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徐定杰  李强  沈锋  郭瑞亮 《宇航学报》2012,33(12):1774-1780
针对载体在多径信号的影响下,传统码相位鉴别器不能实时有效鉴别出码相位误差,提出一种高斯码相位鉴别器构建方法。在GPS/INS深组合模式中,接收机码相位鉴别器的构建将改变传统设计方法。INS系统利用GPS接收机产生的即时码相位信息,建立INS系统码相位鉴别器,该INS码相位鉴别器用于辅助GPS接收机码相位鉴别器,构建高斯码相位鉴别器,有效降低码相位跟踪误差。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码鉴相器相比,高斯码相位鉴别器减小了噪声方差,能有效提高鉴相精度,从而在多径干扰下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GPS生成式欺骗干扰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星导航生成式欺骗干扰通过发播伪造的导航信号,诱使目标区域内接收机捕获、跟踪该欺骗信号,从而使接收机解算出错误的位置、时间信息。欺骗干扰信号高度仿真卫星信号,功率远低于噪声,目前抗干扰方法均无法有效识别、抑制,是一种有效的干扰方式。研究了卫星导航生成式欺骗所需的关键技术,介绍了较为成熟的反馈式欺骗干扰源设计方案,讨论了欺骗干扰有效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雷达脉冲压缩技术,既是能够解决雷达威力与距离分辨力之间矛盾的手段,也是一种抗干扰措施。分别分析了在背景噪声、窄带噪声瞄频干扰、宽带噪声阻塞干扰情况下,脉冲压缩处理对雷达作用距离的影响。指出了脉冲压缩处理对雷达作用距离是否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看干扰(噪声)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是否恒定。若恒定,则无影响;若不恒定,则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对Link-16数据链的干扰模型和接收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噪声干扰下接收机的误码性能,研究了干扰功率分配问题,并得到了对Link-16数据链的干扰功率分配方程,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外差式CW多普勒引信为例分析了外差式零拍装置提取差频信号的基本原理,把外差式零拍装置在数学层面上抽象为对线性叠加信号求平方后提取低频分量的模型。根据该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窄带实高斯噪声单独通过外差式零拍装置后输出的低频噪声的带宽将得到加倍,噪声与本振信号相互作用后产生新的噪声分量将使低频噪声功率比无本振信号时得到增加;回波信号加窄带平稳实高斯噪声通过零拍装置后干信比将得到增强,且增强的程度将随本振信号功率的增加而降低。计算机仿真分析的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也正好解释了早期CW引信极易受到频率对准噪声干扰而早炸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被动振幅和差单脉冲导引头对宽带噪声调频干扰源的响应和跟踪特性 ,并重点探讨了主波束内存在两个非相干干扰源的情况下导引头的角跟踪规律 ,最后提出了存在两个噪声调频干扰时导引头提取角信号的一种方法。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对GPS接收机实施压制干扰的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对GPS接收机进行压制干扰的效能评估方法。压制干扰时 ,GPS接收机性能的基本度量标准是位置协方差 ,而干扰对接收机的根本影响是降低信号 /噪声功率密度比 (C/N0 )。以C/N0 为基础 ,分析和计算了位置误差的方差 ,从而对压制式干扰的效能进行了评估。仿真试验结果初步验证了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交叉眼”干扰在单脉冲雷达中表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叉眼”干扰技术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现代电子防卫手段之一。为开展其对抗技术研究,对单脉冲雷达在“交叉眼”干扰环境下的和、差接收信号进行了数学建模,并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和、差接收信号所表现出的特征。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交叉眼”干扰会导致单脉冲雷达差接收波束方向图发生畸变。畸变的严重性主要取决于干扰源和单脉冲雷达间的距离以及两干扰点源输出信号功率之比;“交叉眼”干扰同样会导致差、和接收信号功率之比出现异常。干扰源与单脉冲雷达间的距离越小和(或)“交叉眼”干扰的诱偏能力越强,差、和接收信号功率之比出现异常的角度范围越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对GPS信号的结构出发,在单频、宽带及部分频带干扰模式下,分析了GPS接收机C/A码捕获过程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等性能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当干扰功率超过一定值后,虽然检测概率有所增加,但虚警概率将急剧恶化,在中频信干比相同时,窄带干扰较宽带干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GPS接收机有赖于外部射频信号 ,所以易受射频干扰 (RFI)的影响。射频干扰可能会引起导航精度的降低或接收机跟踪的丢失。首先论述了信号噪声比和信号噪声密度比的概念 ,分析了射频干扰对GPS接收机的影响 ,最后说明了直接检测RFI的方法以及RFI源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针对GPS信号的特点,分析了压制式干扰信号功率与干扰距离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理论,研究了GPS干扰机的设计方案,制作了干扰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干扰机可以在2km范围内实现对GPS的有效干扰。  相似文献   

12.
研究GPS转发式欺骗干扰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模型,分析转发式欺骗干扰系统的实现结构,并通过仿真检测验证了干扰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无抗欺骗干扰措施的GPS C/A码接收机,转发式干扰机只需要很小的转发增益,即可达到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噪声压制技术对合成孔径雷达形成有效干扰需要功率比较大的特点,研究了一种随机时延的弹射式干扰方法。该方法是在传统的弹射式干扰基础上,采用随机的干扰机转发时延。由于采用随机时延,方位向不同的回波时延不同而不能被压缩,干扰信号的距离向的压缩虽能成像,但已经是随机分布的。改进后的弹射式干扰能够覆盖整个成像区域,形成类噪...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四相鉴频器在定频差下增益周期性波动所导致的性能下降,提出一种包络四相鉴频器(EFQFD)捕获算法结构。通过分析四相鉴频器(FQFD)的工作机制及噪声特性,建立频率牵引过程的非线性比例积分模型,并对FQFD和EFQFD的性能从鉴频范围、噪声门限、牵引速度等方面进行理论对比分析,基于GPS信号典型噪声参数的牵引过程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EFQFD增益约提高23%。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对GPS信号的结构出发,在单频、宽带及部分频带干扰模式下,分析了GPS接收机C/A码捕获过程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等性能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当干扰功率超过一定值后,虽然检测概率有所增加,但虚警概率将急剧恶化,在中频信干比相同时,窄带干扰较宽带干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的特点,研究了GPS接收机的解扩过程对干扰信号的影响,分析了干扰信号的频率与对接收机干扰效果的关系,从而解释了不同频率干扰的作用机理及干扰效率的差别。最后通过对GPS接收机的干扰实验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GPS C/A码与P(Y)码抗干扰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C/A码与P(Y)码重复周期的不同对各自抗干扰性能的影响。探讨涉及P(Y)码接收机抗干扰性能的认定问题。分析表明:多数情况下P(Y)码接收机具有比C/A码接收机远高出10dB的抗干扰性能;转发式干扰对P(Y)码接收机很难达到欺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对星载SAR实施压制式干扰的可行性,通过计算压制式干扰功率,得出能够采用相干脉冲主瓣干扰对星载SAR实施压制干扰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要地防护的压制式干扰的战术运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