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典型航空材料及结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中性盐雾和酸性盐雾试验暴露,研究两种盐雾环境下典型航空材料及结构件的腐蚀行为特点、规律,通过宏观腐蚀形貌观察和微观腐蚀形貌观察等手段,分析了舰载平台酸性盐雾环境对典型航空材料及结构件腐蚀破坏的特殊性,为提出航空材料及结构件抗舰载平台酸盐雾环境的验证手段和试验方法提供数据输入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干湿交替酸性盐雾和盐雾/SO2复合 2种实验室环境对航空电路板在舰载平台下的腐蚀行为研究的适用性,通过对 2种航空电路板产品开展随舰暴露试验和 2种实验室环境加速试验,分析了舰载平台环境下电路板典型结构的腐蚀机制以及与 2种实验室试验结果的相似性。结果表明,由于舰载平台环境中存在盐雾和 SO2等燃油尾气,导致了电路板有机涂层防护薄弱部位的失效,引发了镀通孔和表面导线的腐蚀,也导致了塑封存储器的失效。对比 2种实验室加速试验方法,盐雾/SO2复合试验在环境效应、环境因素方面对舰载腐蚀环境效应的复现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改型发动机中紧固件的防腐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改型发动机的使用环境,对目前国内外航空装备的腐蚀防护与控制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选取典型材料40Cr Ni Mo A、GH2132、GH738、GH4169和0Cr18Ni9的螺栓、螺母和管路连接件进行盐雾试验、湿热试验和酸性大气试验以及典型连接件的盐雾试验,分析现有发动机用紧固件的腐蚀防护能力。试验表明,材料、表面质量、表面防护、安装等对紧固件的腐蚀有较大影响,进而从合理选材、结构设计、表面防护与工艺等方面提出了紧固件腐蚀防护与控制的技术要点,为后续紧固件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开展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反推力装置的性能试验,设计了涡扇发动机反推力装置模型试验台。该试验台具有六分力 测量、外流场测量、内涵气体加温等功能,以及双涵道喷管矢量推力和性能测量能力。通过直接排气和反推力排气试验对该试验台 的主要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试验台满足最大排气流量60 kg/s 的双涵道喷管直接排气和反推力排气性能试验要求,内涵可 加温到650 ℃,测量精度较高,可用于航空发动机反推力装置及功能喷管、排气装置等部件的基础试验。  相似文献   

5.
侧风条件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性能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开展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侧风试验,分析了侧风试验标准要求及侧风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与调试标定方法,进行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侧风试验研究,制定了侧风试验数据分析方法。开发了1种用于模拟侧风环境的试验装置,并提出了1种风速标定方法和开展侧风试验的程序。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可有效实现航空发动机侧风试验环境,该标定方法可得到侧风试验装置工作状态与试验所需风速之间的映射关系,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评定涡扇发动机装机推力损失,基于推力直接确定方法开展了发动机推力测量地面试验。通过改进完善安装节推力数据处理方法、进气道冲压阻力计算方法来提高总推力测量精度,分析表明:台架试验推力测量最大误差为2.41%,11架次飞行后停机状态发动机总推力测量误差小于0.8 kN,基本满足推力测量评定的需求。以相同状态台架试验数据为基准,对比发现:随着发动机功率状态增大,总推力损失呈明显增大趋势,中间状态换算总推力损失达到了17.95%,最大状态换算总推力损失达到了27.72%。通过分析风扇换算转速、换算流量等关键参数,得出:装机后受进气道的影响,导致换算流量明显小于同等状态下台架试验的换算流量,同时进气道内气流总压的过大损失,是造成装机后发动机推力损失明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吞鸟能力须满足国军标和适航相关规定,可靠的发动机吞鸟能力评估方法是开展吞鸟试验的基础,可降低试验风险、提高试验成功率。以国内某涡扇发动机研制中的吞鸟能力仿真与验证项目为基础,提出基于仿真分析、动量类比法和接触应力类比法的发动机吞鸟能力评估方法。根据相关标准规范,确定试验要求,开展整机吞鸟试验验证,通过4 次整机吞鸟试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发动机吞鸟能力评估方法的准确性,获得了发动机吞鸟能力底数。试验结果和评估方法可为其他涡扇发动机型号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型航空发动机试验及试验设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主要技术特点,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33部<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CCAR33)所要求的试验科目和试验设备的特点,针对我国航空发动机大型试验设备的现状,提出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试验设备的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9.
为了通过航空发动机地面试车验收空中工作点性能,本文利用防喘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采用发动机稳态性能计算的方法,确定了某双转子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压气机出口温度、涡轮前温度和排气温度在地面试车与空中工作点间的换算系数。在考虑发动机性能分散度的基础上,计算了推力性能的验收指标,其结果与实际发动机基本吻合,证实了验收机理和方法的正确性。本研究结果为航空发动机空中工作点的性能验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粉末冶金涡轮盘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现役航空涡扇发动机改进改型和新型航空涡扇发动机研制的需要,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商开发了新一代高温粉末合金材料,同时,根据涡轮盘的特殊工作条件,研究了双性能涡轮盘和双性能整体涡轮等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1.
The precise control of turbofan engines thrus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an aircraft to obtain good flight performance and a challenge due to complex nonlinear dynamics of engines and time-varying parameters. The main difficulties lie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Firstly, it is hard to obtain an accurate kinetic model for the turbofan engine. Secondly, some model parameters often change in different flight conditions and states and even fluctuate sharply in some cases. These variable parameters bring huge challenge for the turbofan engine control. To solve the turbofan engine control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n-affine parameter-dependent 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 model-based adaptive control approach. In this approach, polynomial-based LPV modeling method is firstly employed to obtain the basis matrices, and then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RBFNN) is introduced for the online estimation of the non-affine model parameters to improve the simulation performance. LPV model-based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 control method is applied to derive the control law. A robust control term is introduced to fix the estimation error of the nonlinear time-varying model parameters for better control performance. Finally, the Lyapunov stabil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ensure the asymptotical convergence of the closed loop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es of the engine can change smoothly and the thrust of the engine can accurately follow the desired trajectory, indicating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approach is effective.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work lies in the combination of linear system control and nonlinear system control methods to design an effective controller for the turbofan engine and to provide a new way for turbofan engine control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为了预估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飞行性能,使用GasTurb 11软件的试车数据分析功能计算出了某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地面试车点与设计点各部件效率和流路损失的偏差.通过非设计点敏感性分析确定设计点与地面试车点的效率与损失偏差的相关性,最后预估得到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飞行性能.对某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飞行性能预估研究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其中地面试车数据分析、地面和设计点偏差关系图、以及非设计敏感性分析是预估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飞行性能的3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涡轮基组合动力系统的使用场景中,高速涡轮发动机为了实现起飞、跨声速、模态转换等状态下的性能指标,需要扩展使用速域范围,兼顾多状态推力性能,对于发动机构型和循环参数选取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开展基于循环参数分析的高速涡轮发动机构型方案设计,通过分析高速涡轮发动机在不同速域下的使用需求,明确发动机的技术特征,并从性能、结构、技术发展趋势等多角度对高速涡轮发动机构型进行分析,针对双转子涡扇构型的高速涡轮发动机开展循环参数分析,明确压比、涵道比和涡轮前温度对发动机不同工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循环是高速涡轮发动机的理想构型方案。现阶段应基于双转子涡扇构型逐步集成变循环特征部件,并通过合理的循环参数匹配,实现高低速性能的兼顾。  相似文献   

