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某型机主桨毂弹性杆端设计分析为例,介绍了弹性杆端的结构特点,阐述了主桨毂运动学分析模型及骨架驱动模型在弹性杆端设计分析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弹性杆端对主桨毂周边结构的影响分析。为弹性杆端在主桨毂及其它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锤击法对带关节轴承的波纹管型功率分出轴进行了固有频率测试,对关节轴承结构采取一般静力学接触建模的方法,对功率分出轴进行了模态计算。通过对比,发现误差较大,这是由于ANSYS在进行非线性模态分析时忽略了关节轴承的刚度。提出采用弹簧单元来模拟关节轴承刚度特性的方法,通过计算发现,功率分出轴的固有频率直接与关节轴承刚度呈线性关系,当取弹簧单元的等效刚度为8.5×105N/m时,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带关节轴承波纹管联轴器的模态特性。  相似文献   

3.
洪杰  李垒栋  邵伏永 《推进技术》2019,40(6):1382-1388
为了获得圆弧端齿联轴器定位精度设计和评估方法,对圆弧端齿联轴器定位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阐述了圆弧端齿联轴器采用的弹性平均定位法及其定位原理,分析了常见的弹性平均结构设计误区,指出了影响弹性平均定位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圆弧端齿齿面受力分析,揭示了齿面结构参数对定心效果的影响机理,提出了齿面结构参数满足定心要求的必要条件,并根据圆弧端齿联轴器结构特点,构建了定位结构超静定系统力学模型。利用超静定系统平衡方程,结合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了圆弧端齿联轴器轴向偏差和同心偏差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定位偏差计算算例。结果表明,装配力和弹性补偿是弹性平均定位的关键要素,定位结构应保证接触面在装配力的作用下可以产生有效弹性补偿;联轴器轴向偏差和同心偏差受单齿刚度影响,随着刚度弱化的相邻齿数增加,轴向偏差变化率有逐渐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4.
胡淮陵  陶义建 《成飞情报》1999,(4):11-13,14
本文针对部队发生有前襟拉杆断裂故障,对前襟拉杆断裂的故障原因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找出了原拉杆在设计结构形式、材料、工艺方面的缺陷,提出了用标准关节轴承代替杆端关节轴承、以30CrMnSiA代替38CrMoAlA等改进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其抗疲劳性、抗腐蚀性和维护性,彻底解决了拉杆断裂的故障,并确保了新设计的前襟操纵拉杆与机体同寿,在我国歼击机前、后缘机动襟翼操纵系统设计上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世界同类飞机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R44直升机主旋翼变距拉杆杆端自润滑关节轴承为研究对象,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其旋转摆动的有限元模型并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中,分析计算其在径向正弦载荷下衬垫的等效应力、位移、接触应力和等效剪切应力的变化特性;并结合实际服役工况下R44直升机失效的自润滑关节轴承衬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周期内,衬垫的边缘因为被挤压而发生变形,衬垫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变形最大值均出现在外圈的边缘上,接触应力最大值所在的区域始终出现在衬垫的顶部和底部,并且接触应力分布区域的移动与内圈的转动方向一致,切应力最集中的地方在径向载荷施加点的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右下方以及左右两侧;由于实际服役工况中载荷的变化,导致衬垫的损伤上半部分是以接触应力引起的疲劳损伤为主,下半部分是以切应力导致的转移膜形成为主。  相似文献   

