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文章针对某型号隔振系统的金属橡胶阻尼器开展了仿真与试验验证研究。由于橡胶材料本构模型不能准确地描述金属橡胶的特性,无法直接利用其对该隔振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预示,为此,只能通过对ADINA程序中的Ogden模型进行修正以模拟金属橡胶的特性,并利用这种强非线性仿真程序对该隔振系统的谐振频率进行仿真计算和测试。结果表明:仿真计算与试验测试所得的谐振频率的偏差为2.1%,谐振加速度的偏差为18.2%。这种计算方法对金属橡胶阻尼器的隔振系统的设计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微振动试验中为了模拟航天器的在轨自由边界,需要建立具备大承载低刚度的试验工装。文章提出一种简化的航天器与微振动工装组合体模型,引入考虑初始变形的模态分析理论对组合体模态频率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将某型号卫星微振动试验工装设计指标与试验测试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简化后的组合体模型计算得到的准刚体模态频率与实测值相近,简化模型提供的第六阶频率计算误差仅为0.3%,从而验证了分析模型与校核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新型的螺旋结构天线,将平面等角螺旋天线与锥面螺旋天线结合起来,采用渐变式的巴伦平衡馈电。相比传统的平面螺旋天线,针对同样频带宽度的天线设计,这种混合型螺旋天线体积更小。利用Ansoft HFSS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天线进行建模和仿真计算,并结合仿真结果实际制作了该螺旋天线,给出了实测结果,表明天线可以在工程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对于信息的传输,天线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种通信电子产品提出了小型化、高效率的要求。文章基于等效电路模型对天线的几何结构参数进行了研究,利用ADS仿真软件设计了一款谐振频率2.4GHz的微带振子天线,并分析了参数对该天线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参数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在VSWR小于2时相对带宽达到25%,反射损耗-54.21dB,输入阻抗50.5-j0.2Ω,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天线E面辐射不圆度小于3dB,具有良好的方向特性。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络、短距离移动通信、雷达通讯等领域及作为天线阵元单元。  相似文献   

5.
颜剑  陈进辉 《遥测遥控》2020,41(3):61-64
研究设计一套遥测天线升降机构谐振频率的测试方法。经测试,遥测天线升降机构不会与天线发生共振,遥测天线谐振频率约为18Hz,升降机构垂直方向的最低谐振频率为12.82Hz,侧向方向的最低谐振频率为25.64Hz,前后方向的最低谐振频率为38.46Hz。  相似文献   

6.
对比幅外差式被动雷达天线,混频器影响制导精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两支路螺旋天线,混频器不对称产生的制导误差进行了计算。对研制加工的螺旋天线,混频器在不同频率情况下电轴的飘移进行了测试,并对此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为解决电轴移问题,作者提出了用微机技术进行增益补偿的简要原理和补偿原理方框图,并叙述了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种圆柱共形阵天线的仿真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一种x-频段的圆柱共形阵天线进行了仿真和测试。基于非相似元阵列天线理论计算了远场方向图,仿真设计了射频馈电功分器;测试了功分器的S参数,测量了天线的水平面方向图,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对于螺旋天线,往往要用到支撑介质,而支撑介质对天线电性能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文章重点研究支撑介质的介电常数、介质厚度等与端射长螺旋天线的增益、半功率波瓣宽度、最大增益对应的谐振频率的关系。并根据介质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提出了抵消介质对天线频移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给出一种适合空间应用的新型高效率宽带背射螺旋天线,应用背景是UHF频段卫星移动通信。在L波段给出了1:5缩比样机的方向图、阻义气风发及增益等参数的实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此项新方案结合了谐振腔型天线效率高以及螺旋天线频带宽的长处,其口面频率达到甚至略大于1,而输入阻抗带宽(驻波比<1.2)接近15%,方向性增益带宽(下降1dB)可达12%,较之一般短背射天线1-2%的带宽有很在改进。  相似文献   

10.
张立东 《上海航天》2004,21(6):59-61
在单天线横截面方向图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计算了圆柱体导弹引信双天线、三天线和四天线布局的方向图。讨论了不同布局下引信载频、弹体直径及天线布局与作用盲点的关系。双天线布局的实际测试表明,测试值与计算结果较为吻合,所用的计算方法正确,可为引信天线布局与引信工作频率确定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曲流技术使固定尺寸矩形贴片上电流路径有效长度增加,设计一种适合于RFID等领域的天平形小型化微带天线。在频率为2.45GHz时,与普通矩形贴片天线比较,天线的尺寸缩减30%以上。通过实物测试,天线谐振在2.461GHz,相对带宽6.12%。这种天平形天线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和调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该设计结合科研实际需求,研制了工作在C频段的“推扫式”卫星扫描天线。首先,从“推扫式”卫星扫描天线的原理出发,对所需要的环焦反射面进行了优化建模,提出一种新型扇形反射面圆角化的方案,并针对密集馈源阵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馈源的位置坐标,在仿真软件GRASP中构造反射面天线的整体模型。为了使密集馈源阵的主波束满足设计指标,设计了遗传算法优化合成后的波束来实现对主波束的优化,通过改变馈源阵的幅相值以达到天线方向图的设计要求,利用仿真优化得到了C频段中心波束达到设计指标所需要的馈源阵规模。最后,对整体模型进行了加工组装。使用近场测量的方法在微波暗室中对天线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天线波束宽度为0.6°时,主波束效率为98.17%,大于98%,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功率放大可用于提高反射阵天线的有效全向发射功率(EIRP)。为了达到实验验证的目的,设计并制备了12×12个单元的C波段反射阵天线,单元采用正交H形槽的孔径耦合贴片结构,并集成了功率放大器以有效提高天线EIRP。对单元进行了仿真计算,频率为5.8 GHz时,在不同的微带线长度和不同的斜入射角下,单元的反射系数低于-10.0 dB,隔离度优于31.8 dB。反射阵天线样机测试结果显示,天线具有较好的辐射方向图,有源增益为37.4 dBi,方向性系数为27.3 dBi;非线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 dB压缩点输入功率为24.8 dBm,测量EIRP可达61.2 dBm。  相似文献   

