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著名影片《苔丝》和《飘》是以19世纪处在资本主义变革时期的英美两国为时代背景,但同时无论是苔丝为爱而献身还是斯嘉丽为爱而迷茫,女主人公的爱情都具有悲剧色彩。两位女主人公反抗世俗、追求爱情和婚姻的平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体现了女性生态主义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然而由于两人的生活背景、思想道德观念和性格差异等因素,两人的爱情悲剧又各有各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阿正 《今日民航》2013,(4):62-63
对于上海菜的印象,来自张爱玲的经典之作《倾城之恋》。那时,白流苏和范柳原到香港吃上海菜的情节尽管只有寥寥几笔,就以此为契机,我知道了这是以一个城市的菜肴为基础形成的一个独立菜系。所谓菜如其人,上海菜像上海人一样的确是有些小资情调的,大都温文尔雅,无不体现上海人的精细与精致。  相似文献   

3.
英国图书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梅芙·宾奇的《塔拉路》是一部畅销世界的女性成熟小说。区别于传统成熟小说侧重于描述中老年女性悲凉、孤独、令人同情的生活状态,此作品讲述了中年女性面对生活危机时重构自我认同的励志故事。既让读者了解女性在步入中年这一生理和心理都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所面对的家庭、社会问题,同时也传达了中年女性勇敢地重新认识自我,重塑自身价值的重要性。本文从中年女性迷失和自我放弃,精神和信仰的重生,对传统的反叛,生态女性主义四个方面,解析了《塔拉路》中中年女性形象的成熟蜕变。  相似文献   

4.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被视为英国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寻欢作乐》﹑《面纱》,短篇小说集《叶之震颤》等。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毛姆笔下的人物大部分取自于真实生活并经过艺术加工而成。虽然身为男性作家,但他作品中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却相当细腻,真实而不造作。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比较《面纱》与《寻欢作乐》两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女性人物,分析20世纪的女性在面对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被迫戴着面具的悲惨人生及其与命运的抗争。  相似文献   

5.
艾丽丝·沃克在其小说《紫色》中第一个提出了"妇女主义"并引发强烈反响.妇女主义明显体现在黑人妇女的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方面,还体现在黑人女性必须争取经济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独立,且要团结互助、互敬互爱,只有如此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紫色》的妇女主义在当下依然极具社会价值,必将启发广大女性为自由和权利进行不懈的斗争.  相似文献   

6.
《觉醒》是美国著名作家凯特·肖邦最具争议的作品,其女主人公埃德娜因婚内出轨,抛夫弃子遭到许多学者的抨击。埃德娜一系列荒诞的举动和最后的自杀行为都表明她其实是一个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她无法摆脱儿时父母对她的影响加上被心爱的人两次抛弃,最终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7.
赛珍珠的著名小说《大地》叙述的是中国农民王龙从一无所有到成为一个富户的故事。深深扎根土地的王龙三次离开土地,而每一次的离开都是他精神觉醒和复苏的过程。本文从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一关系来解读《大地》中主要人物王龙重返内部自然,揭示出人类返璞归真,重返自然、回归生命内部本真达到精神和谐的生态哲思。同时还原赛珍珠的自然情怀与生态关怀,激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核心子系统——态度系统为研究视角,对《外婆的日用家当》展开分析,由此来窥探作品中美国黑人女性所面临的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击以及她们在情感、鉴赏和判断中的挣扎和取舍,以求为该小说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9.
在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中,疾病始终是男性叙事的重要构建之一。男性叙述者人造科学怪物的场域经验里包含了对疾病的发生与疗愈的叙事。小说中的疾病叙事,不仅仅是作为男性场域经验失败的生理反应,又隐喻了玛丽·雪莱作为女性个体的场域经验。家庭关爱与旅行则是小说对疾病进行疗愈的重要媒介。通过这样的疾病叙事建构,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展现了19世纪初英国父权社会的疾病治疗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根据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代表作《红字》进行海斯特人物形象分析。在美国文学史上,《红字》是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也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研究。作者通过一个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位美丽、坚强、敢于向黑暗势力抗争的女性形象,她的思想、观念均表达了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社会的渴望。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看过一出评剧《姊妹易嫁》,说的是:姐姐庸俗势利,非官贵不嫁,未婚夫高中状元之后,故意隐而不告,扮得破破烂烂要饭的一般前去娶人。姐姐不出,纯洁善良的妹妹代姐出嫁,姐姐白错过了一个状元老公,还被众人嘲笑,肠子都悔青了……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航》2010,(12):93-93
《死亡拼图》丈夫离奇出走之谜当格蕾丝·劳森取回新冲洗出来的一卷家庭照片时,发现了一张不属于这里的照片——它至少拍摄于20年前。照片里有5个人:其中4个人格蕾丝并不认识,而另外一个看上去很像她的丈夫,杰克。杰克看到这张照片后,否认他是其中的一人,但是当天晚上,当格蕾丝躺在床上等他时,他却开着家里的迷你厢型车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解释,还带走了那张照片。  相似文献   