6.
 将端齿连接转子的零部件简化归并为4类结构,利用弹性力学、壳体理论、有限元素法及多变量函数插值技术等手段,导出各类结构轴向柔度系数的工程计算表达式,并给出离心力、气动力、热载荷及机动载荷等在各端齿接触面处引起的轴向松弛力或压紧力的计算公式。还介绍了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及公式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并给出了其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圆弧端齿联轴器定位精度设计和评估方法,对圆弧端齿联轴器定位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阐述了圆弧端齿联轴器采用的弹性平均定位法及其定位原理,分析了常见的弹性平均结构设计误区,指出了影响弹性平均定位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圆弧端齿齿面受力分析,揭示了齿面结构参数对定心效果的影响机理,提出了齿面结构参数满足定心要求的必要条件,并根据圆弧端齿联轴器结构特点,构建了定位结构超静定系统力学模型。利用超静定系统平衡方程,结合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了圆弧端齿联轴器轴向偏差和同心偏差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定位偏差计算算例。结果表明,装配力和弹性补偿是弹性平均定位的关键要素,定位结构应保证接触面在装配力的作用下可以产生有效弹性补偿;联轴器轴向偏差和同心偏差受单齿刚度影响,随着刚度弱化的相邻齿数增加,轴向偏差变化率有逐渐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关节轴承三个方向加载的耐久性试验技术,制订了试验方法,自主研制了一套专用试验装置.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通过两家公司具有相同技术要求的关节轴承耐久性试验验证了试验方法和试验装置;测量了试验件的轴向和侧向间隙,获得了试验件的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强度概念及公式的分析,推导出计算位移变化率的公式,基于杆提出了几何刚度和弹性性系数的概念,并把它应用盱破坏预估及模型修改。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金属膜盘联轴器用关节轴承的磨损特性,对某型关节轴承在金属膜盘联轴器工作环境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其在最大载荷条件下的PV值,并分别开展了低速摆动轴向重载磨损试验、高速摆动轴向无载磨损试验和发动机真实工况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金属膜盘联轴器用关节轴承的工作环境属于高速旋转和高速摆动、轴向重载和径向无载,关节轴承的磨损量与其所承受的轴向载荷与摆动线速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旋翼多层层压黏弹阻尼器多参数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直升机旋翼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的要求,结合嵌入式多层层压黏弹阻尼器结构特点,建立了基于内变量理论的嵌入式多层层压黏弹阻尼器时域模型.通过引入多层内变量场,改善模型在较宽应变幅值范围和激振频率范围内计算阻尼器动特性及双频激振下动特性的能力.在阻尼器建模过程中考虑了嵌入式多层层压黏弹阻尼器中金属隔片的影响,引入温度传递函数考虑了阻尼器在工作过程中温度上升对黏弹材料的影响,提高了阻尼器模型的精度.通过计算分析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阻尼器模型在不同应变幅值、激振频率以及双频激振下的有效性,为直升机旋翼气弹分析计算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多层层压黏弹阻尼器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Kriging模型的翼型气动性能优化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晓锋  席光 《航空学报》2005,26(5):545-549
将基于Kriging模型的近似技术引入气动优化设计。通过计算两个测试函数的全局极值以及翼型几何形状的重构,比较了基于Kriging模型的优化方法与传统的梯度类优化方法、标准遗传算法的特点。结果表明基于近似模型的优化方法不仅全局性良好,而且有效节约了计算资源。用此方法进行了翼型的气动优化设计,目标函数为来流马赫数为0.7、攻角为3°时升阻比最大。设计结果表明,与参考翼型相比,优化翼型升阻比提高了81%,而翼型截面积减少不到1%,优化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lated to aerodynamics is leading to ever increasing loads of wings, airfoils and turbine and compressor blades. The increase in aerodynamic forces is often leading to flow separation and depreciation of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flying objects or propulsion systems. Flow control methods are required to avoid these negative effects. In the recent two decades the flow control by means of air-jet vortex generators has been also int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this method a streamwise vortex is introduced by an oblique jet. The necessity to supply air by a pipe system may be considered a disadvantage.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is feature, it has been proposed to put out a rod instead of a jet.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a rod can introduce the same effect as a jet, as long as the streamwise vortex generation is concerned and appropriate dimensions are used. The present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rod vortex generators on a flow pattern downstream.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concer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and provide guidelines for the design of a new flow control method dedicated mainly to external flows.  相似文献   

14.
Aircraft icing has long been a plague to aviation for its serious threat to flight safety.Recently, researches about a newly proposed deicing method based on Plasma Synthetic Jet Actuator(PSJA) have just star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flight deicing, structure of PSJA needs to be adjusted. This paper completed the detailed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novel plasma striker, which was a modified version of PSJA. Influences of mass of the moving part and rod shapes on the ice-br...  相似文献   

15.
战斗机地面斜板起飞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数字仿真方法,计算了歼击7型飞机的地面斜板起飞性能,并分析了计算结果,初步探索了采用地面斜板起飞缩短飞机起飞距离问题,对斜板形状对飞机起飞性能的影响及斜板起飞中飞机姿态的控制进行了分析讨论,为进一步研究斜板起飞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周超  李书 《飞机设计》2007,27(4):1-5
建立了粘弹减摆器不同连接形式时的旋翼系统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模型。旋翼动力学模型考虑了非定常空气动力和桨叶挥舞/摆振运动的耦合。采用基于复模量的非线性VKS改进模型,建立叶间粘弹减摆器和普通连接粘弹减摆器的力矩方程。分别采用特征分析法及时域分析法计算了普通连接形式和叶间连接形式的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动稳定性。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计算,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旋翼弹性轴承失效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球柔性旋翼弹性轴承的结构特点及工作模式,从直升机球柔性旋翼的几种典型工作状态对弹性轴承进行了受力分析,分析了弹性轴承失效后对直升机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基于圆盘电极切向旋转进给法的低刚度锥杆类零件的电火花精密加 工方法。首先介绍了基于等厚损耗原则的圆盘电极设计原理,进而通过电火花加工工艺 的三因素全因子实验考察了峰值电流、脉宽、占空比对工件材料去除率(MRR)、相对 电极损耗率(TWR) 和表面粗糙度(SR) 的影响, 并对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从而应用于锥杆类零件的加工。加工出的反馈杆性能一致性高、表面质量好,加工时间 短,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圆盘电极切向旋转进给法的电火花加工工艺对提高低刚度锥杆的 加工工艺的可靠性和加工效率、提高电极利用率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军用直升机雷达隐身性能仿真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频方法计算了某型通用直升机及其隐身改型的RCS数据,基于现有雷达隐身性能计算方法和直升机低空飞行特点,对直升机在单部雷达和雷达组网两种情况下的雷达隐身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给出了单部雷达和雷达组网发现目标的判定准则,分析了直升机可探测范围曲线、平均综合检测概率和暴露时间等隐身指标。通过仿真分析,评估了不同飞行高度下RCS减缩与直升机隐身性能的定量关系,为直升机的隐身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飞机前客梯驱动电机的电磁结构、电路和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一种特性求取方法。利用损耗分析法分析并计算了多台电机工作特性,并给出其中一台电机的数据,与利用直接负载法计算的结果相互吻合。高速航空电机的直接负载测试难度较大,本方法可利用空载和堵转试验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在没有高速负载的场合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