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况FG47发动机是发射铱星用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的变轨动力装置,由其将铱星从椭圆停泊轨道转移到630公里的圆形运行轨道,以建立低轨道全球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该发动机由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河西化工机械公司于1993年8月开始研制。在模样和初样阶段,该发动机共进行地面、高空模拟及六分力试验11台,均获得成功。同时,还进行了温度循环、低频与高频冲击、公路运输、振动、模态等环境试验和转动惯量测试,又参加了分配器的分离试验和热真空试验。1997年9月1日参加长征二号丙改进型发射模拟星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2.
1998年3月26日凌晨,随长二丙SD火箭将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系列火箭实施了第50次发射。在长征火箭50次飞行历程中,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FG-47固体发动机是CZ-2C/FP运载系统轨道转移装置,它可以将卫星(如铱星)从椭圆停泊轨道转移到630km圆形运动轨道。该发动机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河西化工机械公司研制,于1997年9月首飞成功,将一个模拟卫星送入轨道。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1999,(1):3-3
本刊讯:长征火箭第55次飞行又获成功。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于去年12月19日传出喜讯,我国长二丙改进型火箭在当日19时39分,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再次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准确地送入预定轨道,为中国航天1998年全年的6次发射画上圆满的句号。来自西安卫星...  相似文献   

5.
我国成功发射两颗美国“铱星”本刊讯3月26日凌晨1时0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火箭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设计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0次飞行,又是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履行铱星发射合同的第二...  相似文献   

6.
长二丙改再送两颗铱星升空本刊讯5月2日北京时间17时16分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第三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圆满完成了为铱星系统组网发射6颗卫星的任务。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  相似文献   

7.
1993年4月28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和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北京签订了一份卫星发射服务合同,即用我国改进型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多颗铱星,该合同已于1993年7月30日生效。星、箭第一次技术协调会议于8月中旬在北京举行,从而启动了整个铱星工程实施的按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印度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历程、技术水平和应用情况,着重介绍了SLV、增强型SLV和极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用的固体发动机情况。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8月20日早上7时01分,我国自行研制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铱系统的两颗补网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在圆满完成铱星组网发射任务后实施的铱星第一次补网发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全长40米,直径3...  相似文献   

10.
国际动态     
正美国发射猎鹰火箭,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当地时间3月30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猎鹰9号火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将10颗铱星移动通信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发射大约1h12min后,Space X确认所有卫星均已在预定轨道成  相似文献   

11.
长二丙改进型火箭开始发射铱星China′sLM-2C/SDboostercompleteditsfirstIridiumlaunchforMotorolaonDe-cember8,1997,fromTaiyuanSateliteLaunchCentr...  相似文献   

12.
发射短讯     
<正>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10颗卫星据新华社2017年10月10日报道,10月9日,美国Space X公司使用猎鹰-9火箭成功将美国铱星通信公司下一代全球卫星计划第3批10颗卫星发射至目标轨道。随后,火箭第一级再次成功实现海上回收。Space X公司计划分8次为铱星通信公司发射75颗卫星,预计2018年完成全部任务,今年1月和6月,猎鹰-9火箭分别将计划前2批共计20颗卫星送入轨道。迄今为止,猎鹰-9火箭第一级已成功实  相似文献   

13.
日本正在加紧进行 H-1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以便用它发射用户迫切需要的大容量通讯卫星。H-1是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它可以把重550公斤的同步通讯卫星送入轨道。日本打算 H-1火箭在1986年研制成功后,用它取代现正使用的 N-Ⅱ火箭(该火箭同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航天飞机用的助推固体火箭发动机(SRM)。其类型分为三种:当前执行任务的标准SRM,空间飞行运输8号用的高性能SRM;以及计划在1985年飞行用的纤维缠绕壳体SRM。航天飞机的SRM是获得飞行状态中最大的固体推进剂发动机,其直径为146英寸,长度为125英尺,装有1111000磅固体推进剂,最大推力(真空条件下)为3115000磅力。在首次飞行前成功地进行了7次地面试车,随后的三次飞行试验满足了发动机的全部技术指标。计划提高航天飞机的性能,从东海岸发射的有效载荷达到65000磅,在西海岸发射时(极轨道)达到32000磅。航天飞机性能提高是由于:1.采用高性能的SRM使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增加3000磅。2.SRM使用纤维缠绕壳体结构使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增加6000磅。前者靠改变SRM的推力——时间曲线和提高喷管的膨胀比来实现;后者靠减少壳体的消极重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国外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运载器等航天器的轨道和姿态控制、对接、交会等。主要介绍美国、法国、俄罗斯对小推力发动机的研制情况,以及这些国家所研制的这类发动机的性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有效地开发空间的关键是用低费用运输系统把有效载荷送入地球低轨道。许多有见识的观察者认为,如果能把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的费用降低到每公斤2000~4600美元,航天运输市场就会大大兴隆起来。美国火箭公司正在研制一种用固液火箭发动机推进的工业运载器(ILV),来实现这个降低费用的目的。本文概述了这种推进系统的性能特点以及它特有的对低费用商业发射系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国外通信卫星用有源相控天线及发展,主要介绍了低轨道个人移动通信系统的铱星和全球星,欧洲数据中继卫星及用于未来通信卫星的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研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液火箭发动机因其推进剂能量较高、安全性好、易实现推力调节、可实现多次启停、药柱稳定型好、温度敏感性低、环保性佳和经济性好的特点,十分符合下一代航天平台绿色环保、智能随控、快速响应的发展需求,在探空火箭、亚轨道飞行器、靶标、小型运载火箭、助推器、上面级动力系统、姿轨控动力系统、着陆器和其他许多民用商业航天领域中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固液火箭发动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国内外固液火箭发动机相关的典型项目、工程应用和关键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固液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有待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日本国家航空航天技术科研所和 IHI 公司共同研制发动机混合式头部,用于远地点点火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为了将卫星从过渡轨道输送到转移轨道).该发动机用来输送日本质量为2000kg 的 ETS—Ⅵ重型卫星,计划在1994年用 H—Ⅱ火箭将这颗卫垦发射到  相似文献   

20.
欧洲今后将要研制第二代的阿里安-5运载火箭,计划于2000年投入使用。火箭研制成功后能将15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低轨道,也能用来发射5吨重的地球同步卫星。对于阿里安-5运载火箭,现已酝酿了三种方案。这三种方案都考虑使用新的液氢-液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