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空军航空修理企业核心技术现状,对核心技术的培植与评判机制问题进行了讨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依托装备技术成熟度,建立聚焦航空装备核心技术,构建科学、全面、完整的维修保障技术体系,增强航空装备修理核心技术建设,探索装备修理技术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航空发动机是为航空装备提供动力的装置,维修保障是保障发动机完成服役周期的重要阶段。随着航空发动机维修产业的不断发展,为满足未来大批量、高质量、高效率的维修需求,发动机维修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维修发展历史;从故障检查、整机清洗和整机装配三个方面综述了航空发动机整机维修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再制造发展、关键技术和技术开发流程三个方面阐述了航空发动机再制造进展;并对航空发动机维修和再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基于航空装备修理科研活动在装备修理保障能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从航空装备修理科研现状入手,剖析了当前航空装备修理科研投入成本费用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施航修科研经费专项预算制度、设立航修科研部级专项基金、推进装备价格管理机制温和改革、积极获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市场化开放型航修科研基金等多位一体的补偿机制。航空装备修理科研,是指为获得航空修理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航空修理系统根据《空军航空修理系统科  相似文献   

4.
董伟凡 《飞行试验》2000,(1):39-42,48
简术了试飞测试技术的定义、用途,并着重介绍了试飞测试技术在航空使用维修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最后对试飞测试技术在航空使用维修科研领域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维修训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单靠装备实习,存在着实习用装备短缺、训练费用高等问题。引入现代维修训练模拟技术,可提高训练质量、降低训练费用,因而受到航空维修界的重视。维修训练模拟的概念随着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航空装备越来越先进、复杂,维修人员的在职训练与院校训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  相似文献   

6.
基于当前航空部附件的修理模式,结合航空修理产品维修流程以及数字化图像识别技术,以实现航空装备数字化修理高效、零人为差错目标为前提,对航空部附件图像识别辅助维修设备的应用进行阐述,为加快推动航空装备数字化高效维修和图像识别技术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是装备保持完好性、顺利完成训练和作战任务的基础。随着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增强现实技术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研究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了增强现实技术在航空装备的日常检查、拆装和远程维修指导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当前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过程中应用增强现实技术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8.
以降低航空装备故障率,保证维修进度,提高维修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为目标,在深入研究航空装备维修管理关键技术及业务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维修BOM的航空装备全生命周期状态管理机制。应用精益生产、精确保障的管理理念,建立面向航空装备维修过程的MRO系统,管理航空装备产品维修从返修入库到发货出库的闭环过程,为航空装备综合保障档案的建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军用航空装备,是军用航空器及其各种装置、设备的统称,通常是指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航空弹药、航空电子设备以及航空仪表、电气设备等。军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是为保持、恢复和改善军用航空装备技术状况所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维修保障是保持军用航空装备持续作战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支撑。早在1907年,美国陆军就组建了陆军通信兵航空兵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美国已形成了军地融合、覆盖陆海(含海军陆战队)空军的军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体制。通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为深化我国军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简讯     
《航空制造技术》2012,(22):18+20+22+24
中航工业航空维修领域首个技术研究中心在长飞挂牌2012年10月29日,中航工业长飞隆重举行技术中心挂牌仪式,中航工业质量安全部费滨涛专务、中航工业航空装备分党组书记倪先平、空军驻长沙地区军事代表室总代表彭震鸣、海军驻株洲地区军事代表室总代表马骏文等领导应邀出席仪式。长飞技术中心是中航工业航空维修领域首个技  相似文献   

11.
结合现有航空装备的特点,分析了目前预防性维修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面向任务的航空装备预防性维修策略,建立了以装备系统任务可靠度为约束条件、维修费用最小为目标的维修策略模型,为科学、合理地制定维修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国航空装备可靠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会与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20~23日在成都联合召开了“飞机维修性专题讨论会”。会议代表来自航空工业部、空军、海军和民航所属院校、工厂、研究所和部队等30个单位共50余人。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原空军副参谋长姚峻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全国航空装备可靠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梳理国外航空装备保障的发展历程,包括维修理念、维修模式和维修方法,分析我国航空装备全生命周期保障的现状以及未来装备发展趋势,指出了提升我国航空装备保障水平的一些建议。1国外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发展分析在两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局部战争的推动下,航空装备在近百年来取得了蓬勃发展。以军机为例,轰炸机、战斗机、攻击机、战斗攻击机、反潜机、侦察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运输机、救护机、教练机、多用途战斗机等层出不穷,性能不断提高,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表1总结了部分前四代战斗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海特集团旗下海特高新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航空维修企业,以"航空技术为核心,同心多元发展"为总体发展战略。海特高新在夯实航空维修板块的同时,将航空技术研发、航空装备制造、航空培训、航材维修交换和租赁等纳入主营业务,逐渐形成了"一站式"航空服务体系。7月17日,由海特集团投资建立的天津飞安航空训练有限公司在天津空港保税区内举行开业典礼暨首台国产D级模拟机交付仪式,  相似文献   

15.
综合诊断是伴随着装备的发展和对装备保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产生和发展的,为此将国外航空装备综合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综合诊断系统的具体组成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当前我国航空装备故障诊断的情况,分析了综合诊断的支撑技术和发展趋势,提出在我国航空装备的维修保障中实施综合诊断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建立面向多机型、多专业、以网络为中...  相似文献   

16.
航空装备从正常到潜在故障需要经过检测才能知道。本文建立了符合航空装备特点的视情维修决策模型,通过Markov状态分析,以装备的最大可用度为目标函数,确定了基于航空装备的可靠性的检测间隔期和视情维修阈值的求解方法,为航空装备开展视情维修提供了依据,并将所得结论应用于某型飞机的滑油系统进行验证,得出检测次数与装备可用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航空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北京召开了《航空维修检测技术交流会》。有35个单位74人参加。会上宣读论文23篇、书面交流论文30篇、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综合介绍国外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发展检测技术的途径和方向;二、研究讨论维修检测中的技术难点和关键问题;三、总结我国航空维修检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军用飞机复杂程度的提高和各种高新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维修保障装备作为空军装备体系的一部分,对于军用飞机作战效能的发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基本定义入手。分析了军机维修保障装备的作用、要求及发展趋势,并详细论述了维修保障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维修保障能力的基本途径,为航空保障装备的发展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先进的激光直接制造技术与现代航空装备维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激光直接制造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激光直接制造技术和装备的发展现状以及在航空维修领域的应用,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航空装备保障资源是使用与维修航空装备所需物资的统称。其分类基本与航空装备技术保障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专业分工相对应,分别是机务保障、航空弹药保障、航空器材保障、保障装(设)备、保障设施、车辆保障等。目前,海军各机场的装备保障资源信息管理还比较松散,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格式,而且基本上只限于本级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