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分三号卫星在海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引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沿岸大国,海岸线约1.8万km,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面积500m~2以上的岛屿约6500多个,内水和领海主权海域面积38万km~2,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km~2。我国在全球海洋政治、经济、交通、安全、科研上拥有广泛的战略利益。遥感卫星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已经广泛用于海洋领域,为海洋监视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海洋与渔业事业取得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然而,我国的海洋与渔业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海上执法力量仍然比较薄弱,管理尚不规范,非法捕捞、非法采沙、破坏海洋生态资源、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我国周边海域如钓鱼岛、黄岩岛事故频发,海上维权斗争形势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广东渔政执法需求的分析,结合卫星通信应用技术,为广东省100吨级以上渔政执法船建设卫星视频系统,实现执法船只周围海域远距离监控管理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远程协同调度指挥,能有效为渔政执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我国生产渔船护航,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0月25日6时5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将"海洋"二号B星发射升空,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海洋"二号B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将接替目前超期服役的"海洋"二号A星。"海洋"二号B星不受天气、光照等客观条件的干扰,能够提供全天时、全天候的不间断服务,可持续对海面风场、海浪、海流、海面温度、海上风暴和潮汐进行  相似文献   

4.
海洋监测对遥感卫星的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强 《卫星应用》1999,7(1):35-43
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国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在日益深入,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资源卫星如能成功发射,将有助于我国海洋监测的现代化建设,改变目前海洋卫星遥感资源完全依赖国外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进入21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的海洋探索与利用也在逐步实现由近海向深海、远海等新战略高地的拓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我国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相似文献   

6.
<正>碧波万顷的蓝色海洋,留给人类太多的秘密。当今世界,由于人口的激增和无节制的掠夺性开发,资源和能源日益紧张。向海洋进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征程中,海洋卫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誉为"数字海洋"的"千里眼"。2014年8月,设计寿命为3年的我国"海洋二号"卫星迎来在轨稳定运行三周年。目前,该卫星仍然在稳定运行。3年多来,该卫星与"海洋一号"卫星相互配合,分别以微波、光学两种观测手段,进行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海洋资源探测,构成了空间立体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大幅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9月7日11时1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C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海洋"一号C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十二五"海洋业务卫星的首发星,也是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的第三颗星,主要用于全球大洋水色水温环境业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5月19日12时03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托举着"海洋"二号D星直冲云霄,随后将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迎来三星组网时代。"海洋"二号D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立项,由国家自然资源部主持建造的海洋业务卫星。该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卫星之一,  相似文献   

9.
卫星接收处理系统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刘建强黄润恒张德颂海洋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陆地非再生资源的消耗,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我国东临太平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之一。大陆海岸线长达...  相似文献   

10.
正海洋在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海军担负着抵御海上威胁、保障海上安全、维护海上领土主权和保护海洋资源等作战任务。目前,我军海上作战部队缺乏基础通信设施,存在跨域可靠通信保障困难、情报信息难以及时高效回传等困难。通信卫星具有覆盖全球、地面设施依赖程度小、灵活性强的优点。天基卫星通信网可满足我军在跨域环境中对命令、语音、数据、视频、互联网接入和远程指控等业务的通信保障需求,提升海军作战的"懂天、用天"能力。本文对国内外通信卫星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总结了卫星通信在海军作战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天地协同的"云+端+边"一体化卫星通信系统设想,构建了海军作战中卫星通信智能支援的若干模式,为我国海军作战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6月11日,"海洋"一号D卫星搭乘"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随后,卫星太阳翼顺利展开,卫星在轨运行稳定,状态良好,标志着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海洋"一号D卫星是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的第4颗卫星,属于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海洋业务卫星。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卫星采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CAST2000小卫星平台,设计寿命5年。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星上配置5个载荷,  相似文献   

12.
海洋是除外层空间资源以外的人类活动第二大自然空间。在阐述海洋空间概念和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指出海洋空间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分析了海洋空间信息安全威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海洋空间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海洋空间信息安全任务和技术途径,最后对海洋空间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进行提炼和梳理。  相似文献   

13.
欧空局发射的欧洲遥感卫星(ERS-1)具有为海洋科研和海洋经济服务的双重目的。这颗卫星在海洋渔业、海上油气业、海洋灾害预报、海洋环境监测等海洋经济部门的应用前景良好,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我国在发射自己的海洋卫星之前,先行接收和应用ERS-1卫星数据是发展我国海洋遥感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拟对ERS-1卫星产生的社会效益、科学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一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首批建立的航天专业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是"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中心"挂靠单位,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长单位,是"北京宇航学会传感器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中意激光遥感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挂靠单位,是国家部委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海洋遥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家支撑单位之一,拥有国际合作基地"航天电子信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拥有北京市认定的"激光遥感与监测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  相似文献   

15.
正海洋二号卫星A星(HY-2A)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它不仅填补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遥感的空白,也是世界上目前唯一在轨运行的综合型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卫星在轨获得的数据提高了我国灾害性海况预报的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海洋科学研究、全球变化提供了实测数据,同时也在国际对地观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Y-2A卫星在法国、美国和荷兰等国家的海洋业务系统中分别实现了应用,数据质量受到国外用户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6.
正海洋二号卫星A星(HY-2A)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其上搭载的扫描微波辐射计,具备5个频率、9个观测通道,通过圆锥扫描的方式,对海面和大气等目标进行全天时全天候探测,定量化获取海面温度、海面风场、大气水蒸气含量、大气液态水含量、海冰等海洋大气物理参量,直接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国防建设提供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7.
研究SAR海洋目标仿真与反演方法,可提高海洋SAR卫星系统的总体设计能力和海洋图像的应用水平.文章根据星载SAR海洋场景成像机理,对风、浪、内波、锋面等海洋现象的成像模型与反演算法进行了总结,并综述了算法理论现状,分析了SAR海洋场景仿真与反演的研究难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可为我国海洋SAR卫星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外层空间活动在世界经济变革的影响下产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外空活动商业化、私有化以及国际合作趋势不断加深。一方面,外层空间活动不再局限于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范畴,私有主体的参与程度和作用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越来越重视,国际合作日趋密切。与此同时,外空活动主体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广泛性也为外空活动争端带来更多挑战。传统国际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于外层空间活动的争端及其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17,(1):1-5
海洋盐度是海洋动力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发展盐度观测卫星是获取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的重要手段,在海洋观测和数据预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海洋盐度卫星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海洋盐度卫星在海洋领域的应用,论述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体系的成就和不足,结合我国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发展海洋盐度卫星完善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观测体系的发展目标。通过探测海洋盐度要素,实现海洋动力环境全要素的综合探测,可为海洋环境信息预报和提取等应用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9月25日08时5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D火箭点火发射的"云海"一号02星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实验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