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西飞公司应用振动时效技术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振动时效的原理、工艺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并与热时效进行了对比,进而阐述了振动时效技术的优点及工艺局限性,并就在西飞公司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应积极开展振动时效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振动时效工艺的发展,并通过对振动时效技术的研究和对工艺参数的探讨,指出了该工艺取代热时效工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振动时效在铝合金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振动时效法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通过进行振动前后残余应力测试,验证了振动时效在铝合金薄壁件加工中的有效性,通过进行振动时效在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运用试验,得出振动时效在薄壁件加工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单曲率蠕变成形模具和振动试验平台,在淬火态7055铝合金板材蠕变时效成形过程中引入振动作用。研究了成形曲率、温度与振动方式对试样回弹量、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振动蠕变成形加速应力松弛,降低回弹量;促进铝合金的强化相析出且分布更加弥散;提高强度。在本文的试验条件下(120℃/24h),引入振动使峰值时效试样的强度提高7%,回弹量降低12.3%。  相似文献   

5.
结合大型运载火箭滚弯带筋壁板的时效应力松弛校形试验研究,介绍了该工艺方法的基本原理、校形效率参数、过弯量计算、及工装设计原则等基本问题。展示了这种工艺方法在航空航天产品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插铣加工技术的技术特性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其技术原理、特点、编程方法、参数控制以及加工中的振动消除技术等,并通过对飞机型号研制中的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切削试验及应用验证,研究切削参数对插铣刀切削力的影响及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18%Ni马氏体时效钢相变诱发塑性的初步研究与应用。对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相变诱发塑性与温度、应变速度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选择,并将所选最佳参数应用于半球形件的成形和整形,使一批有缺陷的半球形件成为合格产品.取得了明显的效益。这种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振动攻丝最大扭矩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同  张德远 《航空学报》2002,23(4):312-316
 振动攻丝工艺参数的选择对于振动攻丝的工艺效果的好坏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一般通过大量单因素实验来获取合理的工艺参数。这种方法周期长、成本高,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因此研究振动攻丝工艺参数的简易确定技术极为必要。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描述回弹量和重复切削次数的关系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重复切削理论建立了振动攻丝最大扭矩的一般计算模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模型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该模型的建立为简化工艺参数的获取过程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钛合金超声振动钻削的特性,分析工艺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指导工艺参数的选择,进行了钛合金超声振动钻削的正交对比试验。试验表明:超声振动钻削的切削力随振幅增大而减小,随切削速度、钻头顶角和进给速度变化的规律与普通钻削相似,但是相应的变化幅度更大,而且切削力波动更大;一定切削速度范围内,采用较大振幅、较小钻头顶角及较大进给速度,能保证钻削钛合金的加工质量和钻头使用寿命,并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振动时效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双程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预应变较小或较大时,经过振动时效后NiTi合金的双程应变量增加;当预应变适中时,振动时效后NiTi合金的双程应变量减小.这可能是由于振动时效在NiTi合金中产生了微观塑性变形,改变了合金中的双程应力场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振动试验技术的不断进步,振动疲劳试验拥有了良好的试验基础,能够进行各种环境下的振动疲劳模拟试验,但目前振动疲劳的测量方法还无法满足振动疲劳试验深入研究的需求。提出铝合金振动疲劳同步测量的方法,同时采用红外监测技术、声发射技术、显微测试技术、应变测试技术等对不同加速度下的铝合金振动疲劳试样进行测量,研究各种测量参数随损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铝合金振动疲劳不同阶段应主要考虑不同的测量参数作为判断损伤的依据,声发射信号可以很好检测到铝合金振动疲劳的裂纹萌生和扩展寿命,红外测得的温升值随着加速度增大是非线性的,铝合金振动疲劳寿命依赖于结构振动频率、阻尼等参数。  相似文献   

