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油膜轴承动态特性参数及转子不平衡的统一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转子不平衡作为引起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种现场、在线识别转子系统油膜轴承动态特性参数及转子不平衡的时域方法。本方法充分利用转子的结构及模态参数以解决测点不足和激振力不可测量等问题。同传统的参数识别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现场、在线、不需人工激振、设备简单等优点。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模态试验中消除传感器附加质量对模态参数识别结果影响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固定激振点,移动单个传感器的常见试验情况,在不需改变常规试验设备和方法,不增加测试工作量的前提下,用分析方法消除传感器质量的影响,为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一直梁作了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现代控制理论研究了结构模态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问题,给出了模态坐标下结构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判据,证明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试验模态分析技术用于存在重根模态结构的模态试验的必要性,并人出了对激振点和测量点数量的要求。利用奇异值分解技术给出了一种结构查态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度量方法,并讨论了其在模记试验激振点和测量点位置选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多点正弦模态试验技术的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多点稳态正弦激振模态试验技术的几个问题,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正弦信号数据处理方法和实现,多点稳态正弦激振频响函数估计方法,利用测试频响函数确定多点正弦相位共振试验的适调激振力分布的奇异值分解方法,给出了两咎利用相位共振试验确定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首先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旋翼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旋翼的振频和振型,然后对稳定悬停状态下的桨叶进行某阶模态的激励,并在旋翼重新达到稳定状态后停止激励,截取旋翼系统自由振动信号,用移动矩形窗法计算旋翼系统的模态阻尼.这种计算系统模态阻尼的数值方法能够对旋翼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各阶模态阻尼进行仿真,而且在仿真过程中可以根据桨叶振型将激励按相同相位施加于各自由度上,使桨叶只按该阶振型振动.使用该方法可以突破旋翼动力学试验中激振位置、激振频率与相位的限制,获得旋翼系统更全面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用敲击激振法代替传统电磁激振器正弦慢扫频激振技术测试直升机旋翼玻璃钢桨叶动力特性参数,以简化测试设备,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精度。文中介绍了敲击激振、FFT导纳频响数据处理的模态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试验分析中采取的措施和经验,最后给出Y—2直升机玻璃钢桨叶的试验分析结果及其在检验修改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和试验技术两方面初步分析了用平稳随机激振确定结构固有模态的方法。指出利用带宽B=100赫芝窄带随机扫描与激振器激振结构模态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的大型化对地面验证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辨识大型航天器的特性参数(频率、阻尼、振型等)、验证和修正数学模型(有限元模型)、校核动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检查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及部位,开展了大型模态试验系统的研制,研究设计了卫星、飞船领域的大型模态试验系统,攻克了模态试验系统多维度激振、全尺寸包络、试验件安全多重防护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三维激振、激光非接触防护的模态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9.
建立在快速富里叶变换技术基础上结构特性锤击激振法(简称锤击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的宽频带激振试验方法。它可以通过对结构输入信号和输入信号的处理,测出结构的动态特性,并进而进行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或故障诊断,因而受到工程界的重视。近几年来,由于力学、数学工作者的努力,计算机和专用分析仪器的发展,单点脉冲激振试验模态识别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比较活跃,锤击法在一些工业部门、研究单位、大专院校有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七○二所为实现冲加载,研究生产了带有力传感的激励锤作为激振源,可用于产品零构件的结构模态试验,同时也部分地向外单位供应。本文对锤击法和激励锤作一简单介绍,对正处于积极发展并已经进入实用阶段的锤击激振试验技术出一点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模态试验方法———空间正弦试验法,对试验方法进行理论推导,给出模态参数识别的具体方法,讨论方法的成立条件和特点,对模态试验程序提出建议,指出一条模态试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结构动力学参数识别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并以中型直升机的玻璃钢尾桨为例,介绍了模态参数识别的计算方法和稳态正弦激振机械阻抗测试技术,分析了操纵系统刚度对玻璃钢尾桨动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该文讨论利用多点自由衰减响应测量数据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Prony识别方法。为了解决噪声干扰情况下的参数估计有偏性和定阶问题,采用了扩阶特征矩阵法的思想。文中对Prony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理论和实施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应用Prony方法对某仪器舱模型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直升机双叶旋翼桨叶摆振与旋翼轴弯曲的耦合振动,分析了系统三个模态固有频率随转速增长的变化趋势。着重研究了耦合各模态中存在着不稳定区的模态,并讨论了桨右质量、旋摆振方向刚度、旋翼轴弯曲刚度对此模态不稳定区的影响。利用实物在组合台架上进行了试验,测量了旋翼,旋翼轴及其支持系统的动应变,找出了旋翼谐波激振力作用下的共振点,从而验证了上述分析结果。本文还通过改变系统参数,检验了系统固有频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复模态有关理论,分析了复模态传递函数和频响函数的特性,介绍了由频响数据识别复模态参数的导纳圆拟合法,提出了由加速度频响数据识别复模态参数的分步迭代法。文中还给出了两种方法模态识别的结果,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舵-液压伺服机构刚度参数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从舵—液压伺服机构模态试验结果中识别液压伺服机构刚度参数,进而修正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结构振动特性计算的技术途径,介绍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学会委托,由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和南京航空学院联合筹办的“全国第四届机械阻抗与参数识别技术学术会议”将于1985年第二季度在上海举行.会议内容如下: 1.动态测试技术与激振方法; 2.试验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 3.模态参数识别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两个角度,研究对比了典型空间管路结构在单、多轴随机振动载荷下的动强度特性。确定了线性结构模态振型主振方向的评定方法,得到了管路结构模态振型主振方向与随机激振方式和方向、动应力响应之间的规律特性。不仅能够为管路结构随机振动响应试验系统设计提供指导,而且能够为其动强度考核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近几年来,由于用敲击法进行模态分析十分方便有效因而广泛引起人们的兴趣。为配合敲击法的应用,许多单位购进了动态分析仪,可以进行现场数据处理。但一般的分析仪仅能提供传递函数,从传递函数直接判读模态参数往往受数据质量、分析带宽、模态耦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为得到较准确的数据,需要利用通用机或专用模态分析仪进行二次数据处理,这样就与现场分析的要求发生矛盾。为配合模态分析的现场应用,本文提出利用固有频率位于传递函数虚部最大位置(实模态)或使模态圆弧长变化最大这一事实,对模态参数进行双重识别。利用这种识别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几种主要激励方法在颤振实验中的优缺点,分别用瞬态激励、有限带宽白噪声激励和单频激励进行地面模态实验,测量机翼模型的振动响应,并用STD、ARMA和复指数模态参数识别等时域方法识别固有频率和模态阻尼,通过与软件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得知,实测的固有频率与计算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利用我院研制的电涡流激振器在叶轮组合体模型上实现非接触式多点激振的试验研究情况,分析了试验原理,论证了分离纯模态的激振力布点调力调相准则;列出了各模型的试验结果并对叶片轮盘耦合振动的若干规律作了探讨。文中,还阐明了在复杂结构振动试验中采用多点激振的意义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