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航空发动机单晶涡轮叶片的制造技术以及再结晶缺陷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单晶空心涡轮叶片铸造技术、单晶空心涡轮叶片再结晶缺陷及单晶叶片再结晶控制方法等方面,对单晶叶片制造技术及再结晶控制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重点介绍了叶片制造技术和再结晶控制技术的方法及研究。对我国单晶空心涡轮叶片制造技术及再结晶缺陷的进一步研究重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Ti—15V—3Cr—3Sn—3Al合金板材的再结晶与织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系统地研究了Ti-15V-3Cr-3Sn-3Al合金板材的再结晶及其影响因素,并确定了再结晶图。试验中还测定了板材织构类型与轧制工艺及退火处理的关系,为该合金的成形加工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通过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TB17钛合金在变形温度860~98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最大变形量为70%下高温变形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材料参数与真应变之间的关系,利用Arrhenious本构方程关系式和Z参数建立流变应力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真应变三者之间的本构关系,并对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B17钛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01~0.01 s~(-1)、变形温度为890~980℃下更容易发生连续动态再结晶,而在应变速率为0.1~1 s~(-1)下主要发生不连续动态再结晶;误差分析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6%,说明建立的本构关系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表面再结晶对定向凝固高温合金高周疲劳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臂旋转弯曲试验,研究定向凝固DZ4合金在喷丸预变形及热处理后产生的再结晶层对高周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DZ4合金经过一定程度的预变形,在随后的高温热处理后表面会产生一定厚度的再结晶;再结晶层对DZ4合金高周疲劳寿命有一定影响;在一定喷丸强度范围内,随喷丸强度增加,疲劳寿命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6.
用高纯α-Fe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率进行了热压缩试验。变形温度分别为550℃,700℃,800℃和900℃,应变速率分别为0.001s~(-1),0.01s~(-1),0.1s~(-1),1s~(-1)和10s~(-1)。对其热压缩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变化及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形变温度的增加和应变速率降低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进行;对动态再结晶与Z参数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Z参数范围内即25<1nZ<37,高纯α-Fe可以发生动态再结晶,并给出动态再结晶图。  相似文献   

7.
纯铜形变中动态再结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纯铜高温压缩实验结果,并给出变形中动态再结晶时峰值应力与变形条件的回归关系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搅拌摩擦焊实现了5 mm纯钛的可靠连接,并对焊接接头组织进行了细致研究。通过光学、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纯钛搅拌摩擦焊组织进行了精细表征,对焊接过程中的再结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搅拌摩擦焊可以得到成型良好,组织致密的焊缝;焊缝组织可以分为焊核区( NZ)、热机影响区( TMAZ)、热影响区( HAZ)和母材区( BM);根据各区组织形态和结构特点对纯钛搅拌摩擦焊动态再结晶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纯钛搅拌摩擦焊焊缝细化机制;钛的层错能较大,搅拌摩擦产生的位错不能完全分解,遇到阻碍时,只能通过滑移和攀移继续运动,在多次搅拌摩擦作用下,位错缠结堆积,位错密度不断上升,产生新的晶界,从而形成细小晶粒,实现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9.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吹砂后DD3合金持久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标准热处理后的第一代单晶高温合金DD3吹砂,然后采用不同温度进行热处理,研究了吹砂后热处理温度对合金1000℃/195 MPa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时,合金未发生再结晶,但析出粗大γ′相,持久性能有所降低;1150℃时,合金发生再结晶,再结晶使合金的持久性能明显降低;1250℃时,合金也发生再结晶,但由于合金母体组织均匀,γ′相细化且立方化较好,致使该条件下合金持久性能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均匀性影响疲劳性能,常用焊后热处理等工艺方法来改善。但奥氏体型合金固态无同素异构转变,焊后热处理难以明显地改善其微观组织和疲劳性能。形变再结晶工艺可以同时改善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而可以非常显著地提高该焊接接头的抗疲劳断裂能力。本文主要讨论1Cr18Ni9Ti熔焊接头形变再结晶态的微观组织和疲劳性能,并以该焊接接头的低循环疲劳性能来验证  相似文献   

