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给出一种分析星上设备受双组元推力器羽流热影响的方法。首先,提取待分析设备三维模型的STL(stereo lithographic)数据;然后,根据STL数据中三角形网格的法向矢量选取有效的三角形网格;最后,利用STL数据和推力器羽流热流场分布函数建立羽流热影响分析模型。不管设备表面能否用解析公式表达,文章提出的方法均能分析推力器羽流对其产生的热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卫星星表产品设备对敏感器视场的遮挡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光固化立体造型术(Stereo Lithographic,STL)的网格化模型的敏感器视场遮挡区域分析方法。此方法首先是将遮挡部件的三维模型转化为STL网格化模型文件,并提取出遮挡部件的STL网格化数据。然后将遮挡部件的STL网格化坐标数据进行处理后,与敏感器视场范围均转换成平面夹角数据。之后,则将遮挡部件的平面夹角数据与敏感器视场范围的平面夹角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敏感器视场被部件遮挡的情况,并绘制敏感器视场遮挡图,计算出遮挡率。相比以往方法,此方法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工程设计,可作为卫星工作中敏感器视场遮挡分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张涛  孙冰 《宇航学报》2009,30(5):2103-2108
针对STL文件在传递复杂几何实体模型信息方面具有精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TL文件计算航天器固壁辐射热流的方法,给出了STL文件的数据格式及其内容约定。根据面元间的位置关系对计算单元进行网格加密。利用有限元法计算角系数,详细阐述了基于STL文件进行复杂结构的遮挡判断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高,遮挡判断方法准确高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轴驱动太阳翼展开后的运动包络对航天器设备产生的视场遮挡和空间干涉问题,基于机构运动学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太阳翼构型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基于自然坐标方法建立太阳翼机构运动学模型,完成太阳翼运动状态的模拟;然后,分析太阳翼运动包络的影响因素,并明确可用于优化设计的参数,同时根据机构装配关系及视场要求形成约束条件;最后,建立以摆动角为目标的优化函数并进行优化分析。以轨道倾角86.4°、轨道高度780km的航天器双轴驱动太阳翼构型优化为例,对其构型进行优化设计和优化结果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可获得太阳翼的最大摆动角为32°,此时太阳翼基板边缘与天线、敏感器视场最小距离为5mm,太阳翼运动过程对设备视场不产生遮挡影响,满足工程应用要求,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太阳翼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航天器上可动设备构型优化及设备布局设计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针对航天器太阳电池阵的设计和仿真中需要考虑大型网状天线造成的透光性遮挡的问题,提出一种精确计算透光性遮挡的方法。该方法以最小重复单元对金属网布进行三维建模,求取不同光照下金属网布透光率并存为表格;计算含金属网布构件造成的透光性遮挡图形时,用三角面片对构件进行三维建模,先计算出三角面片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查表得到该三角面片的透光率后将其投影区域的光照强度相应减少。径向肋天线算例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能正确生成透光性遮挡图形,为太阳电池阵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压紧机构压紧力以及发射阶段加速度工况载荷共同作用下,收拢压紧状态的柔性折叠式太阳翼的太阳电池板上电池片的应力应满足力学强度要求。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电池片应力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聚酰亚胺泡沫布局和厚度、聚酰亚胺泡沫力学性能、盖板结构及埋件形状等进行计算分析;总结降低收拢压紧状态下柔性太阳翼压紧点附近电池片压应力的主要来源途径,为柔性折叠式太阳翼的工程研制提供设计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7.
梁杰  李志辉  杜波强  方明 《宇航学报》2015,36(12):1348-1355
采用直接模拟蒙特卡洛(DSMC)方法对大型航天器离轨再入陨落过程中,其太阳翼帆板在稀薄过渡流域的气动力、气动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流场直角与表面三角形非结构混合网格以及网格自适应技术处理这类复杂外形的流动模拟,考虑内能激发和化学反应来准确模拟气动加热,并基于MPI环境的并行算法解决计算量庞大的难题。通过计算分析太阳翼水平和垂直放置时在不同高度、不同攻角下的复杂流动特征,表明在90km以上高空,太阳翼垂直放置时,飞行器头部脱体激波与帆板脱体激波会产生更强烈、更复杂的激波/激波和激波/边界层的干扰,在气动力和气动热的双重作用下要比水平放置时的太阳翼更快地被撕裂并脱离目标航天器。  相似文献   

8.
针对8 m×5 m的柔性太阳翼在倒立状态下进行模态试验,设计数字摄像视觉测振系统,基于图像特征跟踪法实现了从相机标定、图像采集、信息提取到三维振动数据获取的过程,通过工况模态辨识方法获取了柔性太阳翼模态频率及振型等动力学参数。并考虑空气和重力影响建立太阳翼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基于基恩士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传统模态试验结果及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视觉测振工况模态试验方法的准确性,为柔性太阳翼在轨模态辨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计算近地轨道航天器空间外热流的RUD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涛  孙冰 《宇航学报》2009,30(1):338-343

() 摘 要:根据兰贝特定律推导了能束在辐射半球面上均匀分布的外热流计算公式。采用三角形网格统一表示边界面并根据边界面网格进行遮挡判断。根据面元间互视和遮挡关系,对无遮挡表面所受外热流采用积分法进行计算,被遮挡部分的地球反照和地球红外热流采用能束均匀分布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效率和精度都明显高于蒙特卡洛法;互视和遮挡判断方法准确高效。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DOI:收稿日期:2008-05-09; \ 修回日期:2008-06-17  相似文献   

