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航天器有效载荷朝着大功率、小型化方向发展,大功率滤波器的无源互调问题成为制约航天器有效载荷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应用于航天器的大功率同轴滤波器产生无源互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表面镀层处理和不同材料调节螺钉方式对无源互调的影响规律。用介质隔离同轴连接器内导体和馈电杆的接触方式,设计了一种S频段低无源互调同轴滤波器,比传统同轴滤波器的无源互调有效降低了20dB。这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降低大功率微波部件无源互调的方法,可应用于航天大功率和地面移动通信大功率微波部件。  相似文献   

2.
无源互调干扰会影响多载波通信卫星的正常工作,是目前卫星通信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由于无源互调干扰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无法直接分析无源互调分量,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研究。针对无源互调干扰的频率分布特点,采用双指数函数模型和Volterrra级数模型拟合无源互调干扰,推导并建立了QPSK调制信号的无源互调干扰时序模型。基于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无源互调干扰分量的理论值频点处都出现了相应峰值,且其幅度值与输入信号中心频率处的幅度值的比例符合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无源互调是通信系统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卫星载荷技术向更高功率、宽频段、高灵敏度接收方向发展,无源互调对通信系统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常用的双载波分析评价无源互调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复杂载荷通信系统,提出确定多载波无源互调分布类型分析与计算方法,采用非线性模型计算多载波无源互调功率电平。通过对TNC双阴连接器的分析计算可得到接收频带内产生3个互调频率点,对比非线性模型计算的互调功率电平与多载波实验测量的互调功率电平,3个互调频率点最大误差小于5dB。分析方法有助于大功率微波部件多载波无源互调分析,可为多载波无源互调测量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无源互调干扰信号会对无线通信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干扰无线通信系统,严重时阻塞无线通信系统信号传输通道。为了定量分析无源互调干扰信号对直扩系统伪码捕获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无源互调干扰下直扩系统模型,考虑卫星接收机中噪声的影响,采用修正柯西分布概率密度模型,分别对平方律检波器捕获方法和平方检波累积器捕获方法在无源互调干扰下的捕获性能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高信干噪比下无源互调干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比噪声小,90%捕获检测概率下相差2.92dB;采用平方检波累积方法可获得一定的累积增益,90%捕获检测概率下的累积增益为2.36dB。  相似文献   

5.
随着收发共用和数字调制技术(如BPSK、QPSK)在卫星通信中大量使用,原有的连续波(continous wave,CW)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测试系统存在验证不充分的问题。设计了宽带调制信号PIM测试方法改进了原有的测试系统,通过采用通道功率测试PIM,测试研究结果表明BPSK、QPSK数字调制无源互调量值均高于连续载波信号2~9dB,考虑到卫星运行可靠性,采用数字调制宽带工作模式改进原有测试系统后更接近实际工作方式,提高了地面验证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微观尺度上的结构和电接触特性对于宏观尺度上的电磁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多尺度结构的非线性无源互调(PIM)无法用频域方法直接计算的问题,提出了基于Floquet理论的全波方法,对具有周期性微观结构的多尺度电大尺寸问题进行计算,从而准确地计算其电特性.此外,将产生非线性的金属结的等效电路模型引入到全波分析方法中,通过全波方法与等效电路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多尺度结构的无源互调问题.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微观结构对于宏观结构电性能的影响,并解决了时域方法求解电大尺寸微波部件产生的计算累积误差较大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发射机射频电路简化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和非线性多项式模型,研究了发射机互调(IM)发射电平与射频前端滤波器插入损耗、干扰信号功率和频率偏差之间的关系,对当前发射机互调抑制比的定义进行了修正;分析了传统发射机互调抑制比测试方法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发射机互调测试链路配置,分析了测试链路关键物理参数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了测试数据处理模型,该方法扩宽了测试带宽和功率范围,降低了对测试器件的要求。对实际电台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分析结论和发射机互调抑制比测试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8.
无源互调(PIM)作为地面基站天线、卫星天线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干扰因数,在PIM问题的研究中,功率电平的预测是一个难点。文章对两种预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获得了在不同输出测量误差及相同输入工作电压情况下两种方案的3、5、7阶PIM的预测误差;通过与相关参考文献中实际测量值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这两种预测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源互调干扰信号的时变性和间断性特点,提出了利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ParityCheck,LDPC)码抗突发差错的特性来减弱无源互调干扰影响的方法。文章设计了LDPC编译码方案,采用了基于准循环矩阵的编码方案,并着重分析了译码环节,译码算法最终选定具有低迭代时延特点的基于行信息传递(RowMessagePassing,RMP)调度的最小和译码算法。译码仿真结果显示,用占空比为10%的脉冲模拟无源互调干扰,信噪比为3.1dB时,编码增益约为8.2dB。实测结果显示,信干比为2dB时,带有LDPC编码的系统误码率为0.00269,信干比增益超过10dB。  相似文献   

10.
在大功率工作环境中,射频电路经常发生电磁泄漏(ElectroMagneticLeak,EML)和无源互调(PassiveInter Modulation,PIM)等现象。而在同轴谐振器中,不稳定连接缝隙处成为增加电磁泄漏EML和PIM问题风险的隐患部位。文章通过对同轴谐振器等效电路建模和电磁场建模给出了缝隙位置与电磁场表面电流的关系,并分析了3种不同结构同轴谐振腔EML特性。结果表明通过微调连接缝隙,使其有效偏离同轴谐振器的电流波幅点位置,可以降低大功率同轴谐振器的连接泄漏,从而减小无源互调的风险。依据分析结果选取了3种同轴结构(单螺钉连接、法兰内连接、法兰外连接)中连接泄露最小的结构作为大功率器件的基本结构,小批量器件在大功率测试和试验中无EML和PIM现象。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航天器扩频体制测控链路中无源互调(PIM)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的全盲PIM抑制算法。该算法将接收的扩频测控信号进行小波包多层分解,根据分解后的信号应满足高斯分布的特性,完成对干扰进行抑制,而整个处理过程不涉及干扰门限的设置,是一种全盲的PIM干扰抑制方法。Matlab仿真表明,采用该抗干扰算法可将信干比提高7dB。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于非正侧面机载相控阵雷达时空二维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通过对时空杂波分布特性的分析,提出采用混迭式结构进行时空二维降维自适应杂波抑制的3种实现结构,其中,空域阵元混迭级联时域脉冲混迭进行自适应处理的实现结构是一种实用的时空二维降维自适应处理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各阵元信号和脉冲信号的信息,从而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杂波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13.
空间站结构损伤容限设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空间站结构损伤容限设计技术的发展状况,对技术的演变及演变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损伤容限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对损伤检测与损伤遏制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进行了评论,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站结构应采用的损伤容限设计技术 具体内容和形式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PC/DSP的开放系统结构智能切削模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采用PC微机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板构成实时开放系统结构智能切削模块(OSA-IMM)的体系结构和功能要求,以及实现开放系统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采用信号处理网络、可重入的插入式模块、描述命令文件以及面向切削过程智能化控制的标准函数库等,实现了系统的开放性和智能化.以OSA-IMM构成了车削过程自适应控制系统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车刀后刀面磨损值在线估计系统.实验表明,OSA-IMM具有良好的开放系统结构和强大的实时处理能力,并有智能计算能力,在该平台上,可以方便地配置成适用于切削加工过程不同要求的控制/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