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喷油嘴喷射方向偏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喷油嘴喷射方向的偏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喷油嘴喷射方向发生偏离的机理,然后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与软件,建立了喷油嘴喷油过程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不同入口速度和喷油嘴长径比条件下的喷射方向进行了多组计算与比较,得到了影响喷射方向偏离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喷油嘴入口处的径向速度分量导致了喷射方向的偏离,径向速度分量与法向速度分量之比越大,喷油嘴长径比越大,喷射方向偏离程度越大;对已定的喷油嘴入口速度或长径比,能够找到与之匹配的长径比或入口速度,使得喷油方向无偏离.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众所周知,“偏离正弦率”是影响剪旋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但目前有关此问题的研究尚多限于现象观察、缺乏系统分析。“偏离率”通过什么机制对旋压过程产生影响,是广大旋压技术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对此问题进行较系统的理论分析,以探求“偏离率”(以下均用此简称)与其所引起的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光学测量系统,在雷诺数分别为7 767和11 60时,实验研究了磁场对绕流圆柱的自由表面流动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磁场使边界层内的无量纲平均速度分布偏离对数分布,尾迹变窄变短,分离点向后移;当雷诺数增加到11 60时,在相同磁场强度作用下,磁场的影响减弱,从而使边界层内的无量纲平均速度分布偏离对数分布的程度减小.   相似文献   

4.
N4SID辨识方法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现代航空发动机的自适应控制和故障监控领域建立系统动态模型的需要 ,本文研究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数字子空间状态空间系统辨识 (N4SID)方法 ,并在某型双转子涡喷发动机非线性气动热力学模型的“小偏离”状态上进行了仿真实验 ,结论表明 :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辨识发动机“小偏离”状态时的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可用于飞行特情分析和鲁棒增益调度控制的线性参数变化(LPV)动力学建模方法。基于函数替换方法,构建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GA)获得分解函数最优解。可针对性地选取调度变量,建立用于特情分析的LPV模型。仿真分析表明,LPV模型在偏离系统平衡点后仍能较好地复现系统动态;以扰动风特情飞行为例,LPV模型能够逼近非线性系统的动态响应;通过系统可达集分析表明,基于LPV模型的鲁棒增益调度控制器综合具有更小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6.
机动目标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和合成孔径雷达 (SAR)都是利用目标 (场景)与雷达的相对运动,提高横向分辨率,实现对目标 (场景 )的成像。SAR的运动方是雷达平台,可控制作平稳飞行,且用仪器测校其偏离误差;ISAR的运动方通常是非合作目标,运动不受控制,且难以精确测量。当目标作机动飞行时,以目标作固定基准,雷达等效地在空间形成流形复杂的逆合成孔径 (阵列 ),对这种情况下成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热力学火用平衡方程所揭示的实际用能过程和理想用能过程,通过引入"偏离值"、"偏离度"两个指标,对甲醇超临界水制氢系统进行了火用分析。首先确定了加热和反应环节为重点优化环节;然后研究了此二环节的"偏离度"分别随压力、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压力和温度对"偏离度"的影响作用大小。在提高甲醇制氢系统的能质利用率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其结论对制氢系统的节能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简讯     
设在英国希思罗和盖特威克机场的精密空中交通管制(ATC)进近监控设备已进入全面运转状态.这种称为机场监控设备(AMA)的系统告警塔台管制员飞机已偏离正常的进近航迹,由管制员向驾驶员发出警告.在上述两个机场,AMA采用现有的表面运动雷达(SMR)传感器、跟踪和标记系统.AMA图像显示在SMR显示器下面.如果飞机离  相似文献   

9.
航空发动机的支持向量机自适应PID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介绍了支持向量机(SVM)的原理, 建立了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模型.将SVMR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控制器相结合, 组成自适应PID支持向量机控制(SVMC)系统.最后用于某型航空发动机, 通过在选定的设计点处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 利用支持向量机强大非线性映射能力、网络结构的自动最优化特性, 使控制系统在发动机偏离设计点工作时控制系统仍保持很好的性能.为通用非线性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质安全是指一个系统(如人员、设备、制度或其交互作用等)在安全方面具有避免事故发生或自我纠错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系统不会发生事故,或者即使偏离了正常状态,系统的内部机制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使其回复到正常状态。由本质安全的定义可以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