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了多级活塞缸式燃气弹射模型,采用动态网格分层技术模拟导弹的运动,研究了活塞缸的展开过程、流场变化以及内弹道特性,并将活塞缸式弹射内弹道结果与燃气弹射和零维内弹道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弹射过程中,低压室内压强分布较为均匀,温度接近燃气总温,热环境较为恶劣;随着活塞缸逐级展开,导弹运动的加速度呈阶跃式下降,弹射共持续0.74 s左右,且整个弹射过程中导弹所受过载不超过8 g;活塞缸式弹射与零维内弹道计算结果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在相同初始条件下,采用燃气弹射的导弹的运动加速度和速度均大于多级活塞缸弹射,采用活塞缸弹射方式,导弹承受的过载更小,弹射过程更平稳且能有效利用空间,结构更合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含微裂纹的固体导弹弹射筒进行可靠性评估,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对随机载荷作用下的钢制弹射筒裂纹累积损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裂纹累积损伤失效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对算例进行仿真计算,并分析了影响弹射筒可靠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初始裂纹的大小是影响弹射筒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这与实际结果较符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含水室燃气-蒸汽弹射动力装置汽化机理,根据燃气与冷却水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均质两相流模型和重整化群湍流模型及动态分层网格技术,建立了含水室燃气-蒸汽弹射动力装置数值模型。在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的基础上,研究了含水室的燃气-蒸汽弹射装置流场结构和燃气与冷却水的汽化机理。结果表明,冷却水的汽化区域主要存在于水室和弯管内燃气与冷却水的接触面上,未参与汽化的冷却水存在"附着"现象;受内聚力的影响,下游喷水孔外冷却水的附着区域逐渐扩大;水室和二级喷管内的冷却水的变化规律与燃气压力变化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燃气-蒸汽弹射动力装置汽化机理研究和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MX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方式已由冷发射改为蒸汽弹射,这就不需要导弹底板这样的大型金属平台。冷发射需要这种弹底板。采用冷发射方式时,导弹由发射装置用高压弹出发射筒,然后在50~100英尺高度第一级发动机点火。冷发射方式发射架体积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单级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主要特点和早级导弹改型的希望,说明单级双推力固体发动机是单级改型导弹的理想动力装置。此夕I、,还以某近程低空导弹为例,将其原单级固体发动机改为单级双推力固体发动机,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美陆军选中改进光纤制导导弹设计方案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已选中雷锡恩公司的导弹系统分部作为改进光纤制导导弹(EFOG-M)验证计划的主承包商。以火箭为动力装置的改进光纤制导导弹从装在高机动多用途战车上的8联装发射装置发射,可以攻击装甲车、直升机和其他目标...  相似文献   

7.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舰舰导弹舰舰导弹就是从舰艇上发射打击舰艇的导弹。它主要用于水面舰艇,由弹体、动力装置、制导装置、战斗部和引爆系统组成。舰舰导弹与舰艇装备的目标探测和指示系统、水平稳定装置、发射控制系统、技术保障设备等一起构成舰舰导弹武器系统。弹体包括弹身、...  相似文献   

8.
姿控动力装置仿真模拟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梁树强 《火箭推进》2012,38(6):5-7,58
为研究某型号导弹飞行中段的姿态控制、验证飞行试验控制系统功能,研制了姿控动力装置半实物实时仿真模拟器系统。与导弹控制系统进行的弹道模飞联合仿真试验表明,该系统功能稳定、实时性高,在仿真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姿控动力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半实物仿真和数字仿真功能。  相似文献   

9.
《航空周刊》1987年8月10日报道: 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准备从今年末开始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3次小型洲际弹道导弹(SICBM)弹射试验。试验时全尺寸的惰性试验弹将由类似于弹射MX导弹用的那种冷气弹射系统从运输发射包装箱内弹出。这些试验计划从1987年10月开始到1988年3月结束。所  相似文献   

