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令存  惠轶 《航天控制》2012,30(2):17-21
分析了影响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武器系统生存能力指标体系;对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三角白化权函数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形成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灰色评估法的新型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评估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某导弹武器系统进行生存能力评估,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属性值为梯形模糊数,属性权重未知,决策者对方案的偏好值以梯形模糊数给出的模糊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一种群决策方法.为使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值与客观综合属性值间的总偏差最小,借助梯形模糊数的欧式距离,建立单目标优化模型,求解模型,得到属性的精确权重,进而根据综合属性值的期望值对方案排序,最后给出一个数值例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星载天线指向机构驱动组件方案的选择涉及因素较多且各因素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的特点,分析并建立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熵权的模糊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方案评价模型。以某卫星星载天线驱动组件方案为例,依照该方法进行评价并选出了适合该型号的最佳方案,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在航天远洋测控软件测试质量评估中的应用问题。根据建立的航天远洋测控软件测试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基于AHP-Fuzzy方法建立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型号任务软件测试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估航天远洋测控软件测试质量,而且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5.
梳理了判断涉及的目标参数结合武器系统的作战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根据作战任务建立威胁判断数学模型的指导方案,给出了如何应用该方案对已有模型进行改进的措施。仿真分析中对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决策法的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进行改进,在多目标的空袭环境中演示了不同作战任务对目标威胁判断结果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绩效综合评价体系,论文从综合素质、日常教学、教学改革、科学研究、育人工作、服务工作、能力提升七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多层综合评价模型,对某教研室5位专任教师的绩效综合评价结果与其表现一致,为他们的工作改进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固体运载火箭多级组合设计时多指标、多属性、多方案导致的方案优选和评价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概念和变权综合原理相结合的逼近于理想排序(TOPSIS)多属性评价方法,通过构造折衷型状态变权向量,建立固体运载火箭多级组合方案优选评价模型,并开展固体运载火箭多级动力组合评价、方案排序优选等研究工作。经实例分析表明,信息熵变权综合TOPSIS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固体运载火箭多级组合方案评估、排序与优选问题,达到快速设计的目的,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灵活和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根据空间机械臂锁解机构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五种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各设计方案的特点.鉴于星载机构设计方案评价的复杂性.结合星载机构设计的原则,建立了锁解机构设计方案的多层次评价体系.并以专家意见为依据,利用定性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评判矩阵;采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确定了锁解机构性能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根据模糊变换的原理,用加权平均型算子对各方案进行评判,确定了最优设计方案为分立式包带锁解机构,其具有质量轻,耗能低,无污染和运动链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工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特征加工方案决策对智能化的工艺设计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基于Tsukamoto模糊推理的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方法,分析影响特征加工方案选择的因素,建立决策因素与特征加工方案之间的隶属关系,利用单因素推理和多因素推理进行去模糊化处理,根据隶属度大小最终实现特征加工方案的模糊决策,实现特征方案的优选。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特征加工方案决策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方君 《上海航天》2005,22(2):11-14
以航路捷径、目标类型、机动特性、到达发射区近界的剩余时间,以及电子干扰为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多通道防空武器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决策法的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以分段函数的形式给出权重系数。针对一给定的中程防空武器系统,用模糊统计计算各影响因素的隶属函数,并给出了模型的计算流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型能较准确地评估来袭目标的危险性,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