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Von Karman薄板大挠度理论和Hahn-Tsai本构方程研究了四边简支,一对边受压缩动载荷的(0/90)s对称铺设正交各向异性矩形层合板的参数振动问题,利用奇异性理论着重讨论了1/4亚谐共振时板的各种可能的分叉行为,分析了面内剪切非线性特性对参数共振和分叉曲线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新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称分段线性系统主共振的分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KBM法推出的分段线性系统主共振的一次近似解,导出了分叉方程,然后应用奇异性理论对主共振的分叉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用计算稳态周期运动的参数延续数值方法结果与其中感兴趣的部分进行了对比,发现基于弱非线性分析的主共振一次近似解在较强的非线性情况下仍具有一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湍流和转捩研究是流体物理中最重要的基本问题,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论方法、实验方法、数值方法)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介绍亚谐共振理论、二次失稳理论、非线性自相互作用理论(非亚谐共振)、PSE模拟等转捩理论;CS-solitons发现的实验事实,湍流边界层中的Bursting过程的描述等近年来湍流和转捩研究最重要的进展。Kachanov和作者的发现为在物理建立从层流通向湍流的道路提供了重要机制,这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多点正弦模态试验技术的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多点稳态正弦激振模态试验技术的几个问题,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正弦信号数据处理方法和实现,多点稳态正弦激振频响函数估计方法,利用测试频响函数确定多点正弦相位共振试验的适调激振力分布的奇异值分解方法,给出了两咎利用相位共振试验确定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PID控制的单自由度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由于力-电流/位移的非线性特性所引起的非线性振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控制器参数改变时,系统在三次超谐共振区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起落架动刚度及阻尼特性是研究直升机“地面共振”问题两个重要参数。刚进入国产化阶段的模式起落架迄今尚无可靠的理论计算方法来确定这两个参数.本试验研究利用某型直升机真实的模式起落架为试件,采用机械阻抗测量法来研究该起落架的动刚度及阻尼特性。试验使用电液伺服激振设备,对模式起落架进行不同频率的激振,实时测量相应的载荷及位移响应,从而得出了模式起落架的动刚度及阻尼。试验模拟了直升机完全停机及半升力卸载情况,在机场及冰面降落情况,以及3个不同方向的受载情况。试验结果已直接用于某型直升机的“地面共振”分析。  相似文献   

7.
考虑铣削过程中的自激振动和强迫振动,基于延迟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判定准则和强迫振动共振区的半带宽理论,提出一种铣削系统稳定性动态优化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切削参数和修改系统结构参数,在保证加工表面精度的前提下,获得大的稳定性材料去除率.其目标函数是材料去除率,约束条件是铣削过程稳定且非共振,动态优化变量是铣削系统的切削参数和结构参数.优化程序被阐明,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系统在稳定非共振条件下,加工时的材料去除率相比于优化前提高了18.86%.另外,为获得最大的稳定材料去除率和较好的表面精度,在铣削系统优化过程中,应同时考虑颤振稳定性和共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试验角度研究主动反共振隔振装置中各参数对隔振性能的影响,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Windows平台上实现射频仿真系统的实时界面演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述了在Windows平台上实现射频仿真系统(RFSS)的界面演示方案,通过自行设计的12位A/D转换卡,对反映导引头偏转角大小的电压幅值进行A/D转换,利用Windows提供的定时器,定时采集转换数据,更新界面。综合使用了位块传输动画法和实时动画法,较好地实现了界面演示的实时性和动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绝对/对流不稳定性的理论框架,并应用于钝体尾流剪切层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中。钝体尾流可以认为是局部平行流,而局部平行流的稳定性分析可以归结为Orr-Sommerfeld方程的求解。O-S方程求解化为一个复广义矩阵问题AX=ωBX,并分别约化A,B为上Hessenberg阵和上三角阵,通过Chebyshev配置法可以求出特征值。最后对于Gauss尾流计算模型,给出了其在不同Reynolds下,流动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离散求交方法存在的交线上的同一点被两次计算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将自由曲面按一定精度在参数域内分割,并在参数城上跟踪交线的求交方法。采用先判断交线在参数域的像是否通过分割的参数块的角点,后判断是否通过参数块的非角点边的判断次序;对于与容差选择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相对意义的判断结果(交线的像通过参数块角点),利用在参数域内对各分割参数块编号确定的邻接关系,采有先确定候选有交线进入参数块─一探测的策略;对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绝对意义的判断结果,根据参数块编号所确定的邻接关系,直接确定交线的下一进入块,由于采用跟踪方法,对逼近交线的一系列直线段的每个端点只计算一次,故上一直线段的末端点直接作为下一直线段的首端点。算法实施的结果表明,采用上述处理方法解决曲面与平面的求交,计算稳定性、可靠性好,整体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厚壁筒概念,以平面应变、有限边界情况和理想塑性材料的假定,对铆接或螺接干涉配合紧固件孔边的应力场进行了弹塑性工程分析,给出了便于分析使用的计算弹性配合的极限干涉量,塑性配合的塑性区半径,弹、塑性区内的径向和周向应力分布等参数方程式,这些参数和参数方程式对紧固件孔的疲劳设计和生产工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用分析说明了铆距和耳片外边界半径对所得结果的影响,以及平面应变和理想塑性材料与平面应力和幕强化塑性材料假定对于孔边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用超声疲劳试验机对铸铝合金2-AS5U3G-Y35在扭转和拉压循环载荷下进行了超高周疲劳性能测试.介绍了超声扭转疲劳试验装置的设计.应用35 Hz常规疲劳试验机和20 kHz的超声疲劳试验机完成应力比R=-1的拉压、扭转疲劳试验,进而研究不同载荷条件、加载频率对铸铝合金超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S-N曲线显示,铝合金在105~1010疲劳周次间仍发生疲劳断裂,不存在疲劳极限.断口分析表明,在超高周循环拉压载荷下,疲劳裂纹常萌生于试样次表面材料内部缩孔.与循环拉压载荷下的疲劳断裂机理不同,在循环扭转载荷下疲劳裂纹主要萌生于试样表面,疲劳断裂面为一种典型的沿试样轴向45°的螺旋面,即沿最大主应力平面断裂.扭转疲劳断面清晰的剪切条带表明扭转疲劳断裂实质上是剪切断裂.  相似文献   

