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10月25日至26日,“约瑟夫逊电压标准”技术鉴定会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计量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成都计量测试研究院、高等院校及中央各部所属研究所、生产厂与计量部门等22个单位54名同行专家。代表们对技术资料进行了审查,对系统技术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对系统技术性能进行了鉴定。“约瑟夫逊电压标准”由五部分组成:一、直流测量系统;二、约瑟夫逊结;三、微波与杜瓦系统;四、偏流与显示系统;五、低温系统。用此测量系统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八年二月九日,航天部在京对二院二○三所研制的“JVS 型超导约瑟夫逊电压标准”进行了部级鉴定。学部委员陈芳允、洪朝生等十八名鉴定委员会委员和43名代表认真听取了该标准的研制报告、鉴定会测试组的测试报告以及资料审查组的资料审查报告,参观了整个标准测量系统、制结工艺设备和低温回气系统,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最后,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JVS 型超导约瑟夫逊电压标准”研究课题,采用了串联约瑟夫逊结、同轴和波  相似文献   

3.
针对利用GPS进行定时校频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GPS定时校频的方法及其不确定度、定时校频数据的处理等。在给出实验结果的同时,对影响GPS定时精度的各种因素(包括SA影响)进行了讨论;同时对提高GPS定时精度的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超导交流约瑟夫逊电压标准的工作原理和建立这种电压标准所需要的标准仪器及指标要求。对约瑟夫逊电压标准的发展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10mV 超导约瑟夫逊电压标准的系统、性能和实验结果.其稳定性和复现性已由大量数据证实。系统的随机误差为1×10~(-8),总误差为2.40×10~(-8)。该系统于去年10月和11月份与国家伏特副基准进行了二次比对,测定了国家伏特副基准的电压单位比国际计量局的电压单位约小0.3~0.4μV。该系统已于1988年2月9日在京通过部级鉴定。  相似文献   

6.
由于约瑟夫森电压标准的关键器件——约瑟夫森结需要工作在4.2 K的低温环境中[1],而标准使用的其它仪器则工作在室温环境中,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沟通低温环境和室温环境的测试探杆,即可以将偏置电流和75 GHz微波传送到约瑟夫森结上,又可以将约瑟夫森结产生的量子电压输出到校准所需的仪器上。本文对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标准的低温探杆的绝热设计、精密电测设计和微波传输设计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借助于彩色电视付载频传递频率标准时所用的校频仪,及其检测和校准方法作了概括叙述。校频仪的性能,直接关系到传递频率标准的精度。采用的是相位比对方法。对由于设备自身相位起伏,以及有关器件和电路参数变化所引起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际检测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用交流约瑟夫逊效应测定物理常数2e/h的基本方法和实验装置,在1981年11月份的初步联动实验中,得到精度为4.5×10~(-5)的实验结果。它为以后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微波段低温传输线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指出波导、同轴线工作于超低温的早期历史,是与降低微波接收机噪声电平的努力相联系的。论述了微波段超导传输线的进展情形。首先是超导技术,温度环境必须降至4.2K甚至更低。其次是近几年来飞速发展的高T_c超导技术,它已经展现出美好的前景!在液氮温度(77K)工作时,传输线有关器件的性能已是相当优越的。最后,以平板式传输线为例,分析阐明了超导传输线的基本优点——欧姆损耗极小和几乎完全消除了色散。  相似文献   

10.
GPS授时校频方法研究与试验结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决多目标综合测量系统各测站之间时间同步和频率校准问题,提出了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单星或多星共视方法进行站间时间同步与校频,给出了这两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星历误差、星钟误差、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多径效应和接收机硬件延迟对时间同步精度的影响.为了验证GPS授时校频精度,进行了相关试验.通过与铯原子钟比对,表明利用GPS可实现纳秒级时间同步,校频精度也优于5.0×10-11,多星共视具有更高的同步校频精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日老化率曲线存在的标志、计算方法作了讨论,介绍了用示波器校频法和彩电付载频校频法,最后对日老化率已知连续运转的频率源推导出允许最大误差情况下所要求的校频间隔。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1962年约瑟夫逊从理论上预言,如果两块超导体之间由很薄的位垒层隔开,超导电子对可以隧道式地穿透位垒层,这时将出现一系列新的效应。这一预言很快就被实验所证实。这种新的效应被命名为约瑟夫逊效应。这种弱连接超导体就称为约瑟夫逊结。约瑟夫逊效应被发现以来,在短短的十几年中,这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都进展得很快,已经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超导电子学。约瑟夫逊结在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电压基准、超导量子干涉器(SQUID)、高频电磁波探测、超导计算机等。在约瑟夫逊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我国首次用交流约瑟夫逊效应精密测量基本常数2e/h 的测量系统及测量结果,得出1984年国家计量院一箱基准电池(与副基准直接比对)的电压单位比国际计量局的电压单位小0.41μV.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对GPS定时校频数据进行处理提高精度,是国际上近几年的最新研究课题。全面的介绍了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开展该项技术的研究成果,从基本理论,滤波器模型选定、滤波器设计、仿真试验分析等方面作了论述,并给出实际应用的实验结果。对国内开发应用该技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前言加有直流偏流的约瑟夫逊结,在微波信号激励下,结的I—V特性曲线出现恒电压——电流台阶,这种现象是1963年首先由美国S.Shapiro观察到的,所以通常也称这种台阶为Shapiro台级。  相似文献   

16.
全面介绍了BIRMM从1986~1992年间从事利用时间GPS进行时间传递与频率比对技术研究方面的情况,包括所建立的CPS定时校频系统、单站定时、SA对定时精度的影响、GPS定时信号噪声模型、卡尔曼滤波、电离层时延估算、GPS共视试验、CPS校频、接收系统差测量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E010柱形谐振腔近似法测试微波铁氧体材料复介电常数的测试系统。由于在系统中采用了谐波混频和锁相技术,抑制了微波源的寄生调频,消除了稳态的剩余频差,而使源的频率稳定度达1×10~(-8)/小时。同时,在系统中利用双通道零示法克服了微波源输出辐度不稳定对测试的影响。测试精度提高了近十倍。本文还对测试系统做了较详细的误差分析,并给出了误差公式和实验的测试数据。当测试灵敏度为tanδε≈5×10~(-4)时,其精度优于±3%。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用同等级的流量仪表作为流量传递标准检定其它流量计的流量量值等精度传递系统 ,分析了等精度传递系统中影响传递准确度的各种因素。并用实验研究的方式对等精度传递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 ,试验表明 :只要流量仪表具有足够好的重复性 ,用它作为传递标准可以使标准表法流量标准装置的准确度等于或接近上一级流量标准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在精密微波功率测量系统中,用参考电压源提高数字电压表测量不确定度的原理,并对使用和不使用参考电压源前后,微波功率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铷钟校频系统的原理,并对校频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参考源的铷原子钟校频方案,可用GNSS/北斗接收机的1PPS,IRIG-B(DC)码以及一级频标的10MHz频率三种方式校频,提供100s,1 000s,10 000s三种不同的校频时间,以满足用户对不同校频时间和校频准确度的综合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