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航空直流发电机所选用的轴承进行了受力分析、寿命计算和强度审核。此方法同样适合于航空直流起动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轴承的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2.
建立准确的电机模型是深入研究航空多级式无刷同步起动发电机的基础。多级式无刷同步起动发电机的带载起动控制和发电调压控制主要由励磁机、旋转整流器和主电机组成的两级式系统实现。单一的对励磁机或主电机进行建模分析无法反映出二者的耦合关系,需要建立囊括励磁机、旋转整流器和主电机的两级式起动发电机联合模型。为了优化系统稳态和瞬态运行状态下电机模型精度,本文考虑磁场饱和以及主电机阻尼绕组因素影响,建立了一种基于VBR模型的同时考虑凸极因子变化和阻尼绕组影响的多级式起动发电机联合模型。通过与有限元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所建模型提高了系统在稳态和瞬态过程中的仿真精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深入进行航空多级式无刷同步起动发电机的仿真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航空直流起动发电机输出轴断裂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某航空直流起动发电机输出轴在设计上为保护发动机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分析了引起直流起动发电机输出轴薄弱环节断裂的因素,确定了某小型发动机用起动发电机输出轴断裂的原因。根据该故障原因,制定了解决方案,并付诸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排查分析得到的导致电机轴薄弱环节断裂的原因正确,制订的解决措施合理,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航空起动/发电系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航空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概括总结了"多电与全电飞机"中的大功率发电机制造、绝缘材料与有源器件以及耐高压大功率载流开关器件等关键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并就各起动/发电系统的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与比较。最后,对航空起动/发电系统的趋势及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航空直流起动发电机驱动飞机发动机起动要经历多次换路,分析了每次换路的物理过程,建立了起动过程的动态模型和状态方程。利用该数学模型计算了航空直流起动发电机的起动过程,所计算的物理量包括电流、转速、转矩等。按计算结果画出了动态曲线,使用软件MATLAB编程实现计算。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有航空三级式起动/发电机仿真建模方法,提出基于Simscape电力系统域的励磁机、旋转整流器和主电机统一域建模方法,给出建模过程,在所建立的子系统模型上搭建航空三级式起动/发电机从起动到发电过程的仿真系统,该系统可工作在起动状态和发电状态,实现起动到发电状态的转换。仿真结果表明,所给出的建模方法可行、建模结果正确,能够支持相关领域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7.
胡勤丰  严仰光 《航空学报》2006,27(6):1176-1180
以一台12/8极永磁式双凸极电机为研究对象,以有限元法对电机内电磁场分析结果为基础,对双凸极电机系统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稳态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与之相应的一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在Matlab编程环境下对各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并结合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永磁式双凸极电机系统稳态运行仿真模型,并将仿真得到的电流波形和机械特性曲线与实测得到的相关波形对照,二者间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提出的双凸极电机系统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一起直流起动发电机弹性轴断裂故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修理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卓然  许彦武  于立  李进才  夏一文 《航空学报》2021,42(6):624069-624069
多电飞机(MEA)逐步实现机载二次能源的统一,可有效提升飞机能源利用率。高压直流(HVDC)供电系统(EPS)从原理上更容易实现电源的并联运行,利于多发动机/多发电机布局下供电容量的扩展,并实现不中断供电,进一步提升系统的供电品质和鲁棒性。分析了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特点与优势,系统总结了高压直流并联供电系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并联供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问题。提出并构建基于新型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双通道高压直流并联供电系统,实现了系统均流控制,完成高压直流并联供电时突加突卸负载、投入并联、退出并联等动态过程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直流并联供电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精度与动态性能,在多电乃至全电飞机(AEA)上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其动态行为、建模方法和控制保护逻辑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空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FADEC)系统专用发电机的输出特性,提出一种电流回馈型恒流变频AC/DC(交流/直流)变换技术,以适应专用发电机的宽输出范围,满足FADEC系统的供电需求.给出了该技术的控制策略、拓扑结构、工作原理、过压故障检测及保护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工作稳定,在-55~125℃全温范围内,满足国家军用标准飞机供电特性(GJB181A)对电源的相关规定.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某型航空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中,并通过了台架试车和飞行平台试验.   相似文献   

11.
