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IFLY:2016年,首都机场的公务机起降架次是多少?与2015年相比,首都机场的公务机航班运行发生了哪些变化?靳永发:2016年首都机场公务机起降架次为10066架次(不包括公务机维修服务)。与2015年相比变化不是很明显,由于保障资源投入到位,准点率进一步提高;当然停机位资源有限,调机飞行量有所增加。IFLY: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公务机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航》2015,(Z1):48-49
“2014年,首都公务机有限公司公务机总服务架次10958,组织飞行415小时,业务量同比增长3%,与首都机场航班总量同比增幅基本持平。”IFLY:请与我们分享一下首都公务机有限公司在2014年中国商务航空市场中的收获与感受;并对2015市场发展进行展望。靳永发:首都公务机公司在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平稳向好的影响下,受益于行业政策的利好支持,业务量整体处于稳中有增的趋势。2014年公务机总服务架次10958,组织飞行小时415小时,业务量同比增长3%,与首都机场航班总量同比增幅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3.
<正>FBO是通用航空运行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机场的FBO主要服务于公务机运营商和用户,其保障水平、服务品质、收费标准和商业模式,关系到消费体验和运营商的运行效益。FBO收费为何引发争议?2008年以来,我国公务航空市场发展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增速放缓的波动。近几年,市场逐渐趋于平稳,公务机年起降架次也趋于稳定,全国FBO年保障量约为4万架次。除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机场的公务机业务形成一定规模外,其余机场每年保障公务航空的起降架次还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公务航空市场在2018年依然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8年来自国内外的公务机在中国境内共起降约40000架次,中国运营商在境内的总飞行小时数也达到了5万小时。从分布看,北京、天津的公务机起降架次与2017年基本持平,上海有所增长,其他区域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北京、上海、深圳仍然是区域公务航空的重镇,这与中国的民营经济和总部经济的布局特征十分匹配。  相似文献   

5.
<正>IFLY:2016年,上海浦东和虹桥两座机场的公务机起降架量达到多少?相比2015年,上海机场的公务机航班运行发生了哪些变化?陆迅:201 6年全年,上海两场公务航班起降量突破了6000架次,浦东占1/3,虹桥占2/3,较上年同期增幅均超过10%。其中国内航班增幅达14.8%,而国际航班增幅为4%,国内航班量在2016年增幅相当显著。同时,公司的维修业务也增长迅速,全年维修工时近10000小时,较上年大幅增长35%。  相似文献   

6.
<正>IFLY:作为公务机内饰改装服务提供商,厦门太古2016年在中国公务航空市场有着怎样的收获与感受?陈育建:2016年厦门太古整装中心总体运行平稳,我们除了成功交付第3架VIP飞机客舱整装给客户,还启动了第2架波音飞机的客舱改装项目。同时,我们2016年承接并完成了10余架次不同机型的公务机定检维护任务,并且为我们的VIP客户提供了许多工程设计和取证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从走势看,2014~2015年为先抑后扬态势。受各种经济大环境及政策导向影响,预计2016年中国公务机市场将由购机驱动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持续稳步增长。"IFLY:从公务机地面服务提供商的角度,与我们分享一下上海霍克太平洋2015年的收获?陆迅:2015年上海两场公务航班量又创新高,达到了5572架次,较去年上涨16.3%,其中虹桥上涨14.2%,浦东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公务机市场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从2009年起,中国公务机市场开始爆发式增长,尽管业界一直强调公务机是交通工具不是奢侈品,但中国市场的"启动用户"恰恰是一些把公务机视为奢侈品的项级富人。但这一客户群毕竟是处于金字塔尖的小众群体,购买量增长有限,这也可以解释中国公务机市场在经历了从2009—2012年年均复合增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球现役的1 5000多架公务机中,有一半以上是轻型公务机。凭借卓越的飞行性能和超高的经济性,轻型公务机正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群体的青睐特别是对于欧美一些规模小、但掌握着前沿科技、拥有巨大潜力的创新型企业,他们注重飞机的实用性以及自身资金的有效使用,轻型公务机已经成为他们出行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薛海鹏 《今日民航》2014,(Z1):18-31
在中国,究竟是哪些人在使用公务机呢?随着大型民营企业的崛起和个人财富的积累,民营企业家逐渐成为中国公务机消费的主要群体,这一趋势在未来将会继续增加。这些拥有公务机的中国企业家主要活跃于房地产、能源矿产、大众消费品、销售和制造业等近年来直接受惠于经济增长的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