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工了具有相同尺寸和质量的多个金属橡胶,而各金属橡胶对应不同高度的毛坯,引入"压缩比"概念,即毛坯高度和模压后金属橡胶成品高度之比,分析压缩比对金属橡胶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影响.准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比会显著的影响金属橡胶的表观结构以及各向异性力学特性,压缩比较大,到达5~6时,金属橡胶表观的螺旋丝呈现有序的竖立堆积状,同时成型方向刚度偏小;而压缩为2时,成型方向刚度很大,非成型方向刚度相比于其余压缩比试件明显偏小.试验结果表明:在金属橡胶的加工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压缩比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磁流变缓冲器在起落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起落架上采用了间隙密封式环形截流口结构的磁流变缓冲器,并对其进行了力学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缓冲器的受力进行了简化;基于Bingham模型建立了缓冲器的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该力学模型能准确地反映起落架缓冲器的工作特点,适用于起落架缓冲器。  相似文献   

3.
常规氢氧燃料电池系统较为复杂,为简化燃料电池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静态排水和被动排热技术的全被动燃料电池。通过增加静态排水和导热板等组件,加强了燃料电池的功能性,减少系统关键零部件。极化性能显示全被动燃料电池与常规燃料电池性能相当,表明全被动燃料电池结构改进并未对燃料电池性能造成不良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全被动燃料电池可长时间恒电流稳定工作,且运行期间电池内部温度仅存在小范围的稳定波动,说明电池运行中产生的废热和多余的水分可以通过导热性能较好的热解石墨和排水组件排出电堆,达到热量和水的平衡。这种基于静态排水和被动排热技术的全被动燃料电池简化了电池系统结构,提高了可靠性,在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蒸发管喷嘴燃油雾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孙跃中 《航空动力学报》1989,4(3):277-279,295
一、试验与测量 试验工作在预混式喷嘴试验器上进行(图1)。试验蒸发管共有15种,其区别在于进出口直径、供油喷头的孔径和孔数的不同;有的试验件装有定位螺母或故意造成供油杆偏斜。试验参数变化范围:雾化空气速度V_α=45~130m/s,气油比AFR=q_(mα)/q_(mf)=0.6~5,燃油压力P_J=(0.4~52)×10~4Pα,粒度仪测量位置到蒸发管出口轴向距离l=20~70mm。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建立缓冲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仿真分析方法,仿真考虑缓冲器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桨毂中心动特性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采用缓冲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能较准确地预计桨毂中心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了缓冲器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对桨毂中心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着陆缓冲装置的性能主要依靠缓冲器来实现,而缓冲器的仿真建模是虚拟样机设计的关键,传统的缓冲器建模方法主要采用理论公式法,其精度较难确定。根据无人机的使用要求,设计一种适用于伞降回收的滑橇缓冲方案;运用缓冲器静压试验及缓冲器落震试验数据曲线建立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基于缓冲器动力学模型研究全机多刚体落震模型,对无人机着陆缓冲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应用有限元技术对滑橇结构动态响应进行非线性动力学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优化滑橇缓冲装置设计参数。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全机落震试验结果相吻合;所建立的无人机落震模型精度较高,满足工程需要,能极大地减少试验成本,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7.
张明  聂宏 《航空学报》2009,30(8):1405-1412
将主动控制缓冲器应用于飞机地面滑行减振。建立了飞机在随机跑道激励下,考虑机身俯仰运动与弹性振动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模型。采用统计线性化方法,使模型在平衡点附近线性化。加入前置线性滤波器将随机路面高斯激励转换成高斯白噪声激励。基于随机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线性二次型高斯(LQG)控制器。由Monte-Carlo法模拟了路面随机过程,得到了飞机的动响应。通过主动控制缓冲器与被动控制缓冲器的仿真比较可以看出,主动控制缓冲器能够有效提高飞机地面滑行的舒适性与减振性。  相似文献   

8.
弹性机体起落架的动态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弹性机体的等效模型,导出了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在ADAMS/Aircraft环境中建立了虚拟样机,仿真出具有弹性机体的飞机着陆时的动态响应。仿真结果显示出弹性机体能起到吸收和耗散能量的作用,吸收了缓冲器功量的6.5%,并可以适当减轻着陆时的侧滑过载。对考虑弹性机体起落架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机体的低阶弹性模态起到提高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效率的作用。该设计方法能够减小轮胎和缓冲器的受载,延长起落架寿命。此外,对传统起落架缓冲器设计准则进行了完善。  相似文献   

9.
矢量量化图像压缩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现并讨论一种数字图像压缩编码方法.该方法按照LBG算法以均方误差法计算两向量之间的距离,以分裂法产生初始码书(以4×4块图像组成的256码书),以100个图像为训练样本,通过全搜索算法进行码字搜索,对64×64的灰度图像进行压缩.计算还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的数字图像压缩比.文章具体研究了训练样本个数与运算时...  相似文献   