10.
空间碎片和微流星对卫星太阳翼的撞击损伤及防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7,(2):114-120
空间碎片和微流星撞击的累积效应,将导致太阳电池片性能衰降,甚至造成一定串数太阳电池片的损伤。高速撞击甚至会激发等离子体,扩散的等离子体会诱发放电,引起太阳电池片电路的电弧放电,导致太阳翼输出功率下降。文章分析了碰撞对太阳电池片造成的物理损伤,还分析了碰撞对电缆束、铝蜂窝板芯的影响。针对3种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特点分析了其太阳翼遭受空间碎片和微流星撞击的风险,给出了太阳翼的防护措施,可为太阳翼防空间碎片撞击设计的方案选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曾祥能  张永顺  金虎兵 《上海航天》2010,27(3):14-17,59
将大型阵列分解为关于阵列中心对称的两个子阵,对内子阵进行位置微扰形成指定零陷。线性化微扰后方向图的泰勒展开式,以微扰后方向图形变最小化为目标,将约束条件分实部、虚部分别约束微扰值,用Lagrange乘数法求解微扰值,实现了在指定方位快速形成深零陷,并引入小值控制零陷深度。该法不改变阵列孔径,基本不改变原方向图形状。仿真结果表明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2.
现代战场的电磁环境十分复杂,这使得卫星对导航抗干扰接收机的鲁棒性需求变得更为迫切。极化敏感阵列是一种利用极化信息增加信号处理维度的技术,应用在导航领域可以改善接收机抗干扰性能。本文研究了双极化阵列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效果,理论分析了信号模型与双极化阵列原理,通过HFSS对阵列天线进行有限元仿真获取各阵元的幅度相位信息,利用幅相信息合成导向矢量,在MATLAB中对普通阵列和双极化阵列抗干扰能力进行仿真。为验证理论仿真的可行性,研制了双极化阵列原理样机,在暗室环境采集数据并分析信号与干扰的输出功率。在外场进行的收星定位测试中比较了普通阵列与双极化阵列的定位结果。仿真和实测的结果表明,双极化阵列能抑制超自由度干扰,且对低仰角干扰有较好的鲁棒性。值得注意的是,双极化天线在保持接收机小型化的同时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为接收机小型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准确预示天线在轨温度并分析天线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改善天线性能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构建网状天线热分析和热变形有限元模型,仿真得到碳纤维主反射面、支撑肋组件等结构在两种工况太阳侧照下的温度场以及热变形场;在真空低温环境下,利用太阳模拟器对网状天线进行热真空原位环境热变形摄影测量试验.对比表明,仿真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  相似文献   

14.
近距离测角与远距离测角的主要区别是被测目标位于雷达天线阵近场而非远场,目前的测角算法均基于远场目标假设,在交会对接近距离测角中难以满足精度要求。针对交会对接微波雷达近距离高精度测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差复矢量匹配的测角算法。分析了测角信号空间传播几何模型,定义了相差复矢量及表征相差复矢量匹配程度的测角目标函数,建立了求解方位角与俯仰角的非线性规划算法模型,给出了算法的输入条件和执行步骤。仿真结果和微波暗室实测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天器在调姿或变轨过程中太阳翼长时间、低频振动引起航天器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以太阳翼自身驱动机构为作动器,提供反馈控制力,进行振动抑制。在原理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贴近工程实际的真实尺寸太阳翼有限元模型,改进了控制算法,实现了太阳翼在振动控制结束后的正确复位,并利用动力学缩比模型对振动抑制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需引入额外的非有效载荷,能够在保证太阳翼不偏离目标位置的同时,有效抑制太阳翼的低频振动。  相似文献   

16.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通常具备滚动、俯仰姿态偏置能力,即卫星滚动或俯仰姿态控制目标角度不是0°,而是某一设定角度,以便卫星定点位置改变时也能确保天线方向图覆盖满足要求。文章对某GEO卫星姿态偏置后对天线方向图及卫星其它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卫星姿态偏置情况下天线覆盖区域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考虑了卫星轨道倾角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卫星天线方向图设计时均有一定的设计裕度,卫星定点位置发生变化时,通过进行姿态偏置,可使其天线方向图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卫星在轨测试及运行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7.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太阳电池阵在轨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卫星太阳电池阵的在轨特性主要受太阳入射角、地日距离因子、温度、星体遮挡、地球反照和衰减因素的影响。文章利用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在轨数据,分析得出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归一化处理方法,得出地球反照、星体遮挡、衰减因素对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文章的研究成果也适用于其他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可为后续同类太阳电池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自主研发的月球车重复可展帆板为研究对象,分析月表极端温度对其展开末端位置可靠性的影响。构建极端温度与帆板材料、铰链结构间的关系函数,基于运动弹性动力学,建立极端温度下可展帆板间隙-柔性耦合动力学模型。以帆板展开末端位置误差为评价指标,将BP神经网络算法与一次二阶矩法相结合,利用应 力- 强度理论建立帆板展开末端位置可靠性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不同极端温度下的可靠性指标。用经典MC法计算进行对比验证,确定神经网络方法的可行性、高效性。结果表明,极端温度条件下,铰间隙对于位置可靠性的影响显著,温度区间在-30 ℃~20 ℃时,机构展开末端位置可靠性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