11.
GH4169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动态再结晶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温度、应变、应变速率达到一定条件时 ,GH4 16 9镍基高温合金在惯性摩擦焊接过程中易发生动态再结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GH4 16 9合金惯性摩擦焊接时间很短 ,动态再结晶进行得相当充分 ,而动态回复不足 ,在动态再结晶的过程中还可以看到有些结晶过程还处于形核阶段 ,这是惯性摩擦焊接头产生细晶乃至超细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形核的Gibbs-Thomson关系理论和由晶粒尺寸效应引起的优势生长机制。综合各种理论,建立了铜再结晶织构解析式数学分析模型。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在较慢的加快速度下,完全再结晶时织构为单一的立方组分;在快速加热条件下,完全再结晶时织构可由立方织构组分和保留的冷轧织构组分所组成;再结晶织构受加热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温变形参数对TC6钛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热模拟实验和金相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变形参数(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程度)对TC6钛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对TC6钛合金的变形组织有着显著影响。在两相区,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组织中初生相的含量在减少,而相晶粒的尺寸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应变速率对TC6钛合金变形组织中初生相的形态和尺寸有较大影响。较大的应变速率能促进变形时的动态再结晶,有利于晶粒的细化。变形程度存在着一临界值,当超过这一临界值后,变形程度的增加有利于晶粒的细化。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筒形机匣连接凸耳疲劳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个试验件凸耳组织的再结晶程度有很大的差别,正是由于凸耳组织再结晶程度的分散性导致了其疲劳寿命的分散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凸耳组织再结晶程度的分散性是由于模锻时材料原始晶粒大小和形变量不同造成的。此外,凸耳孔壁表面的加工缺陷也是降低凸耳疲劳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冷轧Inconel 718合金的再结晶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冷轧Inconel718合金的再结晶行为及退火过程中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910C退火温度下,奥氏体完全再结晶,随冷轧变形量增加,完成90%再结晶所需要的时间降低,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硬度的变化取决于奥氏体的回复与再结晶和б、γ″、γ′相的析出。在910℃退火温度下,硬度急剧降低,达到极小值后又增加,极小值点的硬度随冷轧变形量增加而增加。在860C退火温度下,奥氏体的回复与再结晶使冷轧变形大于25%试样的硬度降低,随后γ″、γ′相的析出使硬度增加,达到极大值后又降低,在2h后硬度缓慢增加或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定向凝固合金叶片裂纹与断裂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定向凝固合金叶片的裂纹与断裂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其失效模式与失效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凝固合金叶片的裂纹与断裂为同一失效模式,均为叶片表面的再结晶而导致的疲劳失效.叶片表面的再结晶在叶片使用之前就已存在,是由于固溶热处理前叶片的表面存在塑性变形,在固溶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半连续铸造法制备Al-6.8Mg-0.3Mn和Al-6.8Mg-0.3Mn-0.4Er(质量分数,%)两种合金铸锭。合金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多道次热轧成4mm薄板;研究不同退火温度下微量Er对Al-Mg-Mn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Er能显著提高Al-Mg-Mn合金强度,改善合金强度和塑性的配合,能明显提高合金的抗再结晶能力和室温力学性能;Al-Mg-Mn-Er合金板材经300℃退火1h后可获得理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σb、σs与ψ分别为421MPa,310MPa和18.3%。  相似文献   

18.
Al-Li-Cu-Mg-Zr合金的超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1.91Li-1.25Cu-0.46Mg-0.21Zr合金超塑性变形结果表明,最佳的时效工艺是400℃8h;冷轧工艺得到了比温轧(550%)更高的超塑性延伸率(630%);最佳超塑性变形工艺是T=500℃,(?)_i=3.33×10~(-3)s~(-1)(起始拉伸速度)。研究指出,Al-1.91Li-1.25Cu-0.46Mg-0.21Zr合金的超塑性预处理的时效工艺和轧制工艺影响了合金超塑变形初期的应变诱发再结晶,从而影响超塑性性能。超塑变形中的动态回变和动态再结晶是晶界滑动的重要协调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TB-13钛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TB-13钛合金在β单相区热轧变形过程中不同变形量对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进行了32%,50%,59%和75%变形量的热轧后,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该合金热轧变形后的组织变化.结果表 明,TB-13钛合金在热轧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发生机制是连续动态再结晶.当变形量为32%时,沿着轧制方向存在拉长的扁平状原始β晶粒,晶界平直,晶粒内部存在大量无规则位错和胞状结构位错.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界处形成亚晶,大量位错在亚晶界处聚集,使亚晶界角度不断增大,最终由小角度晶界转为大角度晶界,从而形成细小的动态再结晶晶粒.  相似文献   

20.
Haynes230高温合金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冷轧Haynes230高温合金的静态再结晶行为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冷轧变形后,合金在1100~1150℃进行退火处理,可获得均匀、细小的等轴晶,再结晶晶粒体积分数与退火时间的关系可用JMAK方程进行描述.计算得到,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再结晶激活能逐渐减小,其范围为402.50~318.35 kJ/mol;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