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商业航天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商业航天主要涉及航天产品(火箭、卫星、探测器、飞船等)的商业化设计、制造、发射、应用、维护、回收,以及围绕航天科技诞生的新业态,如太空旅游、太空文化、太空农业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已成为航天大国,为商业航天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工业基础。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部门、各领域对航天商业化应用提出了更为广泛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提出也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航天商业化应用方面陆续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2.
<正>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简称空间数据系统)因需求而生,随着空间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全球逐步开展了一系列航天探索活动,任务飞行要求更加复杂。从对地观测卫星到数据中继卫星,从无人航天器到载人飞船和载人空间站,以及无人或载人火星探测器等深空飞行器,航天任务的物理环境更复杂,功能要求更高,信息获取的能力更强,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些都对航天任务的数据获取、处理、传输、交换、存储和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张会庭 《中国航天》2006,(3):17-19,23
航天活动概况尼日利亚的专家在伦敦进行培训后,该国的第一颗卫星——尼日利亚星1号于2003年9月发射入轨。尼日利亚国家空间研究开发局(NASRDA)开始着手发展其下一代卫星: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号和高分辨率非洲资源管理星座(ARMC)卫星尼日利亚星2号。1999年,尼日利亚联邦政府成立了  相似文献   

4.
试验卫星是针对空间技术创新发展需求,专门用于对航天新器件、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体制和新概念等进行空间飞行试验验证的卫星总称。试验卫星作为空间飞行试验验证平台,是降低航天风险和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宗树 《中国航天》2005,(3):18-24
与2003年相比,2004年的世界空间活动较少,尤其是军用卫星发射数量大幅下降,但空间探测取得了辉煌成果。本文分卫星、空间探测、载人航天和私人太空旅游四部分,介绍了这一年世界空间活动取得的进展。(一)卫星1.通信卫星从发射数量上说,卫星依然最多,其中通信卫星仍是"老大"。2004年2月5日、5月19  相似文献   

6.
刘洁 《中国航天》2005,(7):12-14,18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航天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在航天产业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中,许多领域正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注意到随着中国航天商业发射活动的活跃和卫星出口业务的突破,在航天保险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其中航天保险经纪的出现及其影响力的形成引人注目,国  相似文献   

7.
美俄卫星太空碰撞事件及对航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最近发生的美俄卫星太空碰撞重大事件;深入剖析了导致碰撞的可能原因;详细评述了卫星碰撞事件对空间碎片环境的严重恶化和对人类航天活动的影响;分析了碰撞事件对空间碎片研究带来的新困难和新挑战。文章指出,从航天器安全角度来讲,减缓、控制乃至清除空间碎片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英国航天工业的研发、生产能力与水平,在西方国家中处于前列。英国注重有选择地发展航天事业,并要求以尽可能高的效费比实现其航天目标。这是英国航天政策的核心思路,其努力促进航天商业化和航天工业界的兼并重组就是这种思路的反映。英国航天工业选择的重点发展方向主要是在通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小卫星和卫星软件等领域。此外,英国注重突出航天合作的重点,通过对欧洲乃至更大范围的合作活动进行密切协调,来满足国家对实用空间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修威  陈牧 《卫星应用》2010,(3):27-30
21世纪以来,我国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航天科技工程,嫦娥一号探月之旅、载人航天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北斗”导航系统的二代卫星成功发射、新一代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海南新航天发射场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增强国家影响力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埃及国土面积为100.1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亿(根据2020年3月数据),从宗教、经济和地区影响力方面看,埃及既是伊斯兰大国,也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非盟所在地)和北非大国。航天一直是埃及经济、军事和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民用航天(一)国家遥感与空间科学局及其早期航天项目埃及民用航天主要依托国家遥感与空间科学局(NARSS)来开展工作。NARSS成立于1991年,有遥感应用部和空间科学技术部两个主要部门,前者负责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后者侧重于遥感卫星、卫星分系统传感器的研发和空间科学研究,同时也涉足卫星控制,通信,数据接收、存档和分发等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1.
1987年2月25日,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在使神号计划的可能参与者举行的首次会议上介绍了阿里安/使神号航天运输系统的新结构。 最近几个月,欧洲航天飞机在结构和执行任务(特别是与哥伦布轨道站有关的任务)方面有很大改动。使神号将来只限于为MTFF空间站服务,不再同时为极地平台  相似文献   