14.
孔凡峰  曹志远 《强度与环境》2002,29(3):17-25,37
基于平截面假设和ERP/RC复合截面各组份材料的强度理论,推导并给出FRP包覆RC截面的抗压,抗拉,抗弯,抗剪强度计算公式,为实验研究与工程实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建立了浮动电容式剪应力微传感器结构设计解析模型。该解析模型明晰了微传感器探头结构参数与传感器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针对微传感器量程、固有频率、非线性度、灵敏度和分辨率等指标需求,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快速得到优化传感器结构方案。结合设计案例,给出了微传感器探头结构的设计方法与流程,设计研制的传感器测试实验结果与解析模型的设计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冷轧体心立方金属中微带的形成原因.基于塑性变形理论,运用Taylor模型和Bishop&Hill最大功原理,计算了变形体心立方晶体中滑移系上的切应变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冷轧时当晶粒的轧向平行于晶粒的某些特定取向时,大量的局部切应变将集中产生在一个滑移面上并在此形成微带.这一高度局域性的切应变是形成剪切带的原因.此时,剪切带与轧制方向之间夹角为30°.另外,微带呈片状是双交滑移的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剪切带所在晶粒的取向和所在滑移面证实了这一微带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受压复合材料脱层层合板的局部屈曲,在脱层尖端引起很大的应力集中,导致脱层扩展而发生破坏。本文利用一阶剪切的直线层板理论和折线层板理论,建立了一维受压脱层层合板的分析模型,进而根据虚裂纹闭合技术,得出了脱层尖端能量释放率各型分量G_Ⅰ,G_Ⅱ,G_Ⅲ的一维有限元计算表达式,并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外载、脱层长度和层板纤维铺层方向对能量释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层的扩展取决G_Ⅰ和G_Ⅱ,而C_Ⅲ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外载较大时发生的脱层扩展,很可能诱发层板的整体失稳,脱层的扩展将变成破坏性的快速扩展。  相似文献   

18.
一条有理参数三次 H-样条曲线是由一组控制顶点和两顶点连线上的百分比参数所确定。移动一个顶点仅影响三段曲线。有理 H-样条具有许多类似于 B-样条曲线的性质 ,也有 B-样条不具有的性质。本文是在文 [1 ]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 ,主要对有理 H-样条曲线的形状进行分析 ,讨论其诸如拐点和奇点的几何特征 ,给出有理参数平面三次 H-样条曲线在非退化情况下有拐点的充要条件 ,并证明在区间 ( 0 ,1 )内曲线段无奇点的结论。为了便于对参数曲线段的形状控制和几何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在许多的实际应用中 ,需要分析参数曲线段上有无多余拐点和奇点 ,如果有就要消除它。故本文的研究结果无论对理论或实际应用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点应力的一种表述及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一点应力斜截面的方位用方向余弦l、m、n表述的方法,本文以方位角α、ψ表述斜截面的方位,可使斜截面的应力以平面问题公式的形式给出,求出三个主应力;应力主方向的计算公式简单易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