10.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具有比冲高、重量轻、速度快、射程远等诸多优点,满足了新一代导弹对其动力装置的要求,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高度重视。简要地论述了国外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研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水下弹射是水下运载器发射的重要方式,弹射工质气体形成的筒口气泡对相邻设备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为明确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筒多弹水下弹射筒口气泡演变过程及载荷特性,利用雷诺平均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嵌套动网格技术,建立水下弹射两相流动非定常数值计算模型,并经实验测量数据校验后,对一筒三弹水下弹射流动和载荷状态进行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弹射工质气体在弹体离筒瞬间产生显著的瞬态冲击,此后弹射工质气体形成筒口气泡经历膨胀发展、界面缩聚断裂、筒口滞留气泡受压收缩等状态,并伴随膨胀收缩过程对周围设备产生交变载荷冲击,载荷变化幅值超过弹体离筒时的筒内外压差值。在一筒三弹发射号位相邻水密膜位置,最小压强可降至环境压强的0.7倍,最大压强可升高至环境压强的1.5倍,是设备抗冲抗震设计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中国的HQ-61面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组成、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导弹的气动布局、动力装置、引信战斗部、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此外,还对发射阵地和技术阵地的设备组成功用、武器系统的作战过程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飞航导弹的主要动力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是导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根据导弹的射程和飞行弹道形式来选择所需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类型。文章分析飞航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组成与特点,研究飞航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设计、材料、推进剂、试验等研制中的标准需求,提出今后标准化工作的工作重点和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当地流活塞理论计算导弹的非定常气动力,在状态空间内实现了气动弹性系统与控制系统的耦合,并进行了时域分析。对某典型导弹的气动伺服弹性问题算例,计算了不同马赫数、不同迎角以及不同的传感器安装位置对导弹气动伺服弹性特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控制系统的引入对不同刚度弹体气动伺服弹性特性的影响。算例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表明该方法能简便的对全机、全弹复杂外形的气动伺服弹性正问题进行高效准确的分析,在较大范围的马赫数和迎角内都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航天控制》2000,18(2):80
前苏联政府于1983年做出研制世界上最强大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决定,其编号为PC-20B,西方的编号是SS-18“撒旦”。1986年3月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开始飞行试验,1988年8月,装备这种导弹的第一个团进入战斗值勤。以遥控方式实现导弹的发射,借助于火药燃气发生器将导弹从位于加固的井式发射装置内的运输—发射筒内“弹射”出来,在此之后启动第一级发动机。导弹能运载质量为88T的弹头,这是美国的重型导弹MX的有效载荷的两倍。位于弹头内的分导的10个核子弹头能够有效突破最现代化的反导防御系统,用一次打击消灭面积达500km2上的潜在敌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固体燃气发生器动力模拟水下发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水下试验,对导弹发射管充水工况下的固体燃气发生器动力发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射管充水工况下燃气动力发射方式可行。与干式发射相比,该发射动力装置需要的装药量大,但发射管内的温度较低,热防护问题容易解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发射深度、弹后空间、挡流板和装药量对发射内弹道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弹后空间越小,导弹出管速度越大;加装挡流板,可使导弹出管速度明显提高。通过试验对发射方案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17.
MX导弹第一级发动机在系统论证阶段后,现在正进入研制阶段。其设计原则是选择能使性能、成本和进度三者之间得到平衡的技术。由于MX导弹第一级发动机是为弹道导弹研制的迄今最大的固体动力装置,因而其设计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三代Nag反坦克导弹在昌迪普尔发射场进行了试验发射.该导弹将要投产,准备1994年服役.印度认为,他的nag导弹优于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两组织现有的任何同类导弹. Nag导弹的动力装置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使用高能、无烟、硝胺推进剂,其射程可达4km.它是一种发射后不管型导弹,由弹上雷达自动探测目标,捕获目标后,信息经计算机传给导弹跟踪系统.跟踪系统一旦锁定目标,导弹就飞向目标.在接近目标之前,  相似文献   

19.
降落伞的弹射拉直是其工作的第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航天器在超声速状态下的尾流性质也非常复杂,因此,如何考虑前体航天器尾流对降落伞弹射拉直过程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首先采用CFD方法计算出航天器的超声速尾流数据,然后建立降落伞弹射拉直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由于降落伞的拉直过程持续时间很短,故在研究过程中将连续尾流离散化为不同时刻的尾流,仅考虑尾流气动力对降落伞弹射拉直过程的影响。具体方法是将弹射拉直时刻计算的航天器尾流区速度场叠加于弹射分离降落伞伞包的空速上,计算考虑航天器尾流影响的伞包气动力,然后通过动力学仿真研究航天器尾流对降落伞弹射拉直过程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对伞包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利用该方法对典型工况超声速尾流影响下的降落伞弹射分离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重点分析了尾流对伞包的运动轨迹和姿态的影响,研究方法和结论对稳定伞弹射拉直过程的验证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单星-星光制导方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原理上论述星跟踪器捷联安装的单星-星光制导原理,推导利用星光信息来修正导弹团初始定位定向误差引起落点偏差的数据处理方法、公式,对两种主要的误差源进行了数学仿真计算,结合仿真试验分析了单星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