12.
英国航天工业的研发、生产能力与水平,在西方国家中处于前列。英国注重有选择地发展航天事业,并要求以尽可能高的效费比实现其航天目标。这是英国航天政策的核心思路。其努力促进航天商业化和航天工业界的兼并重组就是这种思路的反映。英国航天工业选择的重点发展方向主要是在通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小卫星和卫星软件等领域。此外,英国注重突出航天合作的重点,通过对政洲乃至更大范围的合作活动进行密切协调,来满足国家对实用空间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功能密度的小卫星技术也日趋成熟,并在国民经济和军事国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巨型小卫星星座已经成为当前航天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然而大量小卫星入轨不仅造成轨道空间异常拥挤,而且对空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人类航天活动的正常开展,引起了业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分析当前巨型小卫星星座及空间碎片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巨型小卫星星座对空间碎片环境演化的影响,对其进行参数化的评估,给出减缓或者治理小卫星带来的空间碎片问题的合理建议,不仅能够为空间碎片环境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利于促进和规范巨型小卫星星座合理有序发展,保障太空安全和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功能密度的小卫星技术也日趋成熟,并在国民经济和军事国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巨型小卫星星座已经成为当前航天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然而大量小卫星入轨不仅造成轨道空间异常拥挤,而且对空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人类航天活动的正常开展,引起了业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分析当前巨型小卫星星座及空间碎片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巨型小卫星星座对空间碎片环境演化的影响,对其进行参数化的评估,给出减缓或者治理小卫星带来的空间碎片问题的合理建议,不仅能够为空间碎片环境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利于促进和规范巨型小卫星星座合理有序发展,保障太空安全和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商业航天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的,遵循市场规律开展的航天活动,包括航天器制造、发射服务、测控服务、卫星运营、卫星应用等,商业航天是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近几年国内商业航天企业不断涌现,航天市场竞争态势逐步形成。本文主要分析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商业航天发展的趋势及有益经验,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祁首冰 《卫星应用》2014,(11):52-54
2014年5月30日,韩国航天政策最高决策机构——韩国国家航天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一次卫星应用综合规划——实现"卫星应用3.0"(2014-2018)》(以下简称《卫星应用规划》)。《卫星应用规划》由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以下简称"未来部")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制定,在征求产、学、研、官相关专家意见后,提交韩国国家航天委员会审议并通过的航天领域的重要政策性文件。此次《卫星应用规划》是韩国政府首次出台卫星应用相关的国家综合规划,提出了"卫星应用3.0战略",体现了韩国政府大力发展卫星应用及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意志。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商业航天的不断发展,市场上也出现了新的声音,认为航天应用需求也表现出从高端应用向大众应用方向发展的势头。而伴以微电子技术和互联网领域的迅猛发展,微纳卫星正面临从技术试验型向业务应用化发展,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性质转变的发展转折点。当前微纳卫星发射活动持续高速发展,除美、中、欧、俄等传统大国或地区外,更多的非传统航天国家也加入微纳卫星的开发行列中,不断掀起热潮,而较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发展现状在民营商业航天初创公司出现之前,我国的火箭和卫星测控历来由国家航天测控部门提供,定位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和政府航天项目安全运行,具有测控资源广泛、知识经验丰富、技术发展先进和人才储备雄厚等特点。随着国际商业航天形势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航天商业化进程也进入快车道,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的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的航天机构包括伊拉克航天研究中心(ISRC)和国家电信局。ISRC下属科学研究委员会,位于马格达。 外界对伊拉克的航天活动知之甚少,只是在其1990年入侵科威特之前,新闻界曾报道过伊拉克计划于1990年8月底进行一次卫星发射。此外,外界所知的伊拉克的航天活动主要是研制Tamous 1火箭。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微电子、微机械和新材料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空间任务对高性能、低成本、短研制周期需求的日益增强,现有宇航级技术和产品逐渐无法适应上述变化,使得在空间任务中发展与应用商用现货(COTS)技术成为可能。美国、日本、欧洲等航天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开展了COTS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其他航天国家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