10.
支柱柔性对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通过缓冲支柱柔性对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的影响研究,为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建模方法和柔性起落架防卡滞设计提供技术指导。伴随着超高强度钢的逐步应用,刚度问题成为起落架设计中日益突出的矛盾问题,传统的缓冲支柱刚性假设可能并不适用于一些新类型起落架的分析。本文结合某无人机飞行试验中出现的主起落架缓冲器卡滞问题,首次建立了考虑支柱柔性影响的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模型,计算了最严重工况下的摩擦力值,并与缓冲支柱刚性假设计算得到的摩擦力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考虑支柱柔性和理想平面滑动轴承约束的情况下,摩擦力大小为原来的6倍,缓冲器发生卡滞。分析了平面滑动轴承的实际约束情况,提出了轴承支承变形协调系数的概念,并分析了其与摩擦力和卡滞的关系,进而研究了支柱外筒和活塞杆刚度对于缓冲器摩擦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变形协调系数不小于0.53时,缓冲器发生卡滞;适当改变活塞杆和外筒的刚度使其相匹配可以降低缓冲器的摩擦力。  相似文献   

11.
聂宏  乔新  吕樟权 《航空学报》1992,13(6):314-317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起落架双腔缓冲器的初始压力优化设计问题,给出了分析模型与方法。国产某运输机起落架改双腔的算例表明,该模型与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飞机地面载荷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减轻飞机地面载荷、降低飞机结构重量角度出发,对现行国军标GJB67.4-85(简称新规范)作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指出通过使用先进的模拟分析方法,。正确理解规范正文的精神,采用合理的计算参数确定地面载荷,代替传统的经验估算一试凑方法,可以实现结构优化设计,实现减轻地面载荷、减轻飞机结构重量的目的,实例计算可减小飞机垂直和水平载荷3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半准备机场及双气室减震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泽迥 《航空学报》1987,8(12):585-593
机场在未来战争中必然遭受破坏,其局部地区经修复后,形成了半准备机场。这类机场局部地区属于柔性范畴,而且局部表面很粗糙。带有常规式减震器的起落架,在这类机场上起降会出现高的过载,导致起落架及与飞机相连部位过早的破坏。为了适应这类机场使用的特点,本文探讨了双气室减震器的设计思想,并对它的静、动性能及主要参数选择原则作了较详细的对比分析,对道面粗糙度标准、适用半准备机场使用的其它减震器布置方案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原型飞机进行改型设计后,由于飞机的重量、重心变化,必将导致改型飞机起落架的载荷发生变化。应用细节疲劳额定值基本方法,利用原型飞机起落架的疲劳试验数据对改型飞机起落架的疲劳强度进行分析,称为起落架细节疲劳额定值方法。该方法较为简单、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第25.473条,对民用飞机地面载荷的着陆情况计算进行了规定。对其具体内容和符合性验证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条款与其它相关条款的约束关系、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以及着陆载荷计算涉及的着陆重量、下沉速度、着陆姿态等所有工况和工况参数的确定方法,还有起落架动态特性、轮胎摩擦系数的符合方法研究等,为民用飞机着陆地面载荷的设计和符合性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姚开棣 《航空学报》1988,9(4):105-114
 本文介绍单级入轨航天飞行器地面加速器和垂直起飞、水平起飞飞行器着陆装置的设计,包括:地面加速器的设计要求;系统组成;功能和性能以及着陆装置的结构强度;着陆载荷;设计要求和重量分配。  相似文献   

17.
冯培礼  张连 《航空学报》1994,15(2):197-199
提出飞机起落架连续变行程疲劳试验实施方案;设计了试验装置;并通过时歼数五主起落架减震器模拟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安福起 《航空学报》1993,14(2):106-108
扼要地介绍了对某型主起落架结构的损伤容限特性研究。用同~个起落架完成了从疲劳裂纹形成到裂纹扩展、以及剩余强度和结构总体破坏试验全过程。损伤容限设计用于该起落架结构,可以获得更安全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舰载战斗机是航空母舰上的主要武器,为满足舰面起飞、着舰和停放等要求,舰载机需围绕起落架系统、拦阻钩系统和翼面折叠系统等"特征结构"进行设计。先进舰载战斗机着舰冲击能量是陆基飞机的6倍以上、拦阻带来的水平载荷超过陆基飞机的15倍,因此特征结构的高载荷对强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舰载机"特征结构"及"特征载荷",开展了主要的设计工作,包括:"特征载荷"计算,即起落架载荷、拦阻载荷和折叠载荷计算;"特征结构"的强度设计及试验验证,包括起落架系统、拦阻系统、翼面折叠系统的动力学仿真计算、静/疲强度分析、折叠翼面的非线性颤振分析以及综合试验验证;"特征载荷"对其他机体结构强度的影响分析,包括着舰载荷对起落架支撑结构强度的影响、拦阻载荷对后机身支撑结构强度的影响、拦阻着舰的全机动力学响应以及着舰载荷与拦阻载荷的共同作用对全机结构强度的影响;体现舰载机"特征结构"强度特点的试验验证方法等。上述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先进舰载战斗机设计中。  相似文献   

20.
飞机起落架滑行载荷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飞机滑行方向跑道路面不平度为平稳随机函数的假设下,采用滑行过程分段等速化、起落架动态特性分段线性化方法,把原非线性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简化为分段线性平稳随机振动问题。在频域中采用频响函数描述飞机动态特性,计及全机刚体平动和俯仰模态及结构前n阶弹性模态,给出了从飞机重心处加速度观测值识别起落架接地点载荷自谱密度函数的方法。起落架当量线性参数采用迭代求解。算例表明,本方法和程序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