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1月19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4颗小卫星,卫星精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继2015年"一箭四星"、2016年"一箭五星"连续发射成功之后,又一次多星发射的突破。除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  相似文献   

2.
阳光 《中国航天》2010,(3):21-24
<正>三、欧洲欧洲阿里安5火箭2009年进行了7次发射,包括1次一箭四星、4次一箭双星和2次单星发射。7次发射创下了该火箭单日历年度发射次数纪录。2次单星发射中,一次发射的是美私营公司的"地星"1移动通信卫星,另一次发射的是法国"太阳神"2B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6,(12):48-50
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华夏第一星:东方红一号8-3中国太空长征的先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8-6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长征火箭的篮9-3砺剑之歌9-7星箭弹船屡创辉煌9-11艰难险阻难挡中国长征火箭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9-13长征火箭现役部分型号及新一代大运载简介9-17长征火箭发射记录(截至2006年9月)9-19坚持自主创新推进空间事业持续跨越发展10-3中国的卫星系列介绍10-7中国报道质量重于泰山——神舟六号发射后采访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1-32005:星箭走在创新的路上1-6航天三领域刍议——兼论空间技术优先1-8“神六”升空放大“航天经济”1…  相似文献   

4.
《航天》2010,(5):15-15
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经营的俄制质子号火箭将在2011年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SES公司的SES-3和哈萨克萨坦的“哈星”2通信卫星。这将是该火箭首次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西方建造的商业通信卫星。SES-3是SES公司同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签订的多星采购协议下的第三颗卫星,也将是质子号在2010年~2011年为SES公司发射的第5颗卫星。这次双星发射将进一步验证质子号的一箭多星发射能力。  相似文献   

5.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5,(5):157-158
<正>长征六号成功首飞实现一箭20星发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2015年9月20日报道,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长征六号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6.
发射短讯     
正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实施"一箭六星"发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2018年1月19日报道,当天,我国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4颗商业小卫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据悉,4颗商业卫星分别为"湘江新区号"卫星、"全图通一号"卫星、"淮安号"卫星以及1颗加拿大小卫星。此次任务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全商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9月6日.我国专门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卫星)星座中的两颗光学星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升空.9月8日卫星开始成像测试.自此揭开了我国利用专门卫星数据进行环境与灾害预报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2010年12月18日4时20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将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圆满完成全年15箭20星的宇航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5月23日,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使用"猎鹰"9-1.2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其"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60颗试验卫星。这是该公司首次专门针对"星链"项目进行"一箭多星"发射。发射曾定于5月15日进行,但当天的发射尝试在倒计时进行到距起飞还差约13min时因高空风超限而取消。SpaceX公司次日又宣布,为完成软件更新工作和对各系统进行"再三检查",发射要再推迟一周。此次发射采用了之前飞过2次的一枚旧的第一级火箭,编号B1049.3。这枚箭在  相似文献   

10.
H-Ⅱ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已于1985年4月正式开始。它是一种新型的一次使用的、可满足九十年代航天需要的运载火箭,拟将完全由日本独立研制。该火箭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吨。H-Ⅱ火箭预定于1992年发射日本的第四代卫星。H-Ⅱ火箭具有以下设计特点:1)一箭多星发射结构,多数任务是一箭双星发射,每星重量为1吨;2)新运载火箭尽量选用了 H-Ⅰ火箭的研制经验;3)设计结构简  相似文献   

11.
2009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入新一轮高密度发射期。从每年执行2次~3次任务到年执行10次任务,从一星一箭测试发射到两星两箭、三星两箭同时在场区测试,发射工位状态恢复日寸间缩短。面对多星多箭并行测试,技术状态转换频繁,科技人员工作连轴转的实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有效运行一体化管理体系,科学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快速发射数据分析、快速总结评估、快速射后恢复、快速状态转换,有力促进了高密度任务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一、本次发射活动及所用运载火箭2013年2月25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宣布利用1枚"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从位于该国南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7颗卫星。这是印度自1999年首次实施"一箭三星"发射以来,第12次执行"一箭多星"发射任务,也是印度自1999年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后第12次承担  相似文献   

13.
长征四号乙/丙运载火箭多星发射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长征四号乙/丙(CZ-4B/4C)运载火箭的多星发射技术。给出了整流罩Ф900mm的一箭双星、一箭三星的发射统计与串联发射构型、正在研制的更大包络的双星发射构型,以及并联发射构型。介绍了CZ-4B/4C运载火箭后续多星发射和搭载发射的构型、连接解锁装置和分离程序。  相似文献   

14.
航天短讯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1):116-117
我国将首次发射环境卫星;我国神舟七号飞船2008年发射航天员将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嫦娥”备份星拟2009年发射;NASA计划2011年发射新的月球探测器;欧盟首艘自动运输飞船将于2008年2月发射。  相似文献   

15.
《航天》2012,(1):4-4
2011年11月20日18点1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同时将创新一号03星和试验卫星四号卫星成功送人预定轨道。本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1次发射。  相似文献   

16.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9,(9):46-47
阿里安5ECA型火箭7月1日在库鲁发射了美国地星网络有限公司的“地星”1移动通信卫星。卫星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建造,采用1300系列平台.发射重量6910公斤.是迄今建造的最大的商业卫星。因卫星尺寸太大.阿里安5ECA此次发射未采取一箭双星方式。  相似文献   

17.
CZ-3A系列运载火箭承担了北斗工程,包括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的全部发射任务,被称为“北斗专列”。在北斗工程历时26年的研制过程中,CZ-3A系列火箭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使火箭具备了从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到倾斜同步转移轨道(IGTO)、中圆转移轨道(MTO),从一箭一星发射至转移轨道,到一箭双星发射至转移轨道,再到一箭双星直接发射入轨的发射能力,实现了跨越发展。满足了北斗工程的发射任务需求,北斗工程共计44箭、59星,CZ-3A系列火箭发射均获得了圆满成功,成功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8.
1993年4月28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和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北京签订了一份卫星发射服务合同,即用我国改进型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多颗铱星,该合同已于1993年7月30日生效。星、箭第一次技术协调会议于8月中旬在北京举行,从而启动了整个铱星工程实施的按钮。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这一年又向党和国家交上了一张完美的“成绩单”。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创历史新高.“15箭20星”的发射记录让中国航天的发射次数比肩世界一流。嫦娥二号任务圆满完成.为实现探月工程二期“落月巡视勘察”目标铺平了道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0%。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时间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全新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这也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