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周威 《中国航天》2006,(4):16-19
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与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和其它相关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曾就冷战后的中美关系对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影响做过粗浅的分析,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探讨了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历史和发展方向。那么,从航天保险市场这一局部环境来看,我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在此,笔者想以亲历的一些项目为节点,分析航天保险市场对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影响。众所周知,在通信卫星项目中,卫星的制造、发射和保险是项目的三大支出。卫星和火箭工业的发展已有较长历史,而航天保险市场与其它市场相比却仍很年轻。航天保险市场最早出现于40年前,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漫长的市场起步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快速发展的市场繁荣阶段以及90年代后期到今天的市场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2.
周威 《中国航天》2010,(2):16-21
2009年的商业通信卫星市场仍然是由美国4家卫星公司(劳拉、波音、洛马和轨道科学公司)与欧洲两家卫星公司(泰雷兹·阿莱尼亚和阿斯特里姆公司)相互或联手竞争,共同瓜分;但也涌现出新的卫星制造商,准备在中型商业通信卫星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在2009年的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由于海上发射公司仍在走破产保护程序,德尔它和宇宙神火箭还在试图重返商业发射市场,因此只有俄罗斯控股的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质子号火箭与欧洲的阿里安5火箭在相互竞争。估计2014年德尔它和宇宙神火箭在完成美国国内卫星任务后,才会更多地参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逐渐使市场重新回到由欧、美、俄"三足鼎立"的态势。下面根据公开信息和不完全统计资料,就2009年的商业航天市场情况和特点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阿里安航天公司依然占有50%以上的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但它面临着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宇宙神火箭族的严峻挑战。本文介绍了阿里安火箭的商业发射现状,对未来航天发射市场进行了预测,介绍了宇宙神火箭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其前景,并对日本H-2火箭和中国长征火箭的崛起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竞争激烈的大型通信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下)费雅佳五、长征火箭1988年11月1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休斯银河通信公司签署了用长征二号E捆绑式火箭发射澳大利亚第二代通信卫星澳星B(休斯空间通信公司研制的新一代HS601型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1989...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14,(2):21-23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1型运载火箭2013年12月3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卢森堡欧洲卫星公司(SES)的SES-8商业通信卫星。这是“猎鹰”9火箭首次用来发射静地轨道商业通信卫星,标志着太空探索公司正式进入了商业航天发射市场,  相似文献   

6.
回望过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在过去的60周年里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成绩,为中国航天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展望未来,随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射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航天科技集团愿意与各界携手共同努力,推动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共享航天经济发展红利。本文就中国航天商业发射服务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后续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长征火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运载火箭之一"、"美国对华卫星出口限制的特殊政策,不利于国际空间合作的健康发展"、"希望中国火箭越来越多发射各个卫星制造商生产的卫星"……4月8日在西昌举行的“长征”火箭用户大会上,与会众多国际用户代表纷纷发言,高度评价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的可靠性与竞争力,他们呼吁长征火箭更多投入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希望长征火箭为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商业航天一般是指按照市场规律,依照商业模式,面向用户需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在商业火箭研制及发射服务、商业卫星研制及运营服务、地面设施建设与服务、产品配套及商业航天衍生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各类活动。我国的商业航天是相对非营利性的国家航天而言的,其市场行为与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商业企业仍有本质区别。因此,对商业航天产业的理解和投资逻辑也有别于传统行业,本文将根据航天产业发展现状,从产业投资者的角度提出一些对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5年起,我国商业航天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社会资本的助推下,商业卫星公司、火箭公司纷纷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公开的商业火箭公司近20家。"发展航天,动力先行",制约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最大痛点是火箭动力的问题。固体火箭具有系统简单、发射准备周期短、发射点选择灵活等特点,特别是可以通过外协外购等方式快速获取固体发动机,许多火箭公司早期采取小型固体火箭进行亚轨道或入轨发射的策略,以期快速打通发射环节,对火箭总体技术进行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0,(3):19-20
1986年,长城公司开始了将长征火箭推向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商务活动,从那时至今已有十几年了.今天,中国航天的商业发射已经打开了局面,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长征火箭的商业发射已经成为我国和平利用航天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我国高科技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事件,并将继续成为下一世纪中国参与世界高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发展商业航天的重要意义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标志着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正式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开启了我国商业航天元年。多年来,商业航天对我国航天技术及其应用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全方面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商业航天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  相似文献   

