CITS(中央综合测试系统)的预处理机、防御用航空电子系统是顿公司 AIL 分公司研制的。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国内外核心机系列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研制的5 k N推力涡扇发动机的5 kg/s流量级核心机为平台,开展了核心机派生发展10 k N推力中等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应用研究。通过对派生发动机方案实施效果的分析,验证了核心机派生发展发动机技术途径的可行性。归纳了系列发展在核心机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发展大推力跨度和不同用途发动机时核心机所需的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