12.
1200℃高温环境下板结构热模态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大方  王岳武  商兰  蒲颖  王怀涛 《航空学报》2016,37(6):1861-1875
高超声速飞行器高马赫数飞行时,翼、舵及垂尾等板形姿态控制结构将会面临极为严酷的高温环境,为了获得难于实测的结构在高温与振动复合环境下的热模态参数,本文将瞬态气动热试验模拟系统与振动试验系统相结合,建立了高温热/振联合试验测试系统,实现了高达1200℃热环境下矩形板结构的模态频率等关键振动参数的试验测试。同时,对矩形板结构的热模态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试验中通过自行研制的耐高温陶瓷导杆引伸装置将结构上的振动信号传递至高温热场之外,使用常温加速度传感器对振动信号进行参数识别;并运用时-频联合分析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本文所获得的高温环境(200~1100℃)下矩形板结构的模态频率的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取得了比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本试验方法的可信性及可用性。本研究结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翼舵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振动特性分析以及安全可靠性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手段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振动时效工艺的发展,并通过对振动时效技术的研究和对工艺数的探讨,指该工艺取肛热效工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两批次ZL114A架体发生的延伸率超差,通过拉伸试验、金相分析等方法,研究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ZL114A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参数处理后的组织变化,选出力学性能最佳的热处理参数组合,为后续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经多年努力研制出的集试件参数识别,试验控制,振动分析,故障预测与诊断,试验夹具设计及试件修改等功能于一体的振动环境试验与分析一体化系统,并对其中的主要创新点如试验夹具动力学设计,振动台参数识别等功能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对铸造铝合金ZL114A开展热处理试验,研究了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淬火水温、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铸态和固溶热处理后的组织变化,并优选出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制度,540℃×14 h/水冷(55℃)+155℃×7.5 h/空冷,为后续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如何应用矩阵初参数法求解后掠飞机全机自由自由振动问题,指出了几种解法。对其中一种解法导出全部矩阵公式,设计出电子计算机的程序。附有计算例题, 与精确解及试验数据作了比较。悬臂机翼及导弹弹身的振动问题只是本问题的特例。  相似文献   

18.
大型机翼整体壁板时效成形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单级时效、双/多级时效、振动时效以及应力位向效应等工艺措施和因素对铝合金机翼整体壁板材料时效成形特性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应采用双/多级时效处理,以提高成形后壁板材料的综合性能;应采用振动时效应力松弛,以加速应力松弛,降低回弹,并提高成形后壁板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对时效过程中存在应力位向效应的铝合金,应设计合适的时间温度曲线与加载曲线,以避免壁板材料因应力位向效应产生各向异性,导致材料屈服强度降低。提出了大型机翼整体壁板时效成形的工艺流程,给出了成形过程中热压罐内的温度时间曲线和气压时间曲线;提出了成形工装的模块化、标准化与柔性化设计以及解决壁板时效成形回弹问题的有限元方法,并对中国研究发展大型机翼整体壁板时效成形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贾德君  李范春  马雪松 《推进技术》2019,40(5):1118-1128
为研究固体火箭轴向振动问题,将火箭体系简化为时变质量轴向振动杆件。应用生死单元技术对时变质量杆件指定区域内均布质量的损失进行模拟。应用参数化方法将杆件的弹性模量及指定区域内均布质量线密度进行参数化,应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 (LHS)及平面蒙特卡洛抽样方法 (PMC)对时变质量杆件与恒定质量杆件的轴向振动问题进行2因素50水平实验设计,批量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杆件轴向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实验设计和生死单元技术的参数化研究方法可以高效地对时变质量结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研究。应用LHS及PMC对杆件轴向振动问题进行研究时,可以得到与应用完备实验对杆件轴向振动问题进行研究时所得结论相类似的定性结论。部分工况下,恒定质量杆件的最大轴向振动响应明显小于时变质量杆件的最大轴向振动响应。依据恒定质量体系动力响应特性对箭体进行设计时,无法保证箭体及箭载设备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6156铝合金的人工时效与蠕变时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及透射电子显微、维氏硬度、拉伸力学性能、电导率测试等技术,研究了试验6156铝合金的人工时效与蠕变时效强化规律与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的温度(155~175℃)-应力(0~200MPa) -时间(8~14h)范围内,采用不同制度的人工时效和蠕变时效样品的力学性能相差不大,但蠕变时效的析出相数量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