黄文新  胡育文 《航空学报》2002,23(4):377-380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笼型异步发电机能够适用于航空高压直流系统中。着重对笼型异步电机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结合构成的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说明了采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可使这种发电系统具有很好的动态特性。介绍了异步发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与实现方法,并给出了仿真与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新支线飞机ARJ21供电系统地面独立试验的需要,设计了用于模拟航空电子系统、发动机系统等与电气系统之间相关接口功能的仿真器,为电气系统提供其它飞机系统的仿真信号并指示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为验证供电系统的各项性能提供支持.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新支线飞机ARJ21供电系统的12种状态下仿真器对导光板和供电系统的控制逻辑正确,对电源系统简图页和EICAS信息指示合理,通过ARINC429总线与各发电机控制器的通信正常,各项功能与飞机系统设计一致,完全能够满足飞机供电系统综合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型发电机性能测试需要,采用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开发了电负载控制系统.根据飞机供电系统性能参数要求和实际设备,采用高速数据采集卡采集发电机电网参数并计算功率.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负载单元,测试特定负载下发电机性能及其对发动机影响.运用多线程技术,提高了系统实时性.经验证,系统满足实际测试要求,运行稳定可靠,测量准...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APU(辅助动力装置)在民用飞机上的作用,设计一个好的APU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对APU飞机级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相关研究,论述了APU控制板、APU控制器供电、燃油控制、应急停车、APU引气、起动/发电、风门控制和指示告警等控制子系统在设计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样例,然后从功能实现和电气原理的角度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可为APU飞机级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e development of a pitch pointing control system for an 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fighter aircraft using eigenstructure assignment and command generator tracking schemes is presented. A desired eigenstructure is first chosen to achieve a desired decoupling (i.e., pitch attitude and flight path angle), and to obtain a desired damping and rise time. The command generator tracker is next used to ensure zero steady-state error-to-step commands. The stability robustness to the parameter variations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is evaluated in the sense of the conditioning of the achieved eigenstructure by using singular value analysis technique. The analysis and 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the pitch pointing control system are illustrated by applying the techniques to F-15 aircraft as a part of the NASA/USAF program named ACTIVE (Advanced Controls for integrated Vehicles)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飞机级高场强辐射场(HIRF)验证技术难点,结合防护要求,对其验证替代方法进行了研 究,分别包括低电平扫描场法、低电平扫描电流法、混响室法、差模电流注入法、低电平直接注入法和表面环 线电流注入法,对六种替代方法的验证机理、验证难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了推荐 的HIRF 防护验证替代方法顺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多电飞机、全电飞机高速发展,对民机电源系统各控制部件,尤其对发电机控制器(GCU)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系统建设需要。为降低测试系统技术输入难度和后续能力扩展费用,提升我国民机系统核心部件的部件级测试水平,首先比对了国内外民机主制造商在部件级测试领域的能力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某型民机电源系统发电机控制器的结构功能、技术指标,最后从该发电机控制器的测试需求出发,提出一种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的一体化测试系统,通过建立电源系统核心部件功能、性能验证及排故、维修能力,力求覆盖入厂接收检验严格管控、总装地面功能试验高效排故、外场运营维护快速响应多应用场景测试要求,最终实现我国民机测试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ICL8038芯片的飞行器发电机模拟源设计方法,该模拟源可模拟飞行器发动机开车时发电机和永磁机产生的交流电,且电压和频率可调,解决了飞行器在地面无须发动机开车即可对电子设备实施自检测所需的电源问题,可作为飞行器发动机启动系统和其他机载电子设备原位检测系统的电源。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4):1272-1287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actuation mechanism control system for a morphing wing model. The experimental morphable wing model manufactured in this project is a full-size scale wing tip for a real aircraft equipped with an aileron. The morphing actuation of the model is based on a mechanism with four similar in house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actuators, positioned inside the wing on two parallel lines. Each of the four actuators used a 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BLDC) electric motor integrated with a mechanical part performing the conversion of the angular displacements into linear displacements. The following have been chosen as successive steps in the design of the actuator control system: (A) Mathematical and software modelling of the actuator; (B) Design of the control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tuning using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methodology; (C)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ntrolled actuator and its testing on bench and wind tunnel. The morphing wing experimental model is tested both at the laboratory level, with no airflow, to evaluate the components integration and the whole system functioning, but also in the wind tunnel, in the presence of airflow, to evaluate its behavior and the aerodynamic gain.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飞行仿真中飞机三自由度质点仿真模型机动指令生成器设计原理,并以蛇形机动飞行为例.建立了蛇形机动指令生成器数学模型。最后通过蛇形机动飞行仿真算例,验证了指令生成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机动指令生成器能够完成仿真任务,从而将在飞机飞行仿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