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课程思政体系下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备受瞩目,各大高校不仅在大力提高思政课程的质量,也在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为例,挖掘法律观念培养、职业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情怀等思政元素,并选取其中一个章节进行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师德和育人水平,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高校开展理工科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弧焊电源及控制》课程为例,对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了教学内容中,探索此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思路与方法,为高校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曲倩倩 《民航学报》2024,(1):126-129
培养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是民航运输专业的重点育人目标。民航危险品运输课程是民航运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危险品运输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文章探讨了课程思政视角下民航危险品运输课程的改革实施方案,以期为民航运输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安是中国最大的航空航天产业中心,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航空运动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基础,航空运动与旅游活动的结合将满足旅游者旅游消费多样化的需求,推动航空运动与旅游、体育等多方融合发展,将使西安航空运动产业向周边相关行业覆盖和迁移,将助力西安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西安航空运动旅游发展的困境及优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时尚"的问题,努力改善"课堂亲和力不高""教学实效性不高"的状况,应顺应"互联网+教育"时代发展趋势,充分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学习习惯和特点,将"互联网+思政教育"有效结合,将移动互联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全过程,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予以创新,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携手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维修工程专业分会将于2018年7月在青岛举办"第二届航空保障设备发展论坛"。论坛主题聚焦航空保障设备创新发展,促进军民深度融合论坛内容1)主题报告: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做主题报告,优秀企业交流新技术和新产品;2)论文交流:论坛录用论文编入CSCD核心期刊《航空工程进展》增刊正式出版,部分优秀论文经作者同意将在当年的《航空工程进展》正刊上出版,邀请优秀论文作者演讲交流;  相似文献   

7.
以西安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基础”课程为例,针对前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课程内容与专业契合度不够、教学资源与知识目标不匹配、知识与应用融合不充分的三个问题,在OBE教学理念指引下,打造和实施了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实虚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实施三师共建,重构课程内容、全方位完善教学资源,采用理实虚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融合训练内容,提升飞发知识一体化应用能力等课程教学创新举措,学生课程综合考核结果、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的航空航天技术能够在国际上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与其独特的人材培养模式是分不开的。作者有幸访问了莫斯科航空学院等四所俄罗斯著名航空航天院校,对俄罗斯的高等航空教育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本文将介绍这些院校的概况,以及在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色与现状。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举措和新路径。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由通识课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组成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教师必须坚持"四有"教育理念,即有责任意识、有道德素养、有践行能力、有育人情感,才能担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校航空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学科划分特点,以航空维修专业课程模块重构为例,研究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同专业方向按照相关课程及分支学科进行课程模块整合重构,形成知识和技能层层递进的通用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专业技术模块、综合技能模块。通过不同模块的配合为学生提供有区别教学的课程内容,使得在校学生达到相应学科要求的专业能力及职业标准化技术要求,获得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如何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已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点。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特点,探讨以"课业"为主线,将实践教学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贾司光  梁宏 《航空学报》2001,22(5):390-395
[目的]阐明突破空间大气环境障碍的人机工程内容之一航空航天大气环境医学工程的作用,地位与相互关系及主要进展。 [方法]在运用苏俄和美国等有关资料以及我国预研资料的基础上,对航空航天大气环境医学工程进行较系统的阐述。 [内容]航空航天大气环境因素的危害、航空大气环境医学工程的作用、航天大气环境医学工程的作用、航空航天大气环境医学工程的相互关系。[结论]航空航天大气环境医学工程的基本作用是防护低压、缺氧、高低温和舱内污染等4大有害因素,它保证了飞行员和航天员的安全性并兼顾了航天员的适居性和工效学要求。航空航天大气环境医学工程的相互关系是 3个结合:航空医学与航天医学 (医医结合),航空工程与航天工程 (工工结合),航空航天医学与航空航天工程 (医工结合),而且尚待进一步加强。资料表明,航空航天大气环境医学工程展示了高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编与读     
《读者园地》是广大航空爱好者畅谈理想,抒发对航空航天的热爱之情、广交朋友的平台。您可以将自己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所想所感,对未来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设想,航空航天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和收藏品以及需要我们解答的各种问题,通过邮箱传递给我们。我们也会根据来信内容的不同,组织相应人员进行回复或摘登。E-Mail:hkzszz@163.com  相似文献   

14.
编与读     
读者朋友们:《读者园地》是广大航空爱好者畅谈理想,抒发对航空航天的热爱之情,广交朋友的平台。您可以将自己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所想所感,对未来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设想,航空航天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和收藏品以及需要我们解答的各种问题,通过邮箱传递给我们。我们也会根据来信内容的不同,组织相应人员进行回复或摘登。  相似文献   

15.
编与读     
读者朋友们:《读者园地》是广大航空爱好者畅谈理想,抒发对航空航天的热爱之情,广交朋友的平台。您可以将自己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所想所感,对未来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设想,航空航天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和收藏品以及需要我们解答的各种问题,通过邮箱传递给我们。我们也会根据来信内容的不同,组织相应人员进行回复或摘登。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基于武汉理工大学空调工程课程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积累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常用的微信交流工具搭建了由网络教学、线下课堂和专业微信公众号共同构成空调工程课程“三维一体”的课程思政平台,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索,以期达到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以空调工程课程部分通用教学内容为例,对该平台通过网络教学、线下课堂和微信公众号将育人贯穿于线上教学、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三个不同维度进行实践说明,可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机械设计基础》主要特色(1)创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新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缩短了课堂有效教学时间,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对课程进行综合化与模块化改革。以机械设计为主线,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  相似文献   

1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根据该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结合专业特色、教学时数和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 ,就该门课课程设计的选题和实施过程进行了新的探讨 ,搞好‘单片机课程设计’这一环节对掌握单片机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对培养造就应用型、创造型的一线工程技术人才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编与读     
读者朋友们:《读者园地》是广大航空爱好者畅谈理想,抒发对航空航天的热爱之情,广交朋友的平台。您可以将自己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所想所感,对未来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设想,航空航天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和收藏品以及需要我们解答的各种问题,通过邮箱传递给我们。我们也会根据来信内容的不同,组织相应人员进行回复或摘登。E-Mail:hkzszz@163.com  相似文献   

20.
编与读     
读者朋友们:《读者园地》是广大航空爱好者畅谈理想,抒发对航空航天的热爱之情,广交朋友的平台。您可以将自己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所想所感,对未来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设想,航空航天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和收藏品以及需要我们解答的各种问题,通过邮箱传递给我们。我们也会根据来信内容的不同,组织相应人员进行回复或摘登。E-Mail:hkzszz@163.com《读者园地》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