14.
陈光 《航空动力学报》1986,1(1):69-75,94-95
本文概述并评介了第二代、第三代大流量比涡扇发动机的发展途径,以及为提高发动机性能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我国发动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设计阶段提升带直二元喷管涡扇发动机的总体性能,本文开展了基于直二元喷管形面优化的涡扇发动机参数优化的研究。首先,建立了带直二元喷管的涡扇发动机模型,提出了发动机正后向排气系统红外辐射特征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直二元喷管尺寸对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影响;其次,提出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设计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优化的目标包括高单位推力、低油耗和低红外辐射强度;最后,基于以上模型,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在设计点非加力情况下的涡扇发动机设计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设计点上,相较于不带直二元喷管的涡扇发动机,带直二元喷管的涡扇发动机具有更好的红外性能,并且通过算法优化后,带直二元喷管的涡扇发动机具有更好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6.
单鹏  陶德平 《推进技术》1991,12(2):31-39
超音通流风扇发动机概念新、优点突出.本文发展的计算机程序能对不同类型发动机进行循环分析和某些参数的优化计算,对一架Ma=2.7的超音巡航运输机进行了算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超音通流风扇发动机耗油率大大低于常规涡扇和涡喷发动机,重量轻,推重比高,亦有明显优势.有效解决飞行剖面上进气道与发动机相容性问题,对提高推进系统性能关系很大.  相似文献   

17.
考虑雷诺数、湿度等影响因素的涡扇发动机小偏差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了一个考虑雷诺数、湿度等影响因素的涡扇发动机小偏差模型。通过分析 ,得到了雷诺数、湿度对涡扇发动机特性的影响系数及影响系数矩阵。以涡扇发动机为例进行计算 ,结果表明 :该模型可以定量、定性的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涡扇发动机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综合评价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相比常规涡扇发动机的性能优势,提出了从发动机耗油率降低和质量增加2个维度以及从发动机耗油率、飞机燃油消耗量和燃油效率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评价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性能的2种方法。结果表明:发动机耗油率降低和质量增加之间存在某个平衡点,只有质量增加幅度小于耗油率降低幅度时,才能体现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性能优势,并且飞机航程越长,越能体现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耗油率降低带来的优势;发动机耗油率、飞机燃油消耗量和燃油效率之间呈指数关系变化,当假设飞机巡航航程为3500 km、飞机升阻比为10.5时,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巡航耗油率相比常规涡扇发动机的降低1%,可使飞机燃油消耗量减少约1.9%,飞机燃油效率提高约2.4%。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 ,介绍了一种简化可移动式地面试车台。该设备采用牵引四轮结构 ,外形尺寸为 5 .5 m× 1 .5 m× 2 .2 m,自重 <4.5 t。具有独立的电气测控系统 ,可以测量转子转速、压气机出口压力、排气温度等参数。在油罐车和电源车的配合下 ,能够对某涡扇发动机在地面进行开车油封以及发动机起动和慢车等工作 ,并且可以实现对发动机状态全过程的多参数记录。该设备成功地应用于某型涡扇发动机高原实验研究 ,为研究大气压力降低对发动机起动的影响提供了关键设备 ,文中给出了部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滑油流量中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GJB 241A-2010、JSSG-2007B等国内外军用标准规范,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滑油流量中断工作能力通用要求以及试验验证通用要求.针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分析指出其使用特点与战斗机发动机有明显差异,其滑油流量中断工作能力要求不能直接照搬军用标准的相关规定.根据运输机发动机的使用特点分析,借鉴国外航空发动机的相关技术经验,提出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滑油流量中断工作能力要求以及滑油流量中断试验的程序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