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国海洋一号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一号(HY-1)卫星是中国第一颗用于海洋水色探测的卫星,是试验型业务卫星。介绍了海洋一号卫星的任务与目的、卫星总体技术特性和地面应用系统的基本任务、系统组成与功能,并展望了HY-1卫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一、风云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 气象卫星工程由五大系统组成,分别是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系统. 风云系列气象了卫星及其长征运载火箭由我国自主研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各国发射入轨的航天器的增多,由多种遥感卫星组成的,包括地面应用系统在内的天地一体卫星应用网络体系即将形成。文章介绍了国外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方面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了天地一体化的感信息应用网络体系的特点,并指出中国建设天地一体化遥感应用网络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谷松岩 《卫星应用》1998,6(1):17-19
风云二号发射成功为我国卫星气象和卫星遥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源。为加快风云二号的应用,需要对其传回地面的图像进行分析,该文分析了风云二号可见光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并与并与日本GMS-5进行了对比,为应用部门了解风云二号的技术水平提供了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之间的桥梁,是实现卫星应用的手段与基础,是体现卫星效能,获取其收益的重要保证。地面应用系统与设备的制造与应用卫星的制造一样,是卫星产业链中最主要的两环。因此.必须像重视卫星研制一样重视应用系统的研制。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2002年5月15日,我国成功地将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A(HY-1A)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自2002年5月29日开始HY-1A卫星正式下传海洋水色扫描仪与CCD成像仪所探测的数据,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北京、三亚地面站成功地接收到了第一轨HY-1A卫星遥感图像。国家海洋局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进行了在轨测试,对卫星与地面应用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检验与验证,各项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该卫星境内外水色探测能力与灾害监测能力得到充分证实,已于2002年9月18日交付后投入业务化使用。在卫星与地面系统运行的一年多时间内,已获得我国渤海…  相似文献   

7.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高速发展,卫星图像在众多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文章给出了一个卫星图像采集任务调度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功能,讨论了该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卫星资源描述、卫星图像采集任务描述、调度引擎、卫星时间窗口的仿真计算、调度结果的可视化展现等关键技术,归纳了系统的特点,并总结了今后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环境一号C雷达卫星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中的雷达成像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工程由卫星系统、运载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六大系统组成。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研制,中国科学院参加了有效载荷的研制任务。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负责星箭发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测控  相似文献   

9.
遥感卫星图像数据的浏览查询系统作为遥感卫星地面站数据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向遥感数据用户提供查询和检索卫星原始数据以及各级产品数据的服务。针对每天需获取上百GByte的遥感数据并进行存储管理而导致的并发用户进行浏览查询时等待时间过长的现象,从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方面,介绍了Oracle数据库技术在新一代高码速率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的浏览查询系统研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Landsat-4/5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实测技术性能,并对这类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功能扩展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1.
天地一体化遥感信息应用网络体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各国发射入轨的航天器的增多 ,由多种遥感卫星系统组成的 ,包括地面应用系统在内的天地一体卫星应用网络体系即将形成。文章介绍了国外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方面的现状与趋势 ,分析了天地一体化遥感信息应用网络体系的特点 ,并指出了中国建设天地一体化遥感应用网络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天兵 《中国航天》1997,(6):13-15
向公众直接转播电视或声音的人造地球卫星叫直播卫星,也叫广播卫星。它是卫星直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空间直播发射台的作用。一、卫星通信新概念直播卫星是由通信卫星发展来的,但二者又有区别。例如,一般通信卫星的转发器输出功率仅10W左右,发射到地面的信号须用较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卫星摄影测量中,由多颗小卫星组成的卫星编队具有比单颗卫星更优越的性能,能提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通过对绕飞编队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适于摄影测量的卫星绕飞编队构形。该卫星编队具有空间构形不变、覆盖范围大,图像比例尺一致等优点。对地三维定位仿真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卫星编.队拍摄的具有航向和旁向充分重叠的区域网图像,在摄像机光心坐标精确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就可以确定地面目标点坐标,即用空中控制完全代替地面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已把卫星应用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航天由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紧密联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三大部分组成。这不仅与世界航天观念接轨,还统一了我国各界对航天范畴的认识,使我国从事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研究的部门、机构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航天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卫星应用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卫星应用产业化首先要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多种功能和多种轨道、由多种卫星系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卫星通信系统、对地观测体系等),建成天地协调配套的卫…  相似文献   

15.
环境减灾-1A、1B卫星地面综合测试总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媛  戴涧峰 《航天器工程》2009,18(6):118-124
介绍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地面综合测试总控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设备组成和功能、系统的主要特点,以及应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对地面测试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和备份的情况.旨在介绍一种多星地面综合测试总控系统的构建模式,以及当前自动化测试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卫星地面综合测试过程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崔志 《卫星应用》2006,14(2):61-65
台美合作的福卫三号微小卫星一箭6星发射成功,开拓了GPS卫星应用的新领域。本文概述了福卫三号计划实施中台美双方各自的贡献,重点介绍了福卫三号卫星的应用与潜在军事价值,还对其卫星平台、有效载荷、发射组网过程和地面系统作了详细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卫星图像采集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高速发展 ,卫星图像在众多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文章给出了一个卫星图像采集任务调度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功能 ,讨论了该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卫星资源描述、卫星图像采集任务描述、调度引擎、卫星时间窗口的仿真计算、调度结果的可视化展现等关键技术 ,归纳了系统的特点 ,并总结了今后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浅析了美国军事卫星情报系统及其功能,讨论了美国军事卫星情报系统的组成,并对美国军事卫星情报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指出了系统技术实现的方法。系统的分析对于我国卫星情报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图像导航与配准(INR)系统是气象卫星的一项核心技术,INR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保证了卫星成像设备的指向精度和稳定性。文章介绍了INR的概念和主要处理过程,对INR系统的扰动源分析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简要描述。结合天基红外高轨卫星、高分辨率成像卫星和激光通信卫星等高姿态精度卫星的系统组成和载荷技术特点,分析了INR技术方法在这些卫星上应用的可行性,并根据这三类卫星的载荷特点提出了INR具体应用的适应性修改,可以为卫星任务分析、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卫星遥感数据的浏览查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璇  王风华 《宇航学报》2006,27(3):562-564
遥感卫星图像数据的预处理包括数据编目、存档管理、浏览查询和产品生产等部分。其中,浏览查询是向遥感数据的用户提供查询和检索卫星原始数据各级产品数据的手段,浏览查询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直接影响到遥感数据的使用效率。本文介绍了新一代高码速率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中浏览查询系统研制的主要技术。本文所研究的浏览查询技术已成功的运用到资源二号遥感卫星地面站的数据处理系统中。本文论述的数据处理技术将为其它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