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利用Solow的总量生产函数为数学模型,以上海航天系统为实例,根据统计数据定量地研究了航天技术产业对上海航天部门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现实和可能的经济效益,揭示和论证了航天技术创益方式的特殊性和航天技术经济效益的宏观性.分析了航天技术广泛的社会应用和扩散,以及航天产业给我国宏观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面对世界潮流提出发展对策,指出发展航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SSETI是“欧洲学生太空探索与技术倡议”(the student Space Exploration and Technology Initiative)的缩写。它是欧空局教育署于2000年提出的,旨在让欧洲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太空任务获得实际经验,激发大学生对航天技术的兴趣,鼓励他们今后能选择在航天技术或科学研究等各领域继续工作,以便为今后储备更多有才能的航天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3.
云帆 《卫星应用》2004,12(1):31-31
欧洲、印度、俄罗斯和日本的航天部门负责人表示,NASA的新太空探索战略将为人类打开一幅期待已久的画卷,它将超越国际空间站,激起公众对太空的新的激情。  相似文献   

4.
欧洲航天产品的出口控制及法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威 《中国航天》2007,(6):26-29
随着中美战略关系的转变以及美国对华出口控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调整,中国航天对外合作的重点已转向欧洲。因此,把握和理解欧洲航天产品出口管理制度,规避对欧合作中的各种法律和技术风险,愈显重要。笔者在研究美国出口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以及相关国际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欧洲出口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框架,供参与对欧合作、从事航天技术和产品进出口业务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廖春发  易林 《航天》2010,(2):20-23
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驱动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健康稳健发展的两个轮子。2009年世界航天技术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探索性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创新技术和创新概念不断催生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三大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技术进展。近年来,欧洲、俄罗斯、中国和日本逐步缩小了与美国在民用和商用航天技术领域的差距,但是,美国仍然是引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领航员,并在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国际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航天技术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IAA)将于2010年9月5日至9月8日在中国上海联合召开第四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11,(2):46-47
德国卫星和火箭部件制造商OHB技术公司1月17日宣布.因被指就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法国的航天技术做法向美国外交官发表了不敬言论.其卫星制造分公司OHB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斯马特尼已遭解职.OHB系统公司是在1月16日紧急召开股东大会后做出这一决定的。OHB公司发言人称.在着手参与“伽利略”项目第二轮卫星建造工作竞标之际.公司认为做出这一决定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航天技术日臻成熟。应用卫星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特别是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已发挥了显著的效益;运载火箭初步形成了系列;在开展国际发射服务和国际合作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中国的航天技术水平尚待提高;运载火箭亦需改进、完善和提高;进入国际市场的工作也需进取和拓宽。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在过去的二十八年里,人类在开发航天技术领域的总投资已近5000亿美元,发射了3000多个航天器。估计目前已有近60个国家在发展航天技术,而应用航天技术成果的国家多达150个,几乎遍及全球。航天技术已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遍及国防、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成为一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推功作作的巨大力量。因此,当今的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航天政策的研究。目前,世界各国的航天技术政策的研究工作,不仅考虑到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  相似文献   

10.
王家胜  陈萱 《中国航天》2004,(11):25-29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航天技术与装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战场态势感知、指挥通信、精确作战等方面的能力。伊拉克战争已成为美国新航天技术与装备的试验场。战争结束后,美国总结了航天技术与装备在战争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发展航天技术与装备做出了重大调整。进而也将对世界航天技术与装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温燕 《中国航天》2013,(11):10-12
被誉为“宇航界奥林匹克”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于9月23~27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吸引了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多国航天部门负责人以及众多航天界知名人士的参加。作为首批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之一,与会的巴兹.奥尔德林在北京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温燕的专访。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5,(2):119-128
从方法应用和组织管理两个层面对国外航天技术识别与预见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在方法应用层面,将国外航天技术识别与预见方法从研究性方法和规范性方法两类进行梳理;在组织管理层面,从国外航天技术识别与预见的组织机构、制度标准、工作程序、创新文化和资源网络五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文章剖析了我国航天技术识别与预见的现状与差距,提出了提升我国航天技术识别与预见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9月16日—20日,由联合国外空司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载人航天专家齐聚一堂,交流、分享载人航天技术成果,研讨探索载人航天未来发展,共同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许达哲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4.
航天技术二次应用范例(三十一)雷达液位仪北京航天智控工程公司是航天总公司三院的下属单位。该公司以航天技术为依托,以石化储运事业的发展为导向,80年代末推出了UBG系列光导电子液位仪。该仪表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已成为我国油品储运部门的主要仪表。9...  相似文献   

15.
空间交会对接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是航天领域一项非常复杂、难度很大的工作。随着航天技术尤其是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地从神舟7号载人飞船出舱活动,这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重大关键技术,为下一步空间站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使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一个新水平,并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2,21(2):132-132
据新华网2012年1月25日报道,莫斯科当日凌晨,俄罗斯进步M-13M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后,成功施放了一颗小型科学卫星(CHI—BIS—M)。在完成这个使命后,该飞船于当晚坠人太平洋无人海域。目前CHIBIS-M卫星已进入预定轨道并开始工作。它由俄罗斯航天部门和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质量为40kg。  相似文献   

18.
美国把航天技术用于汽车工业根据1993年2月份宣布的新技术计划,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已组建了一个财团,以利用先进的航天技术制造更节省燃料的汽车。其目标是通过多项航天技术的应用,对目前的内燃机进行革新,以使小型客车和轻型货车燃油效率提高3倍。白宫把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一 航天技术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已由试验阶段进入应用阶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已逐步成为促进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根据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中央作出了进一步发展航天技  相似文献   

20.
荷兰航天是欧洲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荷兰也是全球航天技术应用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展开航天活动,是1975年欧洲航天局于成立之初的第一批成员国。目前荷兰在微电子、太阳能、光学等科学仪器、以及对卫星数据的处理及应用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本文从荷兰航天概况、主要航天项目、先进航天技术应用领域、知名航天技术应用类公司等几个方面对荷兰航天概况进行了初步调研,涉及范围主要是能源、农业、食品安全、水资源、民事安全等方面的地理信息服务和对地观测服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