12.
1986年,长城公司开始了将长征火箭推向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商务活动,从那时至今已有十几年了。今天,中国航天的商业发射已经打开了局面,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长征火箭的商业发射已经成为我国和平利用航天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我国高科技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事件,并将继续成为下一世纪中国参与世界高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之初,重温以往发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空军航天与导弹系统中心2019年5月3日发布"国安航天发射"(NSSL)计划第二阶段"发射服务采购"(LSP)项目的正式招标文件,将在2020年向两家本国发射服务商签发合同。相关厂家需在8月1日前提交投标方案。NSSL计划最近刚由原"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计划更名而来,由空军和国家侦察办公室主管。更名后的该计划不仅可选用一次性使用火箭,也可选用可重复使用火箭。除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俄制质子M/和风M型运载火箭5月16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墨西哥通信与交通部的"墨西哥星"1通信卫星,但因第三级火箭故障而以失败告终,火箭和卫星残骸落入毗邻蒙古和中国的东西伯利亚赤塔。这是继4月28日"进步"M27M货运飞船任务失利后俄航天任务接连遭遇的又一重大挫折,也是近年来在执行俄政府发射任务时失败连连的质子号火箭在商业发射方面少有的一次失败。而就在本次发射前几小时,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进  相似文献   

15.
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威 《中国航天》2003,(1):27-28
美国著名咨询公司弗罗斯特与萨利文公司最近发表研究报告,对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在2002~2008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我们利用手头的最新资料和日常搜集的信息,结合弗罗斯特与萨利文公司的研究结果,对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与其有关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如下归纳和整理。卫星融资和保险市场直接涉及卫星项目的启动与卫星市场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卫星发射服务业务。卫星融资和保险市场是我们预测发射服务市场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和了解卫星融资和保险市场的现状及其与发射服务…  相似文献   

16.
美国和俄罗斯的谈判代表已就俄罗斯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问题达成初步协议。该协议的要点于5月初在莫斯科公布。由于要取得双方政府的批准,所以正式的协议备忘录将在晚些时候签署。 根据这项协议,俄罗斯从协议签字之日起至2000年12月31日最多只准发射8颗商业性的静地轨道或静地转移轨道卫星,即平均每年可有一次这种商业性发射。对于向低地轨道或其它非静地轨道进行的发射,协议规定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协议规定俄罗斯火箭的定价和其它发射合同条款应与西方市  相似文献   

17.
亚洲卫星一号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开放政策的成功,也确立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国际地位。 在困难中起步 1985年10月,我国政府正式宣布:中国可以向国外提供商业性航天发射服务。面临着竞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小卫星已成为发展最迅猛、最具活力的商业航天领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其发射服务也成为商业航天创投的热点。全面梳理国外商业小火箭发展动态,在总结商业小火箭发展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思考当前商业小火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火箭能力与任务需求的匹配性、研发周期与方案设计的匹配性等,给出我国商业小火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其更好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5,(7):14-14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航天保险随着长征火箭开始承揽对外发射服务而得到发展。长征火箭早期发射的亚星1号及3颗澳星均购买了发射保险。对于可能出现的第三方责任,则通过政府换文的方式实现政府担保。1994年1月,太平洋保险公司与香港亚太通信卫星公司签署了保额达1.2亿美元的亚太1号通信卫星发射险及保额为1亿英镑的第三方责任保险合同。1996年2月15日,长征3号乙火箭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失败,同年长征3号火箭发射中星7号卫星失败,给长征火箭的用户在国际航天保险市场上购买保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对外发射业务的开展。在此背…  相似文献   

20.
<正>"质子"火箭制造方赫鲁尼切夫中心下属的商业销售机构国际发射服务(ILS)公司现已并入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俄航)负责"联盟"火箭发射服务销售的子公司宇航总局公司(下称"宇航总")。在火箭此前屡屡失败,以及美国、欧洲和亚洲竞争更加激烈的大背景下,总部设在美国的ILS公司在推销"质子"火箭发射服务方面遇到困难。该公司2019年4月12日称,它将在俄火箭发射服务销售方面作为"宇航总的北美销售单位"。公司总裁派舍尔说,该公司同宇航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