13.
孙小宁 《今日民航》2009,(11):83-83
像《暗算》中天才的密码无人能解,麦家的《风声》也让人看到了人们对"历史密码"的无力。麦家习惯以"风"讲故事,重听他的《风声》,我想起一句歌词:答案在风中。  相似文献   

14.
多丽丝·莱辛于20世纪中期所著的小说《吾友茱蒂丝》以主人公茱蒂丝的情感与生活为主线,细腻而深刻地展现了以茱蒂丝为首的新女性以及以叙述者"我"与贝蒂为代表的传统女性形象。文章以空间理论为基础,从物理空间、精神空间这两个角度具体分析男性社会下女性的情感体验和生存状态,呈现这两类女性的性格二重性,以及空间的融合与碰撞,探究掌握话语权的传统女性对新女性的压制。由此,新女性无所适从的心理困境得以清晰揭示。  相似文献   

15.
在玛丽·雪莱的历史小说《珀金·沃贝克的命运》中,父权场域内的性别形象建构叙事与男性权力博弈紧密相关。男主人公珀金·沃贝克,作为权力博弈主体,除具有正统父权谱系传承与传统父权文化的理想男性气质,还被赋予了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所推崇的特有男性气质。除作为博弈主体的男性外,玛丽·雪莱还创作了一系列参与到了场域男性权力博弈的女性人物。这些女性的积极参与并没有使其性别形象建构摆脱场域内父权对理想女性气质的规训,她们依然只是男性权力博弈中的客体附庸。  相似文献   

16.
《墨子》中"本"的用法,显示出"本"字在春秋时期出现了"从根本上,完全"这个副词词义。这个义项在《汉语大词典》中并没有出现,收录这个义项对于完善《汉语大词典》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对《红楼梦》主题的接受与阐释中,评点派代表人物陈其泰力主“写情说”。他在《桐花风阁评(红楼梦〉》中,从“知已”、“真情”的角度把握与阐释《红楼梦》写情的主题,对《红楼梦》淋漓尽致描写与表现的男女之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拔俗超群地提出了“泛爱”“爱博”的重要命题。陈氏认为抒写知己真情、至情是《红楼梦》的全部之意,而这种...  相似文献   

18.
航鹰 《今日民航》2009,(11):48-52
2009年9月30日下午,诺布旺丹博士总是不停地看表,很是焦急,因为正在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对《格萨尔》等申遗项目进行最终投票。晚上11点多,他收到申遗课题组一位同事发来的短信:《格萨尔》申遗成功了!很快新华社传来喜讯,《格萨(斯)尔》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1959年以前,《格萨尔》在藏区也仅仅流行在山村牧区。在佛教为主导的文化腹地,尤其是黄教盛行的区域,《格萨尔》仍被看作是"乞丐的喧嚣"。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茅盾、周扬和老舍等就对《格萨尔》表示了关注。1958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广大藏族地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搜集整理抢救《格萨尔》的工作。从2004年开始,《格萨尔》工作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肯定,鉴于此,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格萨尔》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2008年7月《格萨尔》的申遗工作再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在申遗成功的前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此,我们独家为您...  相似文献   

19.
1933年下半年谢冰心写出《我们太太的客厅》,1934年上半年林徽因就写出《九十九度中》——本来林徽因对小说的兴趣似乎并不大,此前只写过一篇《窘》——难免让我猜想:这是除了那坛醋之外,林对谢的又一回敬:我也可以写小说,我甚至可以写最底层阶级生活,我不是只会在客厅沙龙  相似文献   

20.
四月  王梓超 《今日民航》2011,(1):99-101,98
3.08亿元!"书圣"王羲之高古摹本草书《平安帖》在嘉德秋拍会上拍出天价,平均每个字贵达750万元,仅有41个字的《平安帖》以它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收藏价值创造了最贵单字的纪录。国家文物局已将此件《平安帖》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乾隆皇帝也盛誉本帖"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快雪时晴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