14.
对相控阵天线色散误差对高分辨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相控阵天线的色散产生机理,其影响可用实时延迟线对单元间空间路程差补偿消除。研究认为色散误差在距离向目标冲激响应函数中引入时变的方向图与辛格函数的卷积导致该函数出现畸变。建立了色散误差对星载SAR距离向点目标冲激响应的影响模型,计算表明完全延迟补偿时色散误差为零;部分延迟补偿时方向图随频率发生平移;无延迟补偿时带内平移更严重,且在部分角度位置发生剧烈的变化。分析了色散误差对信噪比、分辨率、峰值旁瓣比和积分旁瓣比等图像质量指标的影响。仿真结果发现:色散误差大小与延迟补偿成反比,补偿越多,误差就越小;随着色散误差增大,冲激响应函数畸变加剧,主瓣展宽、旁瓣抬高和变形,导致幅值也发生变化;波束边缘回波的冲激响应畸变较波束中心更明显。建立的模型和提出的分析方法已经经过了工程实践的检验,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X波段宽带电子侦察线性阵列天线设计方法,首先介绍线性阵列波束合成,然后给出仿真与实测结果,随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测试结果以及仿真结果得出结论.仿真结果显示天线性能良好,通过测试数据可以得出16个通道的副瓣电平在-15dB左右,通过计算所得0°移相和实际移相基本相吻合,以实测数据画出的天线波束图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滑动聚束SAR是一种新型高分辨率星载SAR工作模式,通过天线波束扫描导致增加方位向相干积累时间,从而可以大幅提升SAR分辨率.滑动聚束SAR波束扫描将引起天线方向图加权二维空变,进而导致采用传统SAR天线方向图测量和校正方法会引入误差,影响SAR辐射定标精度及目标后向散射系数测量精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滑动聚束SAR天线方向图特性分析及校正方法.首先基于滑动聚束SAR仿真数据对滑动聚束模式下SAR天线方向图二维空变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建立距离向和方位向二维多项式模型来拟合天线方向图二维空变误差;最后,基于天线方向图空变误差模型对观测场景SAR图像进行天线方向图校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天线方向图二维空变误差的影响,大大提高滑动聚束SAR辐射定标精度和目标后向散射系数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TLM细线模型提出一种馈电方法,使得模型可用于计算线天线的端口特性。采用电压源激励,馈电点可位于细线模型的中心或者两个细线模型之间,分析得出相应的馈电点处的电流计算公式。采用馈电方法下的TLM细线模型仿真计算振子天线的输入阻抗,误差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的精度,从而证明了馈电方法的有效性。馈电方法下的TLM细线模型可用于各种线结构端口特性的求解,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星载网状可展开天线因展开臂、展开关节等产生的误差链和地面电性能不可测试等问题,开展误差链对天线电性能的影响分析。引入位置姿态转换矩阵建立误差链传递模型,将此误差模型引入到天线辐射场分析模型,并建立各误差环节对天线电性能的机电耦合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得到固定误差和不定误差与天线平均功率方向图的关系,以及角度误差与天线最大增益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角度误差对误差链有明显的放大作用,相比于位置误差对电性能的影响较大,角度误差与最大增益有均匀或突变等不同程度的单调递减关系,因此在天线设计与安装中应着重关注和调整各安装位置的角度误差。  相似文献   

19.
对数周期天线的相位中心随频率呈线性变化,用2个对数周期天线可以构成具有恒电特性的干涉仪天线阵,在工程应用中,天线相位中心较大的测试误差会导致天线阵调试困难.通过对恒电长度干涉仪的分析,提出了利用相位扫频测试对天线阵进行调试分析的方法,避免了繁杂的相位中心测试,简化了天线阵的调试过程,测试数据可直接用于系统校正.  相似文献   

20.
由于导弹的复杂工作环境,雷达导引头伺服系统对其动力学特性及传动精度有较高要求。为提高其传动精度,一般采用双片齿轮消隙的方式消除回程误差。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考虑时变啮合刚度及齿面摩擦的消隙齿轮动力学模型,将消隙齿轮视为两对通过扭簧相互耦合的啮合副,并将齿侧间隙引入作为接触判定条件。通过动力学仿真研究了扭簧预紧力矩和扭簧刚度对消隙齿轮系统动态传动误差及谐振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扭簧刚度对系统动态传动误差及谐振频率影响较小,而扭簧预紧力矩的增大有利于提高谐振频率和抑制一阶谐振幅值,降低负载波动对系统的影响。由于扭簧作用产生额外的载荷,扭簧预紧力矩的增加